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掐絲琺瑯又稱為景泰藍,誕生于唐代,輝煌于明代宣德年間,清代中早期達到頂峰階段。使用的琺瑯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再用扁細的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填充在圖案中。可以說,景泰藍的制作工藝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又大量引進了傳統(tǒng)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集大成者。
此藏品為銅胎掐絲琺瑯麻姑獻壽象耳尊,高:31.5cm 口徑:8.4cm 足徑:11.3cm 重量:約4235g。采用景泰藍制作工藝,做成外觀晶瑩潤澤、鮮艷奪目的象耳尊,兩對象首耳對稱,瓶身紋飾繁復(fù)卻靈活技巧,正反面均繪制麻姑獻壽圖,有祥云繚繞,仙鶴相伴,梅花鹿在旁,麻姑肩上挑著裝滿壽桃的籃子,有祝福長壽之意,藏品精美,工藝彰顯王者霸氣,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工藝已聞名天下,大量出口國外,成為海外貴族家庭中的擺飾品。這時期的景泰藍品種豐富,制作工藝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襲明代使用青銅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較強的純銅作材料,應(yīng)用了新的制胎、掐絲技術(shù)。因此,景泰藍造型比明代更勻?qū)嵍兓喽耍~絲細薄均勻,掐絲技
藝更是絲流暢婉,紋飾靈活精巧。
麻姑又稱壽仙娘娘、虛寂沖應(yīng)真人,中國民間信仰的女神,屬于道教人物。據(jù)《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于牟州東南姑馀山(今山東萊州市),中國東漢時應(yīng)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經(jīng)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yōu)樯L铩?。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于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過去中國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麻姑獻壽。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工藝已聞名天下,大量出口國外,成為海外貴族家庭中的擺飾品。這時期的景泰藍品種豐富,制作工藝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襲明代使用青銅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較強的純銅作材料,應(yīng)用了新的制胎、掐絲技術(shù)。因此,景泰藍造型比明代更勻?qū)嵍兓喽?,銅絲細薄均勻,掐絲技
藝更是絲流暢婉,紋飾靈活精巧。
2017年香港蘇富比迎春拍賣會
成交價:38,800,000(HKD)港幣
成交價:34,145,912(RMB)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