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來找我看病的患者,都會跟我說,“大夫,我給你出資,把你的醫(yī)館開到熱鬧繁華的黃金地帶,另外裝修的豪華一點”。
對于他們的提議,我統(tǒng)統(tǒng)拒絕了,為什么呢?
我的醫(yī)館,開在一個偏僻的巷子里,里面就一排藥架、一張桌子、2把椅子、一個枕頭,我之所以這樣,原因有3:
1、 我的性格使然,我喜歡小巷子里的煙火氣
2、 繁華地段的水電、房租成本太高了,我承受不起
3、 醫(yī)館是一個治病的地方,不是享受的地方
4、 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行醫(yī)的初衷
有一次,我外出醫(yī)療支援,因為當地條件艱苦,沒有多余的地方,村長就讓我跟村里苗醫(yī),擠在一起湊合湊合,這個苗醫(yī)是方圓十里唯一的醫(yī)生。
因為我是大城市來的,所以很多人都慕名找我看病,有一天就來了一個蕁麻疹的患者,他這個蕁麻疹一旦發(fā)作,全身起風團,望之觸目驚心,奇癢難耐,徹夜不得安眠。
我看完情況,開了方子,邊上的苗醫(yī)一看,說,“我以為大城市來的中醫(yī),多厲害呢?原來也就是個半吊子而已”。
我說,“半吊子?那你來,這個蕁麻疹患者,給你治,我不治了”。
苗醫(yī)說,“蕁麻疹,其實就是屎糊在了皮膚上,起碼得用1斤大黃才行”,隨后,大筆一揮,開方:
大黃、威靈仙、石膏、杏仁、紫草、枳殼、徐長卿。
我說,“你這不是治便秘的方子嗎?這要是能治好蕁麻疹,我倒立洗頭”。
苗醫(yī)說,“那咱今天就打個賭,如果我這方子治好了蕁麻疹,你每天早上去后山挑水,把我的水缸填滿,為期2個月,敢不敢?”
年少輕狂的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可結果,我卻是輸的一敗涂地,隨后苗醫(yī)跟我解釋了里面的道理:
蕁麻疹這病,別看發(fā)在皮膚上,但本質上,還是我們五臟六腑的內在運行機制,出現了異常所致。
蕁麻疹長在皮膚上,而皮膚歸肺管,因為肺主皮毛,這個患者,她起的風團,色紅,發(fā)熱,而且心中煩熱,舌紅苔黃,脈象弦數,這不就是有熱的表現嗎?
換句話,這個患者肺里頭有熱邪,這個熱邪,通過代謝,還代謝不出去,想要外發(fā),還發(fā)不出來。于是,就怎么憋著、悶著,最終體現在皮膚上,形成了蕁麻疹。
但是,如果只是泄肺熱的話,蕁麻疹是治不好的,因為這股熱的源頭,并沒有被解決,那這股熱的源頭在哪?
這個患者便秘,便干,三五天一行,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中醫(yī)有個理論,叫做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里頭的熱邪,會直接影響到肺,肺的熱邪,也會因為便秘、腸道不通,而難以排解。
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患者的便秘一天不解決,肺熱就永遠清不干凈,蕁麻疹就永遠不能去根,所以,這個方子里面:
大黃、威靈仙目的是通便,把大腸打通,石膏負責降泄肺熱,再配合大黃的通便之能,杏仁行肺氣潤腸道,如此一來,患者的肺熱,就通過大便徹底被排出來了。
在這個基礎上,用枳殼行氣,輔助大黃打開排邪之路,紫草能夠活血涼血,再加一個徐長卿,進一步祛風止癢消疹。
愿賭服輸,我開始給苗醫(yī)挑水,說實話,當時我挑到了第三天就不想挑了,因為后山的路太難走了,我還摔了幾次,可是因為內心的驕傲,不想被人看不起,我就堅持了下來。
兩個月期滿,苗醫(yī)把我叫過去,“你知道我為啥要讓你挑水2個月嗎?”
我說,“看我笑話唄”。
苗醫(yī)說,“傻小子,我一輩子都在村里,很少有外人進來,也沒人愿意學中醫(yī),我可不想有朝一日,我這些本領隨我進棺材,而你呢,我這兩個月觀察,品行還算過關,我的經驗都在這個本子上,今天教給你,希望你不要埋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