看到這個名字,你會被它威武霸氣的名字震撼到,也會在猜想,它的治療效果必定很好,不然又怎么對得起這么響亮的名字?據(jù)傳這與孫思邈用虎杖為老虎治腿病相關(guān)。后人為了紀(jì)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藥王殿。那藥因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喚它為“虎杖”,意思是說仗著它治好了老虎的腿病。孫思邈是否真用虎杖治好過老虎的腿疾,現(xiàn)在已無法稽考。然而在中藥里,虎杖的確是一味治療關(guān)節(jié)疾病的良藥?;⒄缺蛔鳛橹兴?歷史頗久,晉代以來之文獻(xiàn)記載,虎杖根與根莖煎汁內(nèi)服,可用于治療瘀血、筋骨風(fēng)濕痛、經(jīng)閉、產(chǎn)婦惡露不下、痰咳等。取新鮮虎杖與根莖洗凈搗爛,用濃茶汁調(diào)成糊,外敷于跌擊傷損處,能止血減痛。下面就和藥店慧享一起來學(xué)習(xí)中藥材虎杖吧!
[虎杖的功效]
中藥名
虎杖 huzhang
別名
大葉蛇總管、山大黃、斑杖、酸湯桿、苦杖、黃藥子。
藥用部位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莖及根。
產(chǎn)地分布
生于濕潤而深厚的土壤,常見于山坡山麓及溪谷兩岸的灌叢邊、溝邊草叢及田野路旁。分布于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須根、尾梢,洗凈后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jīng)
性微寒,味微苦。歸肝經(jīng)、膽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祛風(fēng)利濕、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屬利水滲濕藥下分類的利濕退黃藥。
化學(xué)成分
含有蒽醌類衍生物,據(jù)分析總量可達(dá)2.1010,以游離型為主(1.4%),結(jié)合型含量較低(0.6%)。并含有芪類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蘆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質(zhì)、多個黃酮類化合物??捎米贤夥止夤舛确?、薄層掃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白藜蘆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蒽醌的含量(以大黃素計不得少于1.5%)。另含大黃酚、大黃素甲醚、6-羥基蘆薈大黃素、大黃酸、異槲皮苷、虎杖素、檸檬酸、蘋果酸等成分。
藥材性狀
圓柱形小段或片塊。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及須根痕。根莖有節(jié),節(jié)間長2~3厘米。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棕褐色,易與木部分離;木部占大部分,棕黃色,射線呈放射狀;根莖中央有髓,空洞狀。氣微,味微苦、澀。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地下,木質(zhì),黃褐色,節(jié)明顯。莖直立,圓柱形,散生著多數(shù)紅色或帶紫色斑點,中空。單葉互生,闊卵形至近圓形,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托葉鞘膜質(zhì),褐色,早落?;▎涡?,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花梗較長,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輪3片,背面有翅,結(jié)果時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紅褐色,光亮,包在翅狀的花被中?;ㄆ?~8月,果期9~10月。
[虎杖的作用]
主治
祛風(fēng)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關(guān)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經(jīng)閉,癥瘕,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咳嗽痰多。
現(xiàn)代應(yīng)用
1、治急性炎性疾病
2、治燒燙傷
3、治肝炎
4、治慢支
5、治白細(xì)胞減少癥
6、治牙痛
藥理作用
1、有關(guān)免疫
2、抗凝血和降脂
3、對心血管
4、保肝
5、抗菌、抗病毒和抗癌
1、治產(chǎn)后瘀血血痛,及墜撲昏悶:虎杖根,研末,酒服:(《綱目》)
2、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虎杖30克,雞眼草60克。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資料選編》)
3、治濕熱黃疸:虎杖、金錢草、板藍(lán)根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4、治痔瘡出血:虎杖、銀花、槐花各9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5、治皮膚濕疹:虎杖、算盤子根各24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服用禁忌
孕婦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