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愛樂之城》么?
出于某種正義感,我覺得所有女生都應(yīng)該去看一場《愛樂之城》。
為什么?嗯,奧斯卡14項提名,豆瓣8.5的高分,當今世界最英俊的男明星高司令,如果這些都不足以吸引你,或者僅僅是為了這首歌你也應(yīng)該去接受一場明亮的懷舊與傷感羅曼蒂克的雙重心靈撫慰。
對于我來說,這部電影最大的得著是讓我認識了一張新的面扎——艾瑪·斯通,江湖人稱“石頭姐”。
做為一個女明星,“石頭姐”不算無瑕可擊,我們先看她的臉,臉型不夠精致,笑起來時會顯得更短,眼角有皺紋,嘴角略松弛,就算是和劇中其他配角相比,她長得也不算標致。
但這也許是很多這個時代最受歡迎女明星的特點,她必須是個普通美女,從前時代的女明星負責讓銀幕下的女孩自慚形穢,而這個時代的女明星負責讓女孩們感同身受,是的,我不是那么美,可是我有味道,可是我很特別。
于是,在這種氣質(zhì)的感召下,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她的某個角度非常好看,她的藍色V領(lǐng)毛衣搭白色T恤內(nèi)襯令她很溫柔,她的眼睛注視你的時候像貓,閃耀著某種蒂芙尼藍……你說不上她美在哪里,但是你就覺得她讓人感覺舒服。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石頭姐”在劇里的角色,有人全程睡覺。某公號作者直截了當?shù)卣f,他不喜歡這部電影,他不喜歡艾瑪·斯通扮演的女主角米婭,他看不出米婭有什么才華和夢想,他認為她喜歡的,不過是那樣一個名利場。
的確,在這部電影里,米婭沒有顯得特別拼,也就是耽誤一下在咖啡館里打工的時間而已,沒有爆出關(guān)于奮斗的任何咬牙切齒的金句。
她的才華被展示得也很有限,電影里并沒有說她一次次失敗,是被有背景的人取而代之,你都很難說拒絕她的那些人,是有眼無珠。
這部電影的確沒將她作為天才,或是那種孤注一擲的奮斗者來表現(xiàn),但它有意無意地,揭示出這么一個真理:在這個世界上,有才華的人實在太多了,其中縱有高下之分,也往往細微到可以忽略不計。決定你能否成功的,也許是這兩點:運氣和堅持。
在說堅持之前,讓我們談?wù)勥\氣,幾乎所有的勵志雞湯都在說運氣是不可信的,你的實力你的強大才是唯一你可以依靠的東西,這導致大部分人都活在一種虛妄的苦斗里,實際上我們必須承認,運氣是一直都在的。
非常簡單,如果沒有遇到那位制片人,米婭應(yīng)該不可能成為大明星吧,而這種遇到,就是運氣……
關(guān)于運氣,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有一篇很捧的文章專門論述,建議找來一看,他說:“幸運的機會好像銀河,他們做為個體是不顯眼的,但作為整體卻光輝燦爛,同樣,一個人若具備許多細小的優(yōu)良素質(zhì),最終都可能成為帶來幸運的機會?!?/strong>
用我們熟悉的話說,就是你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你得成為一個擁有許多細小的優(yōu)良品質(zhì)的人,你得成為一個不算特別有才華,但是具有非常吸引人的某些小特質(zhì)之后,你才有可能勾搭上運氣這個四處游蕩的風流浪子。
意大利人常說幸運的人通常帶一點傻氣,“一點傻氣,但不是呆氣,再也沒有比這對人更幸運的了?!?/span>
這種傻氣不正是米婭這樣看上去平凡也并沒有驚天才華的人所擁有的最寶貴的品質(zhì)么,她傻乎乎地相信自己的表演才華,她傻乎乎地相信夢想這種虛無飄渺的事,她傻乎乎地一直向前沖,這樣富有耐心的傻女孩,才經(jīng)得起生活的打擊,即便中間有情緒起伏,只要得到鼓勵,就會卷土重來。
所以,這部電影里的米婭并不讓人側(cè)目,因為她不像那些勵志小說里的主人公那樣傾其所有,死過翻生,她就是漫無目的努力讓自己活下去,讓自己等下去,用更文藝的話來總結(jié)她的生存之道,就是假如等待是一場漫長的戰(zhàn)爭,我們需要巧妙的周旋以保存實力。
這也注定米婭不能成為那種爆款人物,奮斗者的代言人,內(nèi)心住一受迫害狂,她看上去非常普通,和你我一樣,不是天才,不是富二代,當然也不是混不吝,不學無術(shù),她只是一個出身小康的小鎮(zhèn)女孩,有愛她的父母,一直努力想讓自己變好,同時也在等待好運降臨的人,她唯一比我們厲害一些的是,她比我們更能堅持一點點。
