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要列書單?
我以前讀書都是隨興之所至,毫無計劃,也無目標。我總覺得讀書是放松身心的愉悅之舉,不必過于刻意;太過刻意,反而掃了閱讀的興致。
但是時光匆匆從指間溜走,對于閱讀愿望的迫切得不到滿足時,矛盾就凸顯了出來,這個時候,才開始明白為什么一切要按計劃做事——讀書也不例外。有時候,為了完成某個目標,適度的強迫性是必不可少的。于閱讀,更是如此。
閑適的閱讀自然有空閑的時間去匹配,但于時間,如果一無規(guī)劃的話,只能是雜亂無章的瞎忙以及揮霍浪費。理性與感性是對立而言的,但是同時它們也是可以并存的。我們做好時間規(guī)劃,并不一定就會帶走閱讀的情趣,相反,一個好的時間規(guī)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將閱讀目標清晰化、理清我們的閱讀思緒,還能幫助我們順利的積累下來我們想要積累的東西,節(jié)省我們的閱讀時間,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更大限度的滿足我們閱讀的渴望。
2 如何架設書單結(jié)構(gòu)?
一個好的書單首先應該是適合你自己的。最好的東西往往不是大家都認可的,而是最適合你自己自身情況的。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追逐暢銷書、追逐大家都認可的是時間管理方法、追逐前人成功的經(jīng)驗呢?
原因在兩方面,一方面大眾認可的一定適合普通大眾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你肯定大部分是適用、適合的,另一方面,選擇大家認可的,是大家都檢驗過的,這樣就節(jié)省了自己再去體會試驗的時間。
但是,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個體差異的重要性不用多言,就是這些差異決定我們在方方面面的付出與取得的成果都不相同。所以,如果有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自己親自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書單比較好。
我也是一路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以前沒有列過大型書單的經(jīng)驗。所以開始時,百度了別人的書單,從中挑選出了自己喜歡的書籍作為閱讀書目的一部分。但是后之后很多問題就隨之而來了——以前沒看完的書怎么辦?書單里沒有的但是很想看的怎么辦?書單里的看不下去怎么辦?
我們不是非要逼迫自己強制閱讀的,真的有你一點都看不下去的書,那么折磨自己強迫自己去閱讀無疑也是沒有收獲的。閱讀體驗對預約吸收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我們怎么可能去記憶閱讀的內(nèi)容,將之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呢?
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我不斷嘗試新的解決方法,在書單里添加新元素,細化分類。最終按照以下細目列出了一份自己的年度書單。
1.未完待讀:這一部分是指以前沒有讀完的,讀到一半,現(xiàn)在想要再讀或者對現(xiàn)在有所幫助有必要閱讀的一些書目。
2.計劃書目:這部分指的是想要在新的一年中閱讀的書目,還可以細化為工作類(對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幫助的)、生活類(增強生活技能的)、個人管理類(時間管理、GTD等等)
3.等待書目:總有計劃外的事情會出現(xiàn),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是嗎?我們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做計劃與安排時,我們通常不會排的過滿,因為過慢的計劃一定是會因被打亂而失敗的。這部分的列表是空白的,用來為還未出版的書或者突然闖進我們視野的好書做準備的。
4.經(jīng)典重閱:總有一些書是我們應該閱讀卻至今遲遲未讀的,或者是很早之前、很小的時候讀過,現(xiàn)在于之細節(jié)之處都已經(jīng)忘得七七八八的。每個人實際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針對我自身而言,作為一個中文系出身的人,四書五經(jīng)、唐詩宋詞、元曲話本等一類的古籍還是很重要的,四大名著似乎也已經(jīng)忘得差不多了,這些都是于我而言需要重新閱覽的。
3 注意事項
數(shù)量:你既要相信你能做到,也要認清自己極限的臨界點在哪里,設定的計劃和目標如果總是以失敗告終的話,還不如不曾有過計劃和目標,因為總是無法達成的挫折感是致命的,它會令你越來越低沉、消極怠惰。所以,針對數(shù)量,既要有所突破,也有量力而行。我的建議是閱讀沒有障礙的人40本一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你是嗜書如命的,那么就多多益善了,上不封頂。
選書:不建議你從網(wǎng)上找一份別人的書單照搬而來,這樣做——毫無意義。每個的經(jīng)歷,知識層次和廣度都是不同的,說得更加貼切一點,你們學習的專業(yè)、關注的區(qū)域、興趣點等等可能都不一樣,所以,要想列出一份適合自己的書單,一定要親力親為。對于一本圖書,你至少要了解以下基本信息,才能把它放進你的書單——書名、作者、出版社、題材、主要內(nèi)容(現(xiàn)在很多圖書在封底都會印上“上架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來區(qū)分圖書的類型)。
建議:做讀書筆記和安排好時間。(相信大家注意了這兩點以后,一定可以順利的完成自己的年度讀書計劃)
(作者:Sabrina_lu)
From 人文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