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的虛構世界里,我們該如何逃脫出去?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所長、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將一個虛假的宇宙描述為:“一個技術非常先進的文明,對人類,包括他們的歷史、祖先進行了極為詳盡的軟件模擬”。 人類所有的記憶都來自于感覺器官的輸入,然而感覺器官最終的目的地卻是大腦,如果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你的大腦(保持活性)摘下并連接在一個虛假的軟件模擬接口上,完全模擬你現(xiàn)實世界中所做、所遇的一切,你的大腦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由軟件模擬輸入,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你會察覺到不對嗎?
電影《源代碼》中的男主角就是這樣一個人類,他現(xiàn)實中只剩一半身體卻在虛擬世界中安靜生活,《黑客帝國》中的人類也是如此,深陷虛擬泥潭,只有極其少數(shù)的清醒者。 得益于日益增長的計算力,我們的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對小部分的宇宙進行模擬。
在現(xiàn)實中,我們并不能讓兩個星系碰撞、兩顆恒星碰撞,但在計算機中卻能,構建好模型,調制好參數(shù),計算機可以用它的計算力模擬星系碰撞,恒星演化等等,總之,我們已經能夠模擬一部分的宇宙特性。
那么,隨著計算力的不斷增強,還有什么我們是不能夠模擬的? 在遙遠的未來,可能會有一個只有計算機存在的世界,所有的人類,不論貧窮的、富有的、高貴的、低賤的都生活在了一個小小的芯片里,它們的存在只是一個個的信號波動,他們在虛擬的世界里隨意創(chuàng)造、毀滅,成為無所不能的神。地球上人類的痕跡逐漸消失,只余一張芯片。
也有可能人類模擬了一個巨大的世界,觀察記錄其內“生命”的演化與物質的變化,成為一個“創(chuàng)世神”般的存在。 那么,我們的宇宙又是什么? 假設有其他智能生命存在。 在技術成熟之前,所有文明都滅絕了; 所有技術成熟的文明都失去了創(chuàng)建模擬世界的興趣; 人類實際上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其中只有一個會是真的。 正如科技預言家Ray Kurzweil所說,“也許我們整個宇宙都是另一個宇宙中一些初中學生的科學實驗。” 如何論證我們生活在一個虛假的宇宙中?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所長、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找到了模擬論證的五個前提:(i)存在其他智慧文明; (ii)他們的技術呈指數(shù)增長; (iii)它們沒有全部滅絕; (iv)運行模擬沒有普遍的禁令或障礙; (v)可以模擬意識。
如果這5個前提都是真的,按照邏輯,人類很有可能生活在模擬當中,而且,這五個論據(jù)哪一個能被否定?因此,即使這個宇宙看起來像它被創(chuàng)造出來,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也無法輕易區(qū)分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者上帝和超高級的創(chuàng)造者模擬器。 而且就算我們意識到了世界可能是虛假的,但我們并沒有辦法逃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