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宏力學(xué)校 劉向軍
[作文命題]
閱讀下面的,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摩西尼年輕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xí)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溜達溜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xí)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發(fā)剃去了一半,變成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羞于見人,他只得徹底打消出去玩的念頭,一心一意地練口才,一連數(shù)月足不出室,演講水平突飛猛進。經(jīng)過一番頑強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終成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與此相似,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簽訂合約,半年內(nèi)交出一部作品。為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柜子里,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客和游玩的念頭,一頭鉆進寫作里,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jié)果作品提前兩周脫稿。這部僅用了5個月時間完成的作品,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文學(xué)巨著《巴黎圣母院》。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
自斷退路,自加壓力
學(xué)生習(xí)作
泰戈爾:“我畏縮著不肯舍生,因此我沒有跳入生命的偉大的海洋里?!?/span>
——題記
初讀材料,不禁啞然失笑,為了這兩位名人古怪的自律法;細讀之下,又不禁感慨:原來偉大如戴摩西尼和雨果之輩也不免于俗。戴摩西尼得剃陰陽頭以斷絕溜達的欲望,以此強迫自己不得不留于室內(nèi)練習(xí)口才;雨果得鎖上所有的衣物,才能斷了會友、游玩的念頭,從而集中精力寫作。人生正是這樣,有太多的時候,生命價值的大小與自己遠離世俗享樂的程度成正比。
人的本性是傾向于放松與享受的,然而若決心成就些什么,往往需要放棄暫時的享受而心無旁騖地追求理想。在努力的決心與享受的本性的博弈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戰(zhàn)勝本性,目標明確不受拖累的前進。當單憑意志不足以戰(zhàn)勝誘惑時,我們倒不妨向戴摩西尼和雨果取經(jīng),采用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直接堵上享受的大門,讓躁動的內(nèi)心真正平靜下來,執(zhí)著于事業(yè)。這種做法其實也是一種自律,甚至比單靠意志力更能律己——意志不免有打盹的時候,享樂心理便可能乘虛而入。
戴摩西尼的頭發(fā)還可以長出來,雨果的衣服也還可以叫家人再買。而在真實的人生中,還有比他們更為決絕的自律:破釜沉舟。也許有人對這種做法不以為然:自斷退路,一旦失敗,會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喪失了。然而,我卻以為自斷后路者積極前行進而取得勝利的可能性,要比自留后路的人要大得多。其本質(zhì)還是擊中了人性享樂的軟肋,扼住了本性懈怠的咽喉。當一個人后退不得時,前進就是唯一的方向,就會以超過于安逸時十倍、百倍的進取力量,踏出一條坦途來。相反,留有許多后路者,他們失敗了會自我安慰:罷了罷了,反正我還有退路;他們受挫了會自我解脫:算了算了,反正我還有他途。由此觀之,自斷退路與自加壓力,實在是生存的大智慧。
你若擔心沉溺于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不能自拔,那就斷然遠離它,不給自己接近它的可能;你若決心取得成功,那就別提前給自己敞開退縮的大門,而要給自己一個義無反顧的理由。
愿我們?nèi)缦日芩裕赂业靥M生命的偉大的海洋,自斷退路,自加壓力,自是動力。自主的人生,才是自在的人生,也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
[評語]
此文立意準確,行文流暢,頗有思維含金量。本文緊扣原材料,在辯證的說理中,闡明了精彩人生的要義。題記中引用泰戈爾詩句以及結(jié)尾處再次化用該詩句,都讓文章增色不少。
[例文二]
排除雜念,專注眼前
學(xué)生習(xí)作
無論是戴摩西尼還是雨果,他們“自虐”的目的,都是為了排除雜念,專注完成眼前的事。
排除雜念,需要對自己有一份狠心。
人生路上,選擇和誘惑常常過多。許多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此時,就需要戴摩西尼剃去頭發(fā)的那般狠心。這其實是一種取舍的智慧:舍棄了頭發(fā),獲得了成功。多年前,楊振寧也曾為研究理論物理抑或研究實驗物理而苦惱。最終導(dǎo)師的提醒讓他明白: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只有心無雜念地選定要做的一件事,才能成功。于是,楊振寧果斷舍棄了實驗物理這漂亮的“頭發(fā)”,從而收獲了理論物理研究的諾貝爾獎。如果當年楊振寧徘徊復(fù)徘徊,不能狠下心來抉擇的話,恐怕結(jié)果只會是“老大徒傷悲”吧。
專注眼前,需要對目標有明確定位。
世事紛紜,無明確目標則終無一成。成為演講家,這是戴摩西尼的目標定位;寫就名著,這是雨果的目標定位。正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定位,他們才能在排除雜念后,專注于更有意義的追求上來。季羨林老先生也是如此,他精通多種語言,學(xué)貫中西,但這并不是他有什么天才,而是季老將凡俗果決地關(guān)在門外,守著眼前的書,排除雜念,用心求索,專注眼前,細心研讀,終成一代大家。身為大學(xué)者,他在自家小屋中平淡度日,幾乎不參加什么社交活動,當人們走過他的房子,就會感受到一種寧靜中的執(zhí)著。
排除雜念,專注眼前,更是一種內(nèi)心的堅守。
無論戴摩西尼還是雨果,他們不只是為了成為演說家,寫成驚世之作,他們的內(nèi)心其實是對事業(yè)的一份堅守,對生命意義的一份堅守。人生在世,也只有內(nèi)心擁有一份神圣的堅守,才可能有一番作為,有一番成就??鬃忧笕?,孟子守義,老莊取道,墨家兼愛……凡此種種,在亂世中而始終不改內(nèi)心堅守的人,歷史證明他們是智者,更是圣者?,F(xiàn)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誘惑,時時將我們包裹,誰能將周遭的一切雜亂輕松抹去,誰能專注于眼前的探索和內(nèi)心的追求,誰也必將走向事業(yè)的成功,收獲內(nèi)心的豐盈。
面對誘惑,排除雜念;堅守目標,專注眼前。成功和幸福,就在不遠的前方等著我們!
[評語]
本文采取獨句段的方式,將三個分觀點呈現(xiàn)出來,使得文意明晰,深入。本文在行文中,立足命題提供的原材料,而又恰當?shù)赝卣沟綏钫駥?、季羨林等材料,豐富了文章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