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明見微刊)
對于一些農村的老人的話,很多人都奉為金玉良言,比現在的有些醫(yī)生的話靠譜多了。那么,農村俗語“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么意思呢?
這個真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經驗之談。
老不泄殘精
中醫(yī)認為,精氣是生命力之本,精圓則神完氣足,精少則病,精竭則亡。老年人的精氣本身就不足,猶如風中之燭,要小心呵護。如果恣情縱欲,消耗殘精,會如蠟燭熄滅前的突然一亮,不過是回光返照,加速死亡而已。所以,老年人以'惜精'為第一要義。
少不食壯火
青壯年本身就陽氣有余,再吃一些壯火的食品,是火上澆油,損害健康。譬如,在青春期的時候,有朋友請吃燒烤,吃了一些腰子之類的壯火食品,結果渾身燥熱,失眠不安了好幾天。這也如老泄殘精一樣,都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損害健康的結果。
富不住大屋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不住大屋,主要指不住大臥室。臥室太大,吸收人的陽氣,體弱的人容易生病。體強的人也要消耗陽氣,住不安穩(wěn)。
窮不行遠路
更好理解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窮家富路。行遠路,都是陌生人,錢,幾乎是唯一的交際語言。本來就沒有錢,遠行會立即讓自己陷入窘境,遭遇匱乏及心理的傷害。
對這些農村的俗語,我信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