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第一次和《人間失格》相遇,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p>
《人間失格》意為“喪失掉做人的資格”,也是太宰治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與書中的葉藏一樣,太宰治的一生,充滿著壓抑的昏暗色調(diào)。
太宰治一生輕生過五次,前四次都沒有成功。在完成《人間失格》后,他的第五次投水,成功離開這個世界。他是向世人暗示著,他即是書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
只是覺得,人活一世,可以窮,但不能喪。
01
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
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葉藏身上找出些影子來。大庭葉藏過于早熟,又比同齡人敏感。給人一種他生來就是自暴自棄,滿身的負(fù)能量,讓人感覺死氣沉沉。
而他的那句“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像是預(yù)見了他一生的命運。我們都生活在人間煙火里,我們都是世人。大庭葉藏的一生,也是與世人息息相關(guān)。
他童年不惜扮丑,來討取世人開心。他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戴上面具,只希望不被認(rèn)為是怪物。
到后來,他對這世間感到恐懼,為了逃避現(xiàn)實一步步的迷失,最終走向自我毀滅。
這是葉藏的一生,也是太宰治的一生,多多少少的也有我們的一生。
我們?yōu)榱撕先海瑸榱瞬还聠?,我們變得自私、虛偽。為了別人能夠開懷大笑,去做自己本不喜歡的事情,一路奉迎,一路討好。甚至不惜失去尊嚴(yán),出賣人格。
逐漸的喪失掉為人的資格,或是渾渾噩噩度完余生,或是去無人的地方永生。
葉藏其實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努力的想要融入到世間,讓自己看起來不那么另類。不過,他在世人的引導(dǎo)下用錯了方法。
《人間失格》講述的是葉藏逐漸喪失的為人資格,并沒有傳遞任何負(fù)能量,而它的“喪”,在于代入感太過強烈。
正是因為有過那般感受,有過那樣的經(jīng)歷,才會與葉藏產(chǎn)生共鳴,產(chǎn)生情感上的聯(lián)結(jié)。像是與許久未見的老朋友重逢,兩個人絮絮叨叨的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這些人,也許從未真正的活著,日復(fù)一日,真實的自我也被偽裝的面具所取代。忘記自己真實的模樣。
賣力的討好,低三下四的阿諛奉承,說著心口不一的話,孤獨的行走在人世間。
如果可以,誰不想真實的活著呢?
可是,世間的種種不可控,將他們的靈魂一次次撕裂,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一次次被揭開。
人間失格,向死而生。把自己包裹在面具里,才能更好的成為世人。
02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力
葉藏的一生,是在傷害與逃避中度過的。
他的一生與3個女人有過關(guān)系,可結(jié)局一次比一次凄慘。對于葉藏的愛情,書中說:我膽小鬼,甚至?xí)峙滦腋?,碰到棉花也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傷害。
膽小鬼雖懼怕幸福,但也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
可面對這三次愛情,葉藏不是奮不顧身的去愛,去追求,而是一次次的逃避。也正是這一次次的逃避,將他推向毀滅。
他與常子惺惺相惜,最終常子投海而亡。他想與靜子在一起,卻害怕毀了這對母女的幸福。良子的出現(xiàn),讓葉藏回歸到了正常生活,但良子卻被玷污了。
葉藏對于這三段感情的態(tài)度,就是忍受和逃避,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亦是如此,這也就導(dǎo)致了他人生的失敗。
畏手畏腳失去的,不僅僅是愛情,更是做人的資格。
03
欣喜與悲痛,都是生命最真實的模樣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日日重復(fù)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欣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葉藏的一生,像是膽小鬼般的活著,他脆弱、敏感,小心翼翼,不敢去索求。這是一種極度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喪到極致的一種表現(xiàn)。
那么,既然《人間失格》這么喪,為何還會如此流行呢?
葉藏雖是一步步喪失掉做人的資格,同時也是一步步在反抗失去做人的資格。書中的描寫,并非是無病呻吟,而是一個憂郁的人,對美好的渴求與吶喊。
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了。生活步步緊逼,將我們壓的喘不過氣,世俗設(shè)下圈套,讓我們失去自己。
世間本來就沒有絕對意義的黑白之分,誰都不能有理有據(jù)的說出怎樣生活是對,怎樣生活是錯。
它本身就是一個混沌的存在,而我們這些世人,不過是游走在混沌中,尋找較自身而言的有意義。
《人間失格》所表達(dá)的,僅是太宰治在世間游走時所發(fā)覺得有意義,那只是他的想法。
我們不是葉藏,也不是太宰治,更不是世間中某一個人,我們只是我們自己。
其實,人生,喪到極致,便是重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不同,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那么,便太喪,過好這一生,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灑脫、善良,勇敢無畏的度過這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