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總有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文不生動,不知道怎么教?丁丁老師要告訴你的是,你忘記使用動詞了。動詞是世界上最美的詞,有了它,文章才有活力,才能跳躍。
一、課堂內(nèi)容簡介
周六中級班學習的是動作——舉手投足間猜透心思。跟上次課程不一樣的地方是,有兩個題材可供選擇。
第一個是日常生活版的情景再現(xiàn)。丁丁老師削蘋果、學生吃蘋果,在做這些的時候,注意觀察,注意動作的連貫性,而學生吃的過程中,也需要把過程拆分開來。
第二個是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通過PK的方式,一一增加難度,描述鼠小弟的動作,比如第一幅畫需要用5個動詞來描述,后面第二幅就需要6個動詞。學生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秀,敘述的時候,最多的用了15個動詞,不重樣。
二、優(yōu)秀作文。
在作文過程中,有這么幾篇作文比較有代表性,一一分析一下:
1.給故事注入新意。代表文章:阮婕《鼠小弟要吃蘋果》丁丁老師打分:100+19
老師點評:
20分鐘,500字的速度,越來越適應(yīng)丁丁老師的課堂節(jié)奏。
先看開頭:一天,鼠小弟從睡夢中醒來,伸伸懶腰,摸摸已經(jīng)咕咕叫的扁肚子,開始尋找它的食物。
幾個生動的動詞,故事主角形象立馬展現(xiàn)了出來。一個愛吃的鼠小弟就這樣要出發(fā)了,他會遇到什么呢?是像繪本一樣,看到各種動物能吃到蘋果,而自己卻吃不到嗎?還是來一個新奇的尋找之旅呢?
可喜的是,阮婕給我們一個驚喜。一個很注重養(yǎng)生的女主人,一大早做水果沙拉,搬來梯子,接著鼠小弟想學。故事在不急不忙的敘述中緩緩展開,講述得很完整。
2.抓住一個特點。
代表文章:蔡岳衡《渴望吃到蘋果的老鼠》
丁丁老師打分:100+19
文章片段:一棵蘋果樹,上面結(jié)著又大又甜的蘋果。
蘋果樹旁都是綠油油的一片,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一天,綠油油的一片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灰點,使原本和諧的場面變得不和諧。
過了一會兒,樹下出現(xiàn)了一只小老鼠,看樣子應(yīng)該很貪吃,因為他的肚皮撐得圓圓的。
丁丁老師點評:
蔡岳衡抓住了老鼠愛吃的外貌特征——圓圓的肚子,撐起了故事,并在結(jié)尾還來了意外。
一開筆,比其他同學多了環(huán)境的描寫,一步步把那只貪吃的老鼠帶出來。
中間描述了各種去吃,因為肥胖卻吃不到的情形,結(jié)尾的時候,
老鼠想:想等我減完肥,再來收拾你們!
過來幾天,老鼠來到了樹下,但老鼠瘦了,跟一雙筷子差不多。
但看樹上,蘋果已經(jīng)沒了。
很有戲劇性吧?小小年紀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表達,平時看書應(yīng)該很多。
但丁丁老師在課堂也提出了修改意見,開頭部分“小灰點”有重復(fù)啰嗦的感覺,可以更簡潔有力。
原文:一天,綠油油的一片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灰點,使原本和諧的場面變得不和諧。
過了一會兒,樹下出現(xiàn)了一只小老鼠,看樣子應(yīng)該很貪吃,因為他的肚皮撐得圓圓的。
改后:一天,綠油油的一片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灰點,使原本和諧的場面變得不和諧。
小灰點是一只小老鼠,看樣子應(yīng)該很貪吃,肚皮撐得圓圓的。
三、學生都需要注意的
咳咳,丁丁老師開始畫重點了,請學生們提高注意力。
1.捕捉丁丁老師說話細節(jié)。
丁丁老師在游戲過程或游戲完成之后,都會跟學生進行互動,互動過程中會就學生的回答進行延伸,這個時候認真聽了,寫作文就不愁沒有細節(jié),沒有東西可寫。有兩位學生表現(xiàn)很不錯,抓住了細節(jié),并寫進了作文里。
代表文章:王際云《鼠小弟吃蘋果》
繪本看似簡單,簡單的文字,簡單的圖,太容易懂了,其實你細看,里面有很多門道,這是考驗學生對細節(jié)把握最好的本子。這幅畫中,你看老鼠的樣子,從不同角度都可以有大量的動詞來形容。
王際云就用上了——抱住樹干,臉貼著樹皮,樹皮很粗糙,鼠小弟越往上爬,臉就越痛,它的尾巴不停地發(fā)抖,體力不支掉下來了。再看下面這幅
你們會看到什么呢?
想象一下,雙手使勁學鳥一樣撲閃撲閃,沒飛起來,卻把地上的灰塵都扇起來了,碰了一臉的灰。有學生就用上了丁丁老師課堂上說的。
2、少用或不用“只見”。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到:
只見他爬上了樹,想學蛇一樣圍上去,只見它把尾巴圍在樹上。
這只是一部分,也有不少學生用了“只見”,這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因為你后面要寫的就是看到的部分,而再出現(xiàn)“只見”就完全多余了。學生在作文中會有一些用詞不好的習慣,要學會找出來,然后去掉,看是否會影響意思的飆到。
3、想象都要基于現(xiàn)實。兩個題材供選擇,而兩個班總共才7位學生選擇現(xiàn)實題材——削蘋果和吃蘋果。學生都會想當然地覺得,寫想象比現(xiàn)實來得容易得多。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寫好想象,需要很好的現(xiàn)實功底,這樣的想象才“真”,才符合藝術(shù)上的真實,才不會讓讀者覺得胡編亂造,而是充滿趣味。
其中一位學生寫石榴,寫她是個驕傲的公主,總是抹著紅色的妝,過紅綠燈,硬要闖紅燈,交警跟她交流半天,最后才勉強覺得自己錯了,下次不犯了。這種想象是可以的,但跟現(xiàn)實的結(jié)合少了,可以把石榴換成其他物品。那怎么解決呢?可以找到事物之間的共同點:紅綠燈的紅,石榴的紅。
石榴會解釋,我看到對面是我身上的紅色,很熟悉,以為朋友向我招手呢?于是就急沖沖地走過去,哪知道你們這的規(guī)定是紅色不能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