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說 讓中醫(y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這個方子,妙極。
小叔每年都要服用這個方子21天。不是治病,而是為了給身體加油,強壯正氣,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
這個方子可以說是補藥之王,很多人尋求各種各樣的補藥,但是吃了后卻沒有效果,因為沒有補進去。這個補藥不像人參鹿茸那樣補得讓你流鼻血,這個補藥力道綿長,像穩(wěn)重的中年人,像春天的微風,像醇厚的葡萄酒,潤物細無聲,慢慢的,不知不覺補進你的身體。
即便你是虛不受補,一吃補藥就上火的人也可以放心服用,因為這個方子用的藥材太過于平常,以至于很多人不認為它是補藥,但是經(jīng)過巧妙地配伍,卻能發(fā)揮出驚人的效果。
很多人服用這個補藥之后最典型的變化就是精力充沛了,不像以前那樣總覺得好累好累,然后胃口也好起來了,不像以前那樣面對山珍海味都覺得味同嚼蠟,吃啥都不香。很多人服用這個補藥,大便開始改善,不像以前那樣總是不成形。臉色開始從萎黃變得紅潤,睡眠開始改善,夢開始減少,抵御外邪的能力開始增強,以前每年都要感冒三四次,今年可能就感冒一次甚至不感冒了。
這個補藥已經(jīng)流傳了近兩千年。
是誰精心打造了這個補藥之王?是文小叔最崇拜的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治病的方子很多,補身體的方子寥寥無幾。張仲景用藥很簡單,一個方子差不多都是五六味藥,這次卻破天荒的用了21味藥來打造這個平民老百姓都吃得起的補藥。
為什么?因為要統(tǒng)籌兼顧,全面調(diào)理。要把身體的各種虛都補回來,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張仲景的良苦用心讓小叔愿意獻上膝蓋。
這個方子就是薯蕷丸。薯蕷,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小叔一提到山藥你們就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對,薯蕷就是小叔愛極了動不動就推薦的把它當做救命良藥的山藥。必須是河南焦作產(chǎn)的懷山藥哦,菜市場的普通山藥沒有治病效果。
薯蕷丸就是以懷山藥為主要原料制作出來的平民補藥,方子如下:
懷山藥30克,當歸、桂枝、神曲、生地黃、大豆黃卷各10克,炙甘草28克,黨參7克,川芎、白芍、白術(shù)、麥冬、杏仁各6克,柴胡、桔梗、茯苓各5克,阿膠7克,干姜3克,白蘞3克,防風6克,大棗100枚
這個方子怎么服用呢?不是用來煎湯喝,而是用破壁機把這些藥材打成超細粉,然后用蜂蜜把這些藥材搓成藥丸,每丸6克左右。一般人一天服用一丸,特別虛的人一天可以服用兩丸。持續(xù)服用100天。
為什么要做成丸藥呢?湯藥不是更快嗎?問到點子上了。丸,緩也,就是說慢慢的把你的病治好,因為欲速則不達。因為你的病不是急癥,是慢性病,是虛勞病,所以得慢慢來。
張仲景說這個方子治療什么病呢?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導(dǎo)致的所有病。什么是五勞七傷?五勞就是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躺傷氣。這五勞傷的就是五臟六腑,傷血傷的就是肝與心,傷筋傷的就是肝,傷骨傷的就是腎,傷肉傷的就是脾,傷氣傷的就是肺。
當然這五勞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所有虛勞病,自然也包括勞作與房勞。
七傷說的是什么呢?就是情志病。喜怒憂思悲恐驚。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說到底,傷的還是我們的五臟。
五勞七傷,就是說只要是過度勞累導(dǎo)致的虛損病都可以調(diào)理。毫不夸張的說,這個方子可以調(diào)理百病,既可以預(yù)防又可以治病。
現(xiàn)代醫(yī)學有一種病叫做疲勞綜合征,總覺得渾身不舒服,全身都是病,一天到晚很累,睡不好,吃不好,心情也不好,各種各樣的癥狀,但是呢去醫(yī)院一查什么器質(zhì)性病變都沒有。這種疲勞綜合征好發(fā)于亞健康人群,好發(fā)于大城市里用命打拼的白領(lǐng)一族。
沒錯,這個薯蕷丸就是專門調(diào)理這個讓西醫(yī)束手無策只能讓你在家養(yǎng)著的疲勞綜合征。
人在虛弱的時候,風寒暑濕燥火就特別容易來侵犯你,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張仲景這個方子還順帶治療你的外邪,強壯正氣的同時把這些騷擾你的邪氣趕跑。
那么這個方子到底怎樣搞定虛勞病的呢?
