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01
閨蜜在家里做了十幾年的全職太太,最近卻想要重出“江湖”,四處托人,幫忙留意工作的機會。
在此之前,閨蜜做全職太太做的舒暢,每每見她的時候,都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比起我們這些朝九晚五,為了工作削尖了腦袋的人,確實活得自在。
只是忽然之間,要拋開這樣的生活,重新出來為工作打拼,確實讓人有些意外。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她老公出了狀況,喜歡上了別人。
關(guān)于這一點,她有一萬個想不通。在她四十幾歲的人生認知里,只有那些功成名就,錢包也足夠鼓的那些男人,才有資格去做這樣的事。
可她老公不過是個小職員,不過拿著普通的薪水,家里的日子過得并不富裕,只是一直平平淡淡的,讓人心里覺得踏實。
老公跟她坦白這一切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更是傷人。
他說結(jié)婚這些年來,一直忙著掙錢養(yǎng)家,肩頭的擔子太重,但是他遇到的這個女人,條件不錯,可以在經(jīng)濟上幫他。
老公說出的話讓她心碎,她腦海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帶著孩子離開這個家,不愿意再看到自己丈夫,那副做錯了事還趾高氣揚的樣子。
但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現(xiàn)實就擺在了她的眼前:十幾年沒有出去工作了,她的生活全仰仗著老公,如果真離婚了,她連養(yǎng)活自己的本事都沒有,更別說孩子了。
一個人手里沒錢,或者沒有掙錢能力的時候,面對老公的變心,原來連拍案而起的勇氣都沒有。這讓她覺得自己很悲哀,一個中年女人的悲哀。
為此,離不離婚暫且不提,她卻無比急切的想給自己先找份工作。至少有了收入,能夠獨立之后,才會擁有更多選擇的權(quán)利。
她說,活到四十幾歲才明白,女人手里沒錢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你完全會喪失抵御的能力,根本無力面對婚姻中,哪怕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
02
很多時候,錢,才是中年人真正的底氣。
隔壁王姨家有三個兒子,就屬大兒子家條件最好,這些年一直自己做生意,比起那兩個上班的兒子,自然是不在話下。
三個兒子里面,相比那兩個兄弟,老二家算是生活比較困難的。兩口子的收入都不高,還要供一個上大學的孩子,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
孝順這種事情,通常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時常能看到王姨的大兒子,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東西,動不動就開車拉王姨出去,不是下館子就是去旅游。
但是,王姨家里的生活,需要出力的地方,都是二兒子在操心。去年王姨住院,二兒子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的責任,說那哥倆都工作忙,讓他們都別操心。
果然在醫(yī)院里,那兩個兒子只是拎著東西去看了看,只有二兒子守在床邊,衣不解帶的二十四小時照顧。
我媽常跟我說一句話:錢花在哪,哪好。在王姨家里也是如此,逢人便夸她大兒子有多么的孝順,至于二兒子的無微不至照顧,卻很少提及。
同樣是身為父母,對于王姨的做法,我媽有一番話形容的很到位:我們老年人出去,互相見了面,不就是夸夸孩子嗎?誰家孩子有本事,那臉上自然是有光。
然后又跟我說,做子女的,誰在父母這里花錢多,那父母自然覺得誰孝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順便,又給我舉了幾個實例。
都說情義這種東西不能拿錢來衡量,可有些時候卻是如此真實,就連孝順這種事情,有時候也會拿花錢的多少來比較,著實讓人無語。
究竟是做父母的不對,還是做子女的,不知如何孝順呢?或許只能說,錢有時候真的是個好東西,它能準確無誤的幫你實現(xiàn),生活中許多的期待。
03
對于王姨的二兒子來說,難道他對父母就不孝順嗎?難道他不愿意給自己的父母多花錢嗎?當然不是,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罷了。
生活就是如此,中年人的無奈,往往是“錢”鬧的。
人到中年,恰好是人生的中間時段,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無論是哪一邊,都需要錢來作為鋪墊。這不是人有多現(xiàn)實,而是生活就是如此。
許多時候,不是不愿意對父母極盡孝順,也不是不愿意給孩子更好的條件,而只是因為囊中羞澀,沒有能力去實現(xiàn)這一切。
這對于中年人來說,確實是一件讓人無奈又傷感的事。
誰都有走到中年的那一刻,也許對于大多數(shù)年輕人來說,覺得那都是將來的事情??墒牵兆颖饶阆胂笾羞^得要快,也許只是一瞬間,便已人到中年。
年輕時候的毫無計劃,或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tài),也許等到了中年,便會集體顯現(xiàn)出來,這時候的手上缺錢,比年輕時候的感覺,會讓你更加無力。
所以,別活得那么任性,有能力的時候去努力賺錢,然后養(yǎng)成攢錢的習慣。
老話說,家里有糧,心里不慌。總有一天你會真切體會到,只有手上有錢的時候,才是一個中年人真正的底氣與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