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每周都要包一次。無論什么餡都覺得好吃,素餡餃子最后愛的就是這款--胡蘿卜雞蛋木耳, 這些食材無論大人孩子都要經常吃些,胡蘿卜明目、木耳維生素含鐵都高還有搞輻射的作用,所以經常吃點有益健康。這款素餃子調味的時候不用加過多的調料,但食材都不含油分,所以花生油、香油可以適量加一些味道會更好。
每次包胡蘿卜餃子,孩子吃一大盤都不夠。好多朋友煮餃子時,都會遇到煮破皮的情況,其實這幾個小竅門必須要知道,絕對可以防止破皮的現象。第一,煮餃子的水要足量,水開后,要加適量鹽,增加餃子皮的耐煮力。煮沸水才放餃子下鍋,要不時充分攪拌,別讓水沸騰得太厲害,否則餃子容易破掉,可在水開后,添入少許涼水,待水開后再加涼水,如此反復三次便可。還有人問,煮餃子時蓋不蓋鍋蓋,簡單說蓋蓋煮皮,開蓋煮餡。
餡料:胡蘿卜400g、大蔥80g、雞蛋3個、干黑木耳20g、生抽、鹽、花生油、香油各適量
面團:面粉500g、溫水260克(水量根據面粉吸水性調整,不易太硬)
胡蘿卜切碎,鍋內加入食用油將切碎的胡蘿卜倒入煸炒勻斷生變軟,放涼備用。木耳溫水泡開,煮開瀝水切碎。雞蛋打散,炒鍋熱油,將打散的雞蛋倒入,邊倒邊攪散,炒熟后盛出晾涼備用。發(fā)好的木耳、晾涼的雞蛋碎、胡蘿卜一起放到盆里加入切碎的大蔥。
加鹽、花生油、香油,一茶勺生抽,調勻,餡就做好了。看很多朋友都喜歡往餡里加五香面之類,其實個人感覺冰山有必要,這款餃子吃得就是這一口清香味道,加了太多了反而失去了食物最美的滋味,所以就加最基本的調料就可以了。
和面團,將溫水一點點倒入面粉中,邊到邊攪拌,至面粉全部呈絮狀后,揉成面團。放溫暖處醒面。取部分面團,搓成長條后切成均勻小劑子。按壓扁,用搟面杖餃子皮。
餃子要想包的好吃,要控制好餃子皮的軟硬厚薄,面太硬口感當然就不好,所以控制好軟硬程度。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收量不太一樣,所以要視情況來調理水量,另外和好的面,一定表面蓋濕布餳面,這一步很關鍵,餳好的面光滑還富有彈性,搟皮時也更好搟。
更重要的就是需要調好餃子中的餡料,很多人都不知道餃子餡如何正確的調制,自己調出來的餡料,要么太油,要么太咸,或者調出來的餡料十分難吃,今天我就來總結一下幾個關于餃子餡的小竅門,快來看一看吧,總有你想知道的。
開水下鍋,中間點兩次冷水,餃子浮起,肚子變鼓就好了!特別要注意的是,餡總會被鹽分殺出很多水分,不僅不好包,味道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總結了兩個小經驗給大家分享
先放水還是先放油?
包餃子,素餡的,一定是先往素菜里加油,比如韭菜素的,先加油,不僅能保持蔬菜的鮮亮,還能鎖住菜里的水分不流失,所以素的先放油。如果是肉餡的,如果是調制的肉餡,則不能提前放油,因為水油不相容,所以一旦在肉餡中加了油,加菜的時候相容性會差很多,餃子餡也會比較干,所以應該是先放水后放油,如果調制的餡料為素餡的話,則是先放油,這樣會防止蔬菜出水不好包。
肉餡餃子多汁又好吃
肉餡餃子想要湯汁滿滿,一定要保持肉餡的水分。很多人都會困惑給肉餡如何打水,可以煮子蔥姜水或花椒水打進肉餡,大致比例為2:1,也就是兩斤肉餡加一斤水,而且加水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加,一點一點的加,并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不能亂攪,當攪拌三次后,肉餡就會變得非常黏,富有彈性。這時再包餃子,自然會很好吃。
餃子為什么大家都喜歡?
*美味又營養(yǎng):餃子有各種蔬菜作料,有葷有素。葷素搭配,有利于各種營養(yǎng)的均衡吸收,變換不同的飼料更是滿足了不同口味人的需求;更易吸收消化,因為餃子餡料都是切剁細碎的,所以更有利于消化。就餃子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它的傳統(tǒng)文化和特殊象征意義而言,將它視為“國食”,一點也不過分。過年、過節(jié)、家人團聚,餃子已經成為了種具有儀式感的美食。
*儲存方便:家庭自制水餃可以用冰箱冷凍,待凍結后再放入食品袋或容器中密封保存。而速凍水餃在-18℃下一般可以保存3個月。但特別需要注意,儲存期限不能超過標簽標示保質期,因為即使在冷凍條件下,微生物也會緩慢生長,營養(yǎng)成分、口感、鮮味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