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蒂味苦;性寒;有毒。歸脾;胃;肝經(jīng)。涌吐痰食;除濕退黃。主中風(fēng);癲癇;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宿食不化;胸脘脹痛;濕熱黃疸?!?/div>
“甜瓜花味甘;苦;性寒。心痛,咳逆上氣,瘡毒。主心經(jīng)郁熱;胸痛;咳嗽;皮膚瘡癰;腫毒;癢疹?!?/div>
“甜瓜莖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jīng)宣鼻竊;通經(jīng)。主鼻中息肉;鼻塞不通;經(jīng)閉。”
14.《隨息居飲食譜》甘寒,滌熱。利便除煩,解渴療饑,亦治暑痢。黃疸鼻瘜、濕家頭痛,并用瓜蒂為末,吹鼻內(nèi),口含冷水,俟鼻出黃水,愈。
二、現(xiàn)代研究
1.成分:
1)甜瓜含球蛋白2.68%、檸檬酸等有機(jī)酸、β-胡蘿卜素、維生素B、C等。
2)甜瓜子含脂肪油約27%,中含亞油酸、油酸、棕櫚酸、硬脂酸及肉豆蔻酸的甘油酯、卵磷脂、膽甾醇。尚含球蛋白及谷蛋白約5.78%和半乳聚糖,葡萄糖、樹膠、樹脂等。
3.)甜瓜莖中含,7-豆甾烯-3β-醇等。
4)甜瓜蒂含雜醇,皂甙,氨基酸,葫蘆苦素B、D、E,異葫蘆苦素B,葫蘆苦素B-2-O-β-D-吡喃葡萄糖甙[1,3]。還含α-菠菜甾醇[2]。
2.作用:甜瓜本品無抑菌作用,但對某些真菌有效;甜瓜藤用于治療菌痢、高血壓病。
3.藥理:全種子及去皮種子的水、乙醇或乙醚提取液和種子脂肪油均表現(xiàn)對貓有驅(qū)蟲作用。在體外試驗中,對蛔蟲和絳蟲一般以1:10的濃度在10分鐘至1.5小時內(nèi)都能殺死,但去皮種子的乙醇和乙醚提取液對絳蟲的作用則特別弱,在1.5-3小時仍不能殺死。同時將全種子的水提取液對貓作了體內(nèi)試驗,以每公斤體重1-4g的劑量,即達(dá)到全部殺死蛔蟲和絳蟲的作用。本植物的提取物可抑制霉菌。 種子水提取物1:10在10分鐘內(nèi)能然死貓蛔蟲;乙醚提取物1:20經(jīng)2小時使蚯蚓陷于麻痹狀態(tài);種子以1-4g/kg給貓灌服,使貓體內(nèi)絳蟲、蛔蟲死亡,未見毒性反應(yīng)。
4.毒性:甜瓜子的提取物和脂肪油對貓的劑量到8g時仍未發(fā)現(xiàn)任何毒性。
三、附方
①治腸癰已成,小腹腫痛,小便似淋,或大便艱澀、下膿:甜瓜子一合,當(dāng)歸(炒)一兩,蛇退皮一條。研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前服,利下惡物為妙。(《圣惠方》)
②治口臭:甜瓜子作末,蜜和,每日空心洗漱訖,含一丸如棗核大,亦敷齒。(《千金方》)
③治腰腿疼痛:甜瓜子三兩,酒浸十日,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酒下,日三。(《壽域神方》)
④治女人月經(jīng)斷絕:甜瓜莖、使君子各半兩,甘草六錢。為末,每酒服二錢。(《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