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山麓中林木聳秀,云煙萬狀,有一處古樸幽靜、景色宜人的游覽勝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靈隱寺。
靈隱寺的門楣兩側(cè)掛著這樣的一幅對聯(lián),歷經(jīng)1000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說盡千古人生大道!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幅對聯(lián)短短14個(gè)字,語言樸素直白,卻飽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被國學(xué)大師林語堂先生評價(jià)為:中國人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世人恍然大悟,原來“半稱心”才是最適合中國人的處世之道。
楊絳說:“得到了愛情未必?fù)碛薪疱X;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償?!?/p>
是啊,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yàn)槔咸觳粫屗械男腋:涂鞓芳性谝粋€(gè)人身上,正是因?yàn)槿绱?,那一二才顯得彌足珍貴。
而剩下的八九,我們則要以“半稱心”來看待,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要求稱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與無奈之中。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晚清名臣曾國藩可謂深諳此道,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并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闕齋”,意在持滿戒溢,知足自省。
過猶不及,剛者易折,溺者善泳!“半稱心”則是人生最好的生存哲學(xué),不激不厲才能風(fēng)規(guī)自遠(yuǎn)!
書法名家 彧白 手寫真跡 人生哪能多如意 楷書作品
人生數(shù)載,百味人生。
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既然如此,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
平心靜氣胸?zé)o太多的雜念,才能及時(shí)把握機(jī)遇、化險(xiǎn)為夷;萬事只求“半稱心”,是胸襟寬廣,亦是淡定從容的處世哲學(xué)?!庉?襲人
書法名家 宏亮 手寫真跡 人生哪能多如意 行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