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全國新的鐵路運行圖開始運行,這是一次正常的運行圖調整。但是一條消息引起我的注意,這次新的運行圖調整涉及到鷹廈鐵路的旅客列車調整比較大:西安-廈門K242/3(K244/1)次、廈門-貴陽K946/7 (K948/5)次、廈門-上海南K1210/09次普速列車原來在鷹廈線漳州角美至三明北的運行期間改經由杭深、龍漳、南龍線運行。這意味著,從今以后,鷹廈鐵路漳州角美至三明北之間300多公里的路段,再無普速旅客列車運行。
今天早上看到這條消息,我的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因為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坐完整線路的鷹廈鐵路旅客列車了。當年,我就是坐廈門-西安(K241次)的列車去西北求學的,幾十年來,曾經在這條鐵路上來回奔波了幾十趟。如今,這些已成為永恒的記憶。
不只是我有這樣的經歷,許許多多的福建人,許許多多來福建當兵、經商、求學、打工的外省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鷹廈鐵路從1957年建成后,到1997年橫南鐵路(江西橫峰-至福建南平)通車前的40余年間,一直是福建鐵路出省的唯一通道,當年每逢春節(jié)和秋季開學,火車票一票難求。
鷹廈鐵路北起江西鷹潭,南至福建廈門,全長約700公里,全線有47座隧洞,159座橋梁,1658座涵洞,路途險,基本是沿江修建,普通旅客列車全程運行要16-19個小時左右,但是沿途風景秀麗,給人難忘的記憶。這條曾經在全國鐵路系統運力最為緊張的鐵路,如今算是卸下了重擔,就像一個艱辛將兒女都養(yǎng)大成人的老農,終于可以歇歇了。
鷹廈鐵路從繁華走向落寞的過程,也是我國鐵路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如今,福建的鐵路事業(yè)已趕上時代的潮流,從北向南,由東到西,呈現四處輻射的網狀格局,溫福鐵路、向莆鐵路、合福高鐵、贛龍鐵路等等,福建人終于迎來了四通八達的鐵路時代。
這條鐵路是幾十萬鐵道兵戰(zhàn)士和福建人民用肩挑背馱、用炸藥開路修建而成的。在缺乏大型現代化施工設備的條件下,從修建到通車僅僅用了3年多時間。鐵道兵司令員王震曾經很長時間在鷹廈鐵路工地一線指揮、帶頭勞動。為了這條鐵路建成通車,數百位鐵道兵戰(zhàn)士長眠在鷹廈鐵路兩側散落的烈士陵園里。
從1957年建成通車到1997年底橫南鐵路開通,40年來,鷹廈鐵路以一己之力,支撐了福建和內陸的聯系,為福建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不應忘記英勇的人民鐵道兵,不應忘記鷹廈鐵路,更不應忘記為修建鷹廈鐵路犧牲的鐵道兵戰(zhàn)士。向鷹廈鐵路致敬!向鐵道兵致敬!向為修建鷹廈鐵路犧牲的革命烈士致敬!
今后,不會再有旅客列車從江西鷹潭一直沿著鷹廈鐵路運行到廈門,這條鐵路也是我們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