用藥如用兵,這個方子張仲景排兵布陣,派出了三路大軍,有攻有守,各個擊破。
第一路大軍以守為主,鞏固邊防,強化軍隊,只有自身強大了,敵人才不會來侵犯你。這一路大軍主要是補氣養(yǎng)血為主。中醫(yī)認為,大道至簡,天下就兩種病,一個是不榮,一個是不通。不容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不到的地方就是病。虛勞病尤其如此。先是不榮,再是不通。所以要補氣養(yǎng)血。
先補血,張仲景用了生地、白芍、當歸、川芎、阿膠。前面四味藥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補血第一方四物湯。阿膠,不用說了,滋陰養(yǎng)血,補血圣品。
補完血再來補氣,氣血同根,相互依存,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補血的同時必須要補氣,這樣補進去的血才能活起來。補氣用什么藥呢?張仲景用了黨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這是什么方子呢?就是小叔之前專題報道過的補氣鼻祖方子:四君子湯。
為了讓這個氣血更好的補進去,張仲景這里用了溫經(jīng)通絡(luò)的藥桂枝。為了讓氣不擁堵,張仲景用了調(diào)氣機的一對搭檔,桔梗與杏仁,桔梗升,杏仁降,一升一降,氣機就運轉(zhuǎn)開來了。
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氣血最根本的來源還在脾胃,我們可以直接補氣血,但是不能忘記調(diào)理脾胃,而且正氣的根源,免疫力的大本營也在脾胃。所以,一向注重脾胃的張仲景派出了第二路大軍,用來補脾。
補脾,最好的藥非懷山藥莫屬。懷山藥最得土氣,味甘又滋養(yǎng)脾胃,可以說是陰陽同補,即便是懷山藥單打獨斗,也能搞定你的各種虛。除了懷山藥,調(diào)理脾胃的藥張仲景還用了麥冬滋養(yǎng)脾胃之陰,用了甘草補中益氣,用了白術(shù)健脾,用了茯苓來祛脾胃的濕氣,用了大棗補脾養(yǎng)血,用了干姜溫暖脾胃。
好了,把自己武裝到牙齒之后,接下來就是驅(qū)趕外邪了,于是張仲景又派出第三路大軍:防風、柴胡、桂枝、白蘞、神曲、大豆黃卷。
防風,可以驅(qū)內(nèi)風也可以驅(qū)外風,相當于給人體加了一層金鐘罩,讓外邪不敢靠近一步。與桂枝合用,辛溫解表,把皮膚腠理的寒邪趕出去,這樣動不動就感冒的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柴胡解表,疏肝理氣,讓氣更加順暢,同時也讓表邪滾蛋。白蘞幫助防風來驅(qū)風。神曲用在這里做啥呢?消食導(dǎo)滯。因為積食也會導(dǎo)致氣機不順。所謂欲補先通,神曲用在這里就是先通一下,把身體的垃圾清理一下,這樣才補得進去嘛。
大豆黃卷是啥東東?聞所未聞。其實就是剛剛發(fā)芽的大豆,整個用來曬干入藥。這個藥也是驅(qū)邪的,驅(qū)什么邪的,把我們身體的濕熱之邪趕出去。
這就是張仲景精心為老百姓打造的平民補藥,它的妙處還在于這一個大氣周全的方子包含了張仲景好幾個千古名方:天下第一方、調(diào)陰陽、調(diào)營衛(wèi)、既可治療外感又可調(diào)理內(nèi)傷的桂枝湯;調(diào)理脾胃的小建中湯;調(diào)理心臟,可以治療早搏心律失常的炙甘草湯;補血第一方四物湯;補氣第一方四君子湯。
能夠把這么多的名方巧妙融合在一起,沒有爐火純青的醫(yī)術(shù),沒有大醫(yī)精誠的境界,是萬萬不行的。
薯蕷丸,非常適合亞健康人群每年服用一次,五臟六腑之虛都可以調(diào)理,越虛的人效果越明顯。
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十個人有八個都是亞健康狀態(tài),還有一個走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路上。
如果你也覺得一天到晚沒勁,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癥狀,到醫(yī)院又查不出來,不妨就試試張仲景的薯蕷丸吧。
當然如果你有疲勞綜合征,那就更得嘗試一下了。不過,小叔提醒,如果你一點也不虛就不要湊熱鬧啦。
不過這個藥丸要自己做的話比較麻煩,而且這個藥丸因為沒有多少利潤很多藥店都不生產(chǎn),很難買到。萬幸的是,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生產(chǎn)了這個惠及千萬老百姓的藥,也是唯一一家生產(chǎn)的。感恩同仁堂,讓張仲景的良苦用心沒有浪費,讓千古名方流芳百世。
順便提一句,小叔與同仁堂沒有任何關(guān)系,硬要說有的話唯一的關(guān)系就是:小叔是同仁堂的鐵桿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