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之中,最頂級的一批建筑,便是王府。
王府中的翹楚,叫做恭王府。
大家就算是沒有去過恭親王府,也肯定聽過和珅的名諱,恭王府就是他親自設計的私人宅邸。
歷史上的和珅,活脫脫美男子一枚
按慣例,我們不講風水,只說文化。
恭王府之所以能被稱為豪宅中的翹楚,先不說別的,光是它的占地面積,就夠驚艷。
它一共多少平呢?
6萬多平!
如果你對6萬平方公里不太有概念,給你舉個例子:當初打算啟動恭王府的修繕工作前,前后從里邊搬出去了200多戶人家!
此外,恭王府東北西面被什剎海、后海和北海合圍,東西兩側還有形如腰帶的御河(現(xiàn)已被填埋),無論是在當年,還是在寸土寸金的現(xiàn)在,這里都坐擁最好的地段。
王府外的北海風景
整座王府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房子99間半,取“屆滿即盈”之意。
清朝蓋房子的最大特點,便是“講規(guī)矩”,門上的門釘數(shù),房子蓋幾間,琉璃瓦的顏色,等等,這些都要根據(jù)房子主人的身份地位確定,否則,你蓋的房子就是違法的。
恭王府雖然占地面積大,但是大不等于僭越。
這就是和珅的厲害之處,若是在恭王府轉一圈,明面上的所有布局都是符合標準的:綠色的琉璃瓦,三路五進的格局,門釘、屋脊、房子開間數(shù)等,完全符合《大清會典》的規(guī)定。
然而在內(nèi)部裝修上,恭王府首席設計師鈕祜祿·和珅卻動起了歪心思。
恭王府里最大的違法建筑叫做錫晉齋(和珅時期名為“嘉樂堂”)。
當年,嘉慶皇帝羅列了和珅20大罪狀,其中第13條大罪是:
“昨將和珅家產(chǎn)查抄,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段式樣,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無異,不知是何肺腸?!?/p>
我們把這段話具體翻譯一下。
和珅府邸分東西兩路,東路是和珅兒子的起居室,沒什么大問題。
再看看西路。
相比之下,西路的院落是比較小的,但是非常精致,葆光室和錫晉齋為其主體建筑。
問題就出在這個“錫晉齋”上。
錫晉齋和東西配殿是當年和珅收藏金銀珠寶的倉庫。
繞過影壁來到錫晉齋天香庭院中,楠木沉郁的香氣會撲面而來,對,就是楠木,金絲楠木!
“僭侈逾制”罪狀指的就是指和珅越制用楠木蓋的這個錫晉齋兩層仙樓隔扇。
當時和珅特意派太監(jiān)去查看故宮的建筑,然后命工匠完全仿造故宮寧壽宮的格局施工,屋內(nèi)所有的隔斷用金絲楠木打造,嚴重超越了作為臣子應有的建筑規(guī)格。
根據(jù)現(xiàn)在的市場行情價,一根完整的極品金絲楠木大料現(xiàn)在已經(jīng)估值到4億美金(合人民幣20多個億)。和珅家這件屋子基本都是金絲楠木制成,你說價值幾何?
金絲楠,是非常珍貴的優(yōu)質良材,由于木材的光澤度高,特別是在刨片時有明顯的亮點,人們據(jù)此稱之為金絲楠。其清香千年不散,材質千年不腐,蟲蟻不侵,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古時用于宮廷大殿的修造、家具的制造等。
金絲楠木生長緩慢,如此一棵不足手腕粗的樹,實則已90歲高齡。
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絲楠木,違律者輕則抄家,重則處斬,所以有“一楠一命”的說法。
1500歲的金絲楠樹
所以,至今能看到的通體以楠木搭建的建筑屈指可數(shù),保留至今的也多以皇家建筑為主。
明十三陵長陵的棱恩殿是現(xiàn)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內(nèi)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絲楠木制成的,直徑很粗,得要兩人合抱;
棱恩殿內(nèi)的楠木大柱
另外,承德避暑山莊也有座楠木宮殿,即澹泊敬誠殿;
澹泊敬誠殿
北京天壇祈年殿、 太廟、歷代帝王廟、北海的大慈真如寶殿及明長陵、清慕陵的棱恩殿也是金絲楠木打造;
北京天壇祈年殿
民間雖有如四川綿陽報恩寺、江蘇無錫昭嗣堂這樣的楠木建筑,但幾乎均為明朝所建,清代民間敢如此明目張膽修建楠木廳堂的恐怕和珅要算是第一人了。
所以,假如你是嘉慶,面對這樣大張旗鼓搞僭越的官兒,你看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