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手部發(fā)育特點是,一直呈握拳狀,如果把東西放在他的手掌中,他會抓住。
手是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動查以促進大腦的發(fā)育。訓練抓握動作便是發(fā)展最初步的手的動作。
前蘇聯(lián)教育家科爾佐娃在對嬰兒的雙手邊進行訓練后,指出:促進手指的靈活運動,是提高大腦兩半球皮質機能的有效手段。
因此,她提醒爸爸媽媽應當重視寶寶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擁有一雙巧手。
1、撫摸寶寶的手掌,
為了從出生起就開始訓練手的能力,媽媽要時常撫摸寶寶的手掌,讓寶寶能夠抓住媽媽的手指頭。
2、訓練抓握能力
抓握訓練,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嬰兒手中,讓嬰兒練習抓握;也可以用大人的手指觸碰孩子的手掌,讓寶寶能緊緊握住,可在手中停留片刻后放開。
3、撕紙運動訓練
撕紙的動作是讓寶寶的指尖得到摩擦,而指尖的摩擦對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是很有幫助的。
當寶寶的小手可以做動作時,就要讓他做撕紙的動作,每天都要做,孩子會很高興做這個動作的,并且撕得越小越好,你要及時鼓勵。
4、教寶寶玩玩 具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身邊放一些會動起來的的玩具,比如上發(fā)條的絨毛玩具等,以讓孩子觸摸、感受。
歡迎訂閱本號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