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建設閱讀課程?
——談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
劉向軍
閱讀的意義是什么呢?
閱讀對于兒童的過去是一種升華,對兒童的現(xiàn)在是一種充實,對兒童的未來是一種奠基。除了“功德無量”,我找不到其它更恰當?shù)脑~來形容閱讀課程對于兒童成長的意義。對兒童重視閱讀教育的學校、老師、家長,功德無量。
閱讀課程的內容是什么呢?
一切文字作品的閱讀都屬于閱讀課程的范疇。它首先包括小學語文教材、數(shù)學教材、英語教材、自然科學教材等等,但在數(shù)量上又遠遠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應該做至少50倍,最好是100倍的課外拓展閱讀、校外拓展閱讀。
而在以文字閱讀為絕對主體的同時,視頻閱讀及影視作品的閱讀,也是閱讀課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對小學生而言,在以童話和小說為閱讀主體的同時,還要拓展到詩歌、散文、戲劇的閱讀,還要重視科幻和科普作品的閱讀。
我們不能把閱讀課程狹隘地理解為語文教材學習,否則就是營養(yǎng)缺乏;我們不能把閱讀課程僅僅理解為童話和小說閱讀,否則就是營養(yǎng)單一;我們也不能把閱讀課程僅僅局限于國學閱讀,否則就是泥古不化。
閱讀課程建設的體系特征是什么呢?
第一,全面性。閱讀的內容要全面,對小學生而言,以文學類為主,科普類為輔。
第二,層級性。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六年級,閱讀課程要有序列性、層級性,要有合理的梯度性。
第三,明確性。各年級、各類閱讀書目一定要高度明確。
第四,主次性。首先以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上的閱讀課程建設要求為主,其次是教育部推薦的閱讀拓展書目,再次是著名學校和著名專家總結推薦的延伸性、拔高性閱讀書目。
第五,操作性。要有相應的圖書,要有閱讀時間,要有閱讀指導,要有閱讀反饋,要有閱讀活動,要有閱讀評價。
第六,持續(xù)性。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六年級,從課上到課下,從校內到家庭,要一以貫之地推進閱讀課程建設,切實督促每個孩子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要建設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書香個人,從而建設書香社會。
閱讀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
閱讀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教材第一,拓展閱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育部要求+知名專家、知名學校推薦書目)第二,校本特色閱讀(如國學)第三。
閱讀課程建設由誰來做呢?
語文教研組長整體規(guī)劃,各年級語文備課組長具體化,全體語文老師參與、組織、實施,大型閱讀活動學部統(tǒng)一組織,鼓勵和引導其他學科的教師和家長參與閱讀課程建設。
通過我們持續(xù)的、科學的、有效的閱讀課程建設,如果我們讓小學生們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起了他們會讀書的能力,養(yǎng)成了買書、藏書的愛好,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