所以劇中的米婭這和“石頭姐”很像,她們持有的只是基本款人生,只是以冷靜、以堅持、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把基本款人生,過得搖曳生姿。
“石頭姐”的際遇也一樣。
在《愛樂之城》上映之前,她在中國并不像她的同行比如安吉麗娜·朱莉或是斯佳麗·約翰遜乃至于安妮·海瑟薇那么受歡迎。
究其原因,大概也因為她的人生太基本款,她沒有美艷到有侵略性的容顏,也沒有驚世駭俗的戀情,更非早早成名,讓世人看到她的驚世才華,相反,她按部就班地打磨自己,不像藝術(shù)家,倒像個人生規(guī)劃師。
▲艾瑪·斯通祖籍瑞典但出生于美國,是擁有德國、英國、蘇格蘭和愛爾蘭血統(tǒng)的混血美女。從小就熱愛舞臺表演——4歲時開始接觸演戲(因為喜愛上舞臺劇表演還進修過幾年聲樂課),11歲正式登臺表演,曾在亞利桑那州的山谷青年劇院(Valley Youth Theatre)參與過16場戲劇演出及即興喜劇表演,包括《豌豆公主》、《愛麗絲夢游奇境》以及《約瑟的神奇彩衣》等。這是她兒時在兒童劇場表演的劇照,光看表情都覺得很有戲。
15歲,她確定自己想要做個演員,這種夢想很多女孩子都曾有,但是艾瑪·斯通鄭重地對待了它。
她并不把它當成一個特別遙遠的存在,同時也不覺得就唾手可得。她極其務(wù)實地邁出第一步:勸說住在亞利桑那州的家人搬到加州,這樣她就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演出。
值得注意的,是艾瑪·斯通的說服方式,她做了一個PPT!PPT比語言,更加能說清楚她的訴求,不知道是不是這種驚人的理性打動了她的家人,她得償所愿,和家人一道來到加州。
▲2004年1月,16歲的艾瑪正式在洛杉磯落腳,很努力地開始她的試鏡生涯:“我?guī)缀鯀⑴c迪士尼頻道的每一場電視節(jié)目并去試鏡每一場情境喜劇的女兒角色,但都是以失敗告終?!?/strong>
在最初,她并沒有顯示出驚人的天賦,她在好萊塢,跑了多年龍?zhí)?。對于一些人,這也許是一種悲情的經(jīng)歷,畢竟,做演員,不同于做其他職業(yè),紅與不紅之間千差萬別,如隔天塹。
有人開始懷疑人生,有人卻氣閑神定,艾瑪·斯通屬于后者。
曾有人問艾瑪·斯通有沒有犯過特別大的錯,她說,很多,但是,“話又說回來,我覺得自己從這些經(jīng)歷中,也學到了很多,我也并不后悔?!?/strong>她沒有那么著急一蹴而就,更在乎自己在這個過程里學到了什么。
▲例如在2008年的《搖滾之王》,艾瑪為了角色不僅將金發(fā)染紅了,還特地去學了貝斯,特別有范。
2010年,艾瑪·斯通在電影《Easy A》里塑造了一名被欺辱的中學生,而獲得金球獎的提名,之后又以《鳥人》《超凡蜘蛛俠》等電影里出色演出,鞏固了戰(zhàn)績。
▲青春喜劇《Easy A》(中文譯名《緋聞計劃》)是艾瑪?shù)谝淮螕斨餮莸碾娪埃撬某擅?,不僅獲得第68屆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還被《名利場》雜志選作9位“好萊塢新生代女星”之一登上雜志封面。
▲而后來更被人津津樂道的,則是她和男友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的影片《超凡蜘蛛俠》,她在影片中扮演蜘蛛俠的金發(fā)初戀女友,獲得第20屆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第21屆美國演員工會獎上,艾瑪憑借《鳥人》獲得最佳集體表演獎,這也是她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而在最近的《愛樂之城》中,艾瑪演技精湛唱歌跳舞各項技能全開,一舉獲得了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最佳女演員獎”、第74屆好萊塢金球獎音樂喜劇類影后。
她的成功是循序漸進的,也許,正是這種穩(wěn)定感,使她不那么適應(yīng)我們的國情。
