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瑜伽老師,瑜伽課程體式編排是每節(jié)瑜伽課上課前,都必須認真進行準備的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中,瑜伽老師都需要面對和解決體式編排的問題。
今天小編依據(jù)原則和方法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編排課程!并分享給大家17套課程編排序列圖,老師可直接參考~也可根據(jù)課程需要做調(diào)整!
將所有的瑜伽體式按照站姿、坐姿、跪姿、俯臥、仰臥等姿勢類型進行一個分類,若無法很清晰的歸類,就統(tǒng)一歸為過渡體式一類。
一節(jié)大眾普通的簡單瑜伽課的編排,就在這些分類中進行挑選組合編排就可以了!這種方法比較簡單,適合剛畢業(yè)的新教練。
任何練習都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按照體式的難度系數(shù)進行編排也是瑜伽體式編排的根據(jù)之一。
將所有的瑜伽體式,進行一個1-5星級別的難易程度分類(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細分到10級),然后在一節(jié)課堂中,在根據(jù)授課對象的基本情況,選擇不同難度的體式進行組合編排即可。
此方法同方法二,老師同樣可以將所有的瑜伽體式進行1-5級不同級別強度進行分類,然后再授課對象的基本情況,選擇不同強度的體式進行組合編排即可。
將課程進行了不同主題的分類,如:肩頸主題、腰骨盆主題、減肥、脊柱保養(yǎng)等等
以編排一節(jié)肩頸主題為例,要圍繞著肩頸主題的瑜伽體式,那么我們可以將與肩頸有關的瑜伽體式進行一個歸類,然后在結(jié)合方法一;再進行不同姿勢的肩頸主題體式的二次分類,然后再選擇組合。
每一個瑜伽體式都有其特有的功效和功能,所以我們可以按照康復類、修復類、增強力量類、增強柔韌性類、增強核心類等功能和功效進行分類,之后,你就可以根據(jù)這些體式不同的功效和功能選擇組合編排你要上的課程。
堅持“以人為本”,以授課對象的具體實際情況為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和依據(jù),也是所有瑜伽教練最難把握的;
私教一對一的授課,可能比較容易去做到“以人為本”,但團課中,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是完全不同的,該如何做到“以人為本”的編排課程呢?
1.了解你的授課對象,可以通過瑜伽館里的課程顧問去了解;
2.提前到上課的教室與早到的會員溝通,課后與這些會員溝通了解基本情況,掌握會員的需求;
上面是所有瑜伽教練最為缺乏的一部分功課,卻是最能提升瑜伽老師核心競爭力的,滿足會員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瑜伽老師才能讓會員更加認可與喜愛。
當然,瑜伽課的編排原則和依據(jù)有很多,排課也是很有講究,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有開頭,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常用又簡單的方法,瑜伽老師們可在體式之間加入適合的引導詞,從而讓整個編排更加的流暢。
老師們可參考以下17套序列編排:
《拜日A》
《拜日B》
箭頭向上表示吸氣,箭頭向下表示呼氣。
《晨起瑜伽》
《開髖&全蓮花準備》
《開肩&修復&睡前瑜伽》
《增強腿部力量&瘦腿》
《平衡&瘦腿》
《緩解背部疼痛&排毒》
《劈叉一字馬序列》
《手肘倒立平衡序列》
《加強核心及手倒立序列》
《輪式序列》
《靈活脊柱下背部放松序列》
《飛鴿序列》
《小臂平衡&拉伸序列》
《全身練習序列》
《側(cè)板練全身序列》
這兩套序列練習幾乎鍛煉到了全身各個部位,非常適合作為常規(guī)的瑜伽練習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