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加氣砼砌塊墻體
1.主控項目: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1.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GB規(guī)范表9.3.1)的規(guī)定。
加氣混凝土砌體填充墻橫向和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應大于等于80%,用百格網檢查。
圈梁、構造柱及墻體拉結筋的位置、錨固及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并進行隱蔽驗收,填寫隱蔽驗收單。
2.材料要求:
(1)砌塊:強度等級不小于A3.5,干體積密度不大于650kg/m3 ,應有產品合格證書,經復試合格。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的產品齡期應超過28d,不使用經雨淋,含水率大于15%的砌塊。
(2)水泥:32.5及其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強度、安定性進行檢驗。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進行復查試驗,并按其結果使用。
(3)砂子:中砂,含泥量不超過5%,過5mm孔徑篩。
(4)鋼筋材質應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單及復試報告。
主要機具:
機械:塔式起重機、卷揚機、井架、切割機、砂漿攪拌機。
工具:瓦刀、夾具、手鋸、小推車、灰斗、灰鏟、小撬棍、小木錘、線錘、皮數桿等。
3.作業(yè)條件:
(1)現場存放場地應夯實,平整,不積水,碼放應整齊。裝運過程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并盡量減少二次倒運。
(2)根據墻體尺寸和砌塊規(guī)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塊設計,盡可能地減少現場切割量。根據砌塊厚度與結構凈空高度及門窗洞口尺寸切實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塊設計,避免浪費。
(3)樓、地面基層水泥砂漿浮漿及灰渣物已經清理干凈。
(4)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配備齊全,“四口”即:通道口、預留口、電梯井口、樓梯口和臨邊已經做好防護。
(5)已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劃分好施工段,并安排水電安裝隊配合砌筑班組做好水電管線的預留預埋工作。
(6)砌加氣混凝土塊的部位在結構墻體上按+1000mm標高線分層劃出砌塊的層數,安排好灰縫的厚度。在相應的部位彈好墻身門洞口尺寸線,在結構墻柱上彈好加氣混凝土墻的立面邊線。標柱窗口位置。
(6)砌墻的前一天,應將加氣混凝土墻與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4.技術關鍵要求:
(1)在廚房、衛(wèi)生間、浴室等處采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宜現澆混凝土坎臺,其高度宜為150mm,如果灰縫超過20mm,先用C20細石砼找平。
(2)根據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剪力墻側面等結構部位應預埋φ6的拉墻筋和構造柱、過梁的插筋,砌筑前焊好預留拉結鋼筋,個別遺漏的用結構膠植上述鋼筋。
(3)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砌體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要求留設構造柱,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按墻長度每5m設構造柱。構造柱應置于墻的端部、墻角和T形交叉處。構造柱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進退尺寸大于60mm,進退高度宜為砌塊1-2層高度,且在300mm左右。
(4)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與構造柱之間以φ6拉結筋連接,拉結筋按墻厚每120mm放置一根,120厚墻放置兩根拉結筋。拉結筋埋于砌體的水平灰縫中,埋入每邊墻的長度不,不應小于1000 mm,末端應作90°彎鉤。
(5)加氣混凝土砌體填充墻每天的砌柱高度不宜超過1.8m,并且填充墻上不得留設腳手眼,搭設腳手架。
(6)GZ鋼筋搭接長度600mm,箍筋在600范圍內搭接。
5.質量關鍵要求
(1)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墻砌體的灰縫砂漿飽滿度應符合施工規(guī)范≥80%的要求,尤其是外墻,防止因砂漿不飽滿、假縫、透明縫等引起墻體滲漏,內墻的抗剪切強度不足引起質量通病。
(2)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至少間隔14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防止上部砌體因砂漿收縮而開裂。方法為:當上部空隙小于等于20mm時,用1:2水泥砂漿嵌填密實;稍大的空隙用細石混凝土鑲填密實;大空隙用燒結標準磚或多孔磚宜成60°角斜砌擠緊,但砌筑砂漿必須密實,不允許出現平砌、生擺(填充墻上部斜磚砌筑時出現的干擺或砌筑砂漿不密實形成孔洞等)等現象。
(3)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濕潤,砌筑砂漿有良好的保水性,并且砌筑砂漿鋪設長度不應大于2m,避免因砂漿失水過快引起灰縫開裂。
(4)砌筑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墻體的垂直平整度,并應在砂漿初凝前用小木錘或撬杠輕輕進行修正,防止因砂漿初凝造成灰縫開裂。
(5)砌體施工應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錯縫搭砌,避免因墻體形成通縫削弱穩(wěn)定性。
6.操作工藝
結構經驗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層樓地面的浮漿殘渣清理干凈并進行彈線,填充墻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準確,偏差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皮數桿盡可能立在填充墻的兩端或轉角處,并拉通線。
在廚房、衛(wèi)生間、浴室等處采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宜現澆混凝土坎臺,其高度宜為150mm。
砌筑時應預先試排砌塊,并優(yōu)先使用整體砌塊。不得已須斷開砌塊時,應使用手鋸、切割機等工具鋸截整齊,并保護好砌塊的棱角,鋸截砌塊的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度的1/3。長度小于等于150mm的砌塊不得上墻。砌筑最底層砌塊時,當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使用細石混凝土鋪密實,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總長的1/3。當搭砌長度小于150mm時,即形成所為的通縫,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砌塊,否則應配φ4鋼筋網片或2φ6鋼筋,長度宜為700mm,如下圖所示。
轉角處無構造柱時拉結筋設置。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正、反手墻面均宜進行勾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于80%。橫向灰縫的一次鋪灰長度不應大于2m,豎向灰縫應采用臨時內外夾板夾夾緊后灌縫。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填充墻與剪力墻或構造柱連接的部位,應預埋2φ6的拉結筋,拉結筋的豎向間距應為500mm,拉結筋的末端應做40mm長900度彎勾,伸入墻內不少于700mm。
有抗震要求的砌體填充墻按設計要求應設置構造柱、圈梁,構造柱的寬度由設計確定,厚度一般與墻等厚,圈梁寬度與墻等寬,高度不應小于120mm。圈梁、構造柱的插筋宜優(yōu)先預埋在結構混凝土構件中或后植筋,預留長度符合應設計要求。構造柱施工時按要求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宜先退后進,進退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為300mm左右。當設計無要求時,構造柱應設置在填充墻的轉角處、T形交接處或端部,當墻長大于5m時,應間隔設置。圈梁宜設在填充墻高度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