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的神態(tài)、外貌、動作、語言等多種細節(jié)角度來襯托,傳神的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以《甄嬛傳》華妃之死的片段舉例:
她見我只帶了小連子進來,只道:你膽子挺大的,冷宮也敢一個人就進來。
我泰然微笑:這個地方,我比你來得多,當(dāng)初余氏,我就是在這里看著她死的。
她的嘴角輕輕向上揚了揚,你也要看著我死么?她本是丹鳳眼,斜著看人愈加嫵媚凌厲:你這身打扮,不像是來送行,倒像是沒見過世面的村野婦人趕著去辦喜事。
我不以為忤,笑道:能親眼見你去西方極樂世界,怎能不算是大喜事呢。何況活著的村野婦人總比死了的人好些。
她冷笑,你有什么好得意的,不過是設(shè)計陷害我!她暴怒起來,我從沒指使過肅喜放火!她喘息:他雖是我宮里的人卻不是我的心腹,我怎會這樣去指使他!她狂怒之下,猱身就要撲上來掐住我的脖子。我也不避,在她快要接近我的一剎那,小連子反擰了她的雙手,將她抵在墻上。
這一段,華妃還未知曉真相,刻薄的語言、凌厲的眼神,甚至撲上去掐甄嬛的脖子皆表達出她對甄嬛的憤怒心理。
她的臉孔因憤怒和驚懼而扭曲得讓人覺得可怖:你信口雌黃!那香是皇上賜給我的,怎么會……
我連連冷笑:怎么不會?!要不是皇上的意思,怎么會沒有太醫(yī)告訴你你身體里含有麝香!且不說你不孕,你以為你當(dāng)時小產(chǎn)是端妃的安胎藥么?端妃不過是替皇上擔(dān)了虛名而已,你灌她再多的紅花,也灌不回你的孩子了。
她整個人怔在了當(dāng)?shù)?,手中緊緊攥了那枚香囊,似要捏碎了它一般。良久,狂笑出聲,癡癡問道:為什么?為什么?
心中有一瞬的不忍,很快卻剛硬了心腸,一字一字道:因為你是慕容家的女兒、汝南王的人,若你生子,他們挾幼子而廢皇上……我沒有說下去,其中的利害她自然知道。
華妃的衣襟皆是淚水。過得片刻,她沒有再哭,臉頰淚水干涸,只仰天大笑,身子劇烈地顫抖:皇上——皇上他害得我好苦!
笑音未落,只聽得砰地一聲響,溫?zé)岬难咳粸R到我臉上。我迅速閉目連連后退兩步。再睜開眼時她的頭正撞在墻上,整個人軟軟倒在地上,手中只攥住了那枚盛著歡宜香的香囊,至死,未曾放開。
這一段,華妃知曉真相后,又哭又笑的神態(tài),簡短的悲鳴之詞,直至最后撞墻而死的行為,深刻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絕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