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diào)素琴, 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女兒最近幼兒園教的是劉禹錫的《陋室銘》,孩子們都能完整背出來了,而且一字不差,非常流利。說到劉禹錫,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
雖然屢遭貶謫,仕途起起落落,在唐人詩文里,大概沒有像劉禹錫那樣人格與詩歌的風(fēng)格永遠表現(xiàn)著朝氣蓬發(fā)的精神,一脈相承的。這一點,值得古代人學(xué)習(xí),更值得現(xiàn)代人玩味。下面搜集一些劉禹錫的詩歌,非常適合兒童背誦。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春詞》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楊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秋風(fēng)引》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望夫山》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dāng)時初望時。
《秋詞兩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江南春》
《浪淘沙》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fēng)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竹枝詞二首》
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始聞秋風(fēng)》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回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yīng)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長堤繚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
日晚出簾招估客,軻峨大艑落帆來。
《踏歌詞四首·其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