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4史,24史又涵蓋了那些史書?今天先和大家聊一聊24史總體概況。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均以紀(jì)傳體編撰。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時期(約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涵蓋我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nèi)容。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
那24史都包含哪些部分?下面我們逐一道來。
一、《史記》 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撰寫的紀(jì)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二、《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由漢朝東漢時期史學(xué)家儒客大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后漢書》是南朝宋時期歷史學(xué)家范曄所編撰。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xiàn)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四、《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xué)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 的曹魏、蜀漢、東吳紀(jì)傳體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歷經(jīng)十年艱辛完成。
五、《晉書》是由唐代房玄齡等21人合著。該書記載的歷史上起于東漢末年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東西晉歷史。
在講以下史書前,有必要和大家簡單說一下南北朝。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統(tǒng)稱。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和北方處于分裂狀態(tài),自東晉十六國至隋朝,始于420年劉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滅南朝陳。南朝(420-589)承自東晉,由漢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國,由鮮卑族建立,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滅北齊。出身于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晉書》奉北朝共為正統(tǒng),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則奉南朝為正統(tǒng)。 六、《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jì)傳體史書。由南朝梁沈約撰。記述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立劉宋至其最后滅亡的六十年的史實。在這里有必要著重提示一下,《宋書》記錄的是南朝之一劉宋的歷史,可不是我國歷史上趙匡胤所建立的那個宋朝的歷史。
七、《南齊書》是南朝梁蕭子顯所撰的歷史書,書中記述了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公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xiàn)存關(guān)于南齊最早的紀(jì)傳體斷代史。
八、《梁書》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紀(jì)傳體史書。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公元502年—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九、《陳書》是唐朝人姚思廉所著的史學(xué)作品,記載南朝陳朝史,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后主陳叔寶亡國前后三十三年間的史實。十、《魏書》是北朝北齊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jì)末至6世紀(jì)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
十一、《北齊書》是唐朝史學(xué)家李百藥撰的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該作品記載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續(xù)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前后五十余年史實,而以記載北齊歷史為主。
十二、《周書》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編,主要記載內(nèi)容為周朝(北周,557—581)24年史事的紀(jì)傳體史書。
十三、《隋書》由唐代魏征主編的紀(jì)傳體史書。記載了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端鍟返淖髡叨际秋枌W(xué)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十四、十五:《南史》、《北史》為姊妹篇,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赌鲜贰酚涊d了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共計169年史事。《北史》記述了從北魏登國元年(386)到隋義寧二年(618)的232年的歷史。
十六、十七:《舊唐書》、《新唐書》:一般情況下,歷朝歷代的正史只有一部,唯獨(dú)記載唐代歷史的正史有兩部,為了以示區(qū)分,分別命名為《舊唐書》和《新唐書》,記錄大唐289年的歷史?!杜f唐書》由后晉趙瑩主持編修,《新唐書》宋祁、歐陽修主編。
十八、十九:《舊五代史》、《新五代史》?!杜f五代史》成書于北宋,由宋代薛居正等人所著。書中可參考的史料相當(dāng)齊備,五代各朝均有實錄。《新五代史》是宋歐陽修撰,后世為區(qū)別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稱為新五代史。二者均記載了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習(xí)慣上稱之為“五代十國”的歷史事跡。《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國史學(xué)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學(xué)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歐陽修文采更是引人入勝,可由于提倡“春秋筆法”,近人褒貶不一。
二十至二十二:《宋史》、《遼史》、《金史》:由當(dāng)時元朝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宋史》記載了兩宋三百多年歷史,《遼史》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jī),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1124年~1218年)。《金史》記載了上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蒙古滅金,共166年的歷史。歷代對《金史》的評價很高,認(rèn)為它不僅超過了《宋史》《遼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籌。
二十三、《元史》:是系統(tǒng)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由明朝宋濂、王袆主編。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二十四、《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是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
好了24史就給大家簡單介紹完了,這時候就有小朋友問了,為啥沒有《清史》呢,首先,二十四史的每一本史書都是后朝為前朝編寫,而我國的皇權(quán)在清朝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們要注意的一點(diǎn)是,歷代的史書,都不可能是本朝的史官為本朝寫正史,因為這實在過于偏頗。所以,歷代都采用,本朝為前朝寫史,比如說三國時期的正史《三國志》,就是晉朝史官陳壽撰寫的正史;而描述晉朝歷史的正史《晉書》,又是由唐朝的史官編寫的。不過這樣也不能保證絕對客觀。實際上,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王朝,在情理中沒有人能為它編撰正史了。其實民國初期也有為清朝修過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