這三十年中國的變化相當于歐洲三百年,太過劇烈變化的大時代里,個人的際遇通常也跟隨時代跌蕩起伏,所以我們習慣于明星自帶敘事,逆襲成功,這是目前國內(nèi)娛樂圈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
但大家也都能理解,紅利期就那么幾年,后來者野心勃勃地想要取而代之,如張愛玲所言:“即使個人等得,時代也等不得了”,在買房賣房都已經(jīng)變成短期行為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感到那種惘惘的威脅,都怕錯過自己能抓住的紅利期。
匱乏時代的恐懼,高速發(fā)展時代的緊張,擰在一起,電影《泰囧》里泰國的司機感嘆了一句真相:全世界,現(xiàn)在只有中國人最著急。
在這種語境里,成功比夢想更重要,番位比吃相更重要,他人的評價,比自我認知更重要。所有的雞湯自媒體,都在告訴你,要狠,要拼,要搶,要完美,要每一個都不放過,要做個人生贏家,無論你用什么辦法,而只有迎合了這種價值觀的女明星,才能成為我們的一姐,才能占據(jù)半壁江山。
而“石頭姐”顯然不在此列。
在《愛樂之城》里,她沮喪時顯示出來的深邃的抬頭紋,足以讓你確認,她沒有打過除皺針,當然,更沒有注射過膠原蛋白,在我們這兒,這幾乎要被視為不夠敬業(yè)。
▲乍一看還有點嚇人,像石頭姐這么“本色”演出的也還真是少。
私下里,“石頭姐”也不像中國的女明星,雖然她也被稱為街拍女王,與那些精修的所謂街拍不同,她的著裝清新自然,有名牌,更多的是高街款,一條圍巾用五六年,一種齊裸靴穿上一整年,一看就很舒服,不是拍完就鉆進保姆車的明星款。
她是一個會穿著走很遠的路的人,而一個人的衣服,是她行走的人生態(tài)度。
她喜歡襯衫搭仔褲,穿一雙平跟夾趾拖鞋,冷一點的時候,總是一件及膝大衣配窄腿褲,再加一雙短靴。她愛背很大的夸克包,就像《愛樂之城》里的米婭,似乎隨時可以取出一雙平跟鞋,將那雙纖細的高跟鞋換掉。
她的戀情也是這種基本款風格,男友安德魯·加菲爾德雖然帥,但是并沒有上演太多的寵溺,而且一會兒在線一會兒不在線的——前段時間又傳分手了,對于她來說,似乎這也很自然。
▲艾瑪和(前)男友安德魯·加菲爾德
總之,在可以興高采烈地向外界展示的事物上,她向來欠奉。她無意于做一個天之驕子,命運寵兒,讓他人艷羨。
這使得她能節(jié)省下來很多精力,一心一意地做自己。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在美人如云美腿如林的娛樂圈里,艾瑪·斯通的核心競爭力,也許就是那樣一種不疾不徐,努力做自己的信心與勇氣。
也只有足夠成熟的心靈與社會,才能欣賞這樣一種不著急不上火基本人性。
在沒有生存之虞時,我們才會在乎夢想,多過成功。
令人欣慰的是,所有加我們關(guān)注的粉絲們都是像她這樣的姑娘。
相信實力,卻不迷信實力,相信運氣,卻也不迷信運氣,邁著自顧自的步伐,走悠然自得地走自己的人生路,她們是那種能把基本款穿得風情萬種的姑娘,美麗、聰明、篤定,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應(yīng)該拒絕什么,她們的臉上沒有那種強烈的饑餓感與表達欲,內(nèi)在的自我,冉冉如蓮,兀自綻放。
像這樣的姑娘在家里會穿什么呢?一定不會是那種蘿莉風的波點或是碎花睡衣,她不需要刻意地扮演年輕,裝作永遠十八歲;可能也不會是那種若隱若現(xiàn)的雪紡紗,獨立的她,從未以尤物自居。只怕也是與她的街拍私服那樣,是讓自己絕對舒服的基本款,是的,基本,但美膩(是的,不是錯別字,是美好而細膩)。
如同這些:
▲美好且細膩,就是DARE ONE,它像艾瑪·斯通那樣,不張揚但足夠精致,雖然是基本款,卻會最貼心最舒適的膩已。
有人說女人在家里穿得如何就能看得出她對待自己如何,我們喊一萬遍“愛自己”的口號,都不如實實在在給自己的身體最溫柔的對待,一件絕好質(zhì)地的真絲睡衣,有溫和的光澤,它質(zhì)地輕盈,款式更加舒適,它的溫柔,能夠安撫你努力之后的疲憊,它的美,讓你愿意為更美的生活,接著努力。
我們誠意推薦DARE ONE,這是一個使用意大利頂級絲綢的年輕時尚內(nèi)衣品牌,它拒絕背負傳統(tǒng)大牌對于女性的想象,著力于表達這一代女性的嶄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