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江湖第十四回:賀賓客清談風流 李太白道觀稱仙
文/時間領(lǐng)主
詩曰: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上回書說到,大唐詩壇承前啟后的人物陳子昂,659年出生于四川射洪縣。當年,在杭州蕭山,另一位詩人也誕生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四明狂客”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號石窗,少年時就以詩文知名,又善書法,工隸書草書,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大名士”。早年,他隨家人遷居山陰(今浙江邵興),長大后多游歷江南。公元695年,36歲的賀知章進京趕考,得中狀元,成為浙江歷史上首個有文字記載的狀元郎,被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可謂風光無限。
老賀為人曠達不羈,特別喜歡與人辯論清談,有“清談風流”之譽。那時候,張說任麗正殿修書使,特別喜歡聽老賀侃大山。甚至有段時間,張說一天不聽老賀的神侃,就渾身不自在。于是,在722年,張說推薦老賀進入了麗正殿書院,參與編撰《六典》、《文纂》等書。結(jié)果,老賀貪杯,每天醉醺醺的,書沒編多少,酒倒喝了不少。
朝廷一看,這樣不行啊,咱還是別讓他編書了,便轉(zhuǎn)任太常少卿。3年后,老賀又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等,后調(diào)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等職。
一天,春光明媚。老賀睡了一宿,酒醒了不少,便溜達出去,想找個茶館繼續(xù)清談。來到一個小橋邊,單見兩岸柳條依依,波光粼粼,忽然詩興大發(fā)。他站立橋頭,看著隨風起舞的柳條,吟出了千古名詩《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連用“碧玉”、“絲絳”兩個比喻,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后兩句更是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成“剪刀”,把柳樹發(fā)芽說是剪裁而成的,讓人贊嘆。
就是這首《詠柳》,讓老賀在詩壇的地位噌噌往上竄。加上他常年仗義疏財、交友重義的積累,公元738年,他官拜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jiān),人稱“賀監(jiān)”。這時候,老賀已經(jīng)79歲了。
人到晚年,就漸漸有了問道之心。一天,他去道觀紫極宮拜訪名師,和主持談興正濃時,道觀里忽然一片喧嘩。原來,一位中年人正在墻壁上涂鴉,引來眾人圍觀。只見此人龍飛鳳舞,不一會兒就寫出一首絕句。不看不打緊,一看老賀心里就一驚,莫非,眼前這人就是李白?原來,他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仰。
“你可是太白先生?”他湊上前去,拱手施禮說。
中年人轉(zhuǎn)過頭,看著童顏鶴發(fā)一老頭,正對著自己施禮,忙還禮說,“在下正是李白,請問您老是?”
“真的是太白先生啊,太好了。小老兒是四明狂客啊?!崩腺R呵呵笑了起來。
“?。吭瓉硎琴R監(jiān)大人,久仰久仰?!崩畎茁犅勅缋棕灦?,忙拱手施禮。
兩人就此攀談起來。“太白先生,最近有什么新作啊,給賀某欣賞欣賞?!?/p>
李白便拿出自己剛作的《蜀道難》。老賀看罷,但覺心動神搖,氣象萬千,“額呵呵,看來,太白先生真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啊,謫仙子的名號非你莫屬啊。”
“哈哈哈。”
兩人相談甚歡。原來,李白從山東來到長安,在這里沒有一個朋友,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正想四處拜訪一下王公貴族呢。不知不覺,已到黃昏時分,兩人覺得在道觀吃素沒啥意思,便相約去喝酒。兩人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上沒帶錢。老賀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了下來,當做酒錢。
“這可萬萬使不得啊,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啊?”李白連忙阻攔。
“無妨無妨,飾品嘛,身外之物,豈能跟我倆一醉方休來的暢快?”結(jié)果,兩人大醉而歸。
后來,賀知章極力向唐玄宗推薦李白,皇帝也久聞李白大名,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待詔。
這一年,是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
這次相見,成為大唐詩壇的一段佳話。李白“謫仙人”的名號也不脛而走,從此,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兩年后,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時任翰林供奉的李白賦詩《送賀賓客歸越》送行,表達了對這位老友的良好祝愿——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
3年后,李白因得罪權(quán)貴,被“賜金放還”。他游歷越中時,特意去探訪賀知章,卻驚聞老賀已駕鶴西游。悲痛之余,他寫下《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并序》——
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其一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其二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詩中,李白飽含深情地回憶了與賀知章相識相聚時的驚喜和歡樂,又回憶了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榮歸故里的情景。從詩中可以看出,在李白眼中,賀知章是一個極富才華的風流人物,是一個難得的知己,是一個豪爽善飲的忘年詩友。正是這兩首詩,讓賀知章名聲大噪,而兩人的情誼也得以千古流傳。
關(guān)于老賀善飲,還有一段軼事。那是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所寫,“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闭f他喝醉以后騎在馬上前俯后仰,像坐船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頭,他干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過來,真夠得上頭號“酒仙”。
這正是——
清談風流美名傳,老賀醉酒井底眠。
慧眼識珠薦太白,一段佳話留詩篇。
畢竟,老賀是怎么死的?是否與飲酒有關(guān)?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