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三國人才濟濟,很多有真正謀士的人在亂世之中得到一方平臺,大放光彩,實現(xiàn)了自己的宏圖。但同屬聰明人,難得糊涂,懂得正確與人交往處事,則更為重要。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位才華出眾的人物——楊修,倒不是楊修做過多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只是因為楊修的死告誡了后人,楊修到底因為什么被曹操處死呢?楊修的經(jīng)歷又給后人留下什么道理,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家世顯赫的楊修,愛炫耀智商,楊修的才氣是害死自己原因之一。楊修的家庭聲望放在三國里可是了不得,三國志有說過,楊修生于建安年間,家里從祖輩開始就是名望之輩??梢耘c袁紹的家族相提并論,可以說是很厲害了。而楊修自幼基因就好,非常聰慧敏捷。長大后的楊修因為卓越的才識,屢次獲得周邊的人推崇,所以跟隨了當(dāng)時視為豪杰的曹操。
但楊修的名氣絲毫不知道收斂,過于驕傲,名氣大了,甚至有時候過于炫耀自己的智商。有這么一個故事可以看出來,楊修自己“作死”的表現(xiàn)。曹操為自己準(zhǔn)備了一個不錯的花園,工程快結(jié)束的時候,曹操前去觀看,但沒有立即評價。曹操命人取來筆墨,在花園的大門的空白處,寫了大大的“活”字,瀟灑離去。而留在原地的伙伴們就傻眼了,這啥操作啊,看不懂,甚至心里很慌,紛紛猜測曹操留的字什么含義。楊修過來望了一眼,不屑的說:“你們真是看不懂啊,門上加個活,不就是‘闊’嗎?其實丞相是嫌棄各位工程造價的人,造的過于奢華了!”曹操后來知道這個事情,嘴上笑嘻嘻,心里其實十分反感楊修的行為。
除了愛表現(xiàn)自己,楊修擾亂軍心,是害死自己第二個原因。在曹操與馬超對戰(zhàn)的時候,陷入到了拉鋸戰(zhàn),攻不進城門,這時候如果撤退,又怕被四川的本地士兵恥笑無能。曹操是進退兩難。恰逢廚師當(dāng)天做了一碗雞湯進賬,曹操看到這碗雞湯摻雜一塊雞肋。而夏侯惇前來詢問晚上作戰(zhàn)行動該采用什么口號哦比較好,幾日失利,曹操不免萬千感慨,順勢就說了句“雞肋”。隨后,夏侯惇命令大家都把行動成為“雞肋”。
楊修一聽到這個詞,很明確知道自己的主公曹操之所以把行動也叫做“雞肋”的緣故,打包收拾行李。夏侯惇就跑過來問楊修,你這要干嘛啊,作戰(zhàn)前收拾行李?楊修說,曹操之所以會說“雞肋”,全因為現(xiàn)在在這里作戰(zhàn)就如同雞湯里的雞肋,吃了也沒有味道,丟棄也很可惜,明日很有可能因為現(xiàn)在局勢進退兩難,所以撤回老巢。隨后全軍都知道了這個詞的意圖,一陣騷動,都在打包行李。話傳到曹操耳朵里,楊修隨口一句話擾亂了全軍的軍心,曹操隨即怒氣氣沖沖殺死了楊修。
朋友們從楊修的死,其實我們應(yīng)該認(rèn)識到,在生活里要注意自己言行,“禍從口出”,還要注意不要恃才放曠,要收斂自己的鋒芒。表達自己同時,也要兼顧別人的感受。一份好的心態(tài),適時適度做事情,才能幫助各位伙伴們更好地去完善、優(yōu)化自己的生活方式。歷史就是一面最真實的鏡子,歷史進程人與事、得與失,都值得我參考和對比。
那么小編想知道,楊修如此聰明的人,如果不是曹操的主薄,而是曹操軍事的參謀長,他的功績?nèi)绾??他是否能在?dāng)政中展示更高超的軍事才學(xué)呢?大家是怎么看的?歡迎各路大神下方留言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