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關的典故可謂是婦孺皆知,但是老子所處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關”和現(xiàn)在的“海關”是一個概念嗎?唐僧西行取經,是國家派遣,還是私自“偷渡”?咱接著往下看~
中國海關博物館位于中國北京長安街,與海關總署相鄰,是中國目前唯一全面開放的海關博物館。
中國海關博物館收藏有文物、資料達18000多件,包括: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九江關”青花瓷碗、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木匾、1894年“中國燈塔圖”,還有接送過國家領導人的功勛艦艇“海關902”艇等珍貴文物。
其中,有一塊瓦片上面有一個篆體的“關”字,它就是“關字瓦當”,別看它不起眼,卻稱得上是中國海關博物館館藏中資格很老的一件文物。它出現(xiàn)于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漢代。 它的背后還有一段“老子出關”的歷史典故。
公元前485年,老子眼見周王朝日漸衰微,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深感絕望,最終決定辭官不做,云游四海。而老子想要離開周朝國境,西去云游,就一定要通過函谷關。那么,那時候的“關”有什么職能?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關”是一個概念嗎?
其實,早在周文王在位時,就下令設置關隘,那時候的關隘主要是管理進出境事務,限制外國人進出,嚴禁兵器和鐵器外流。和平時期,檢查出入境商旅和貨物,防止人員外逃;戰(zhàn)爭時期,封關閉卡,成為軍事要塞。周朝當時所設的關都是陸地關,但是已經具備今天我們所說的海關的一些職能了,可以說是今天海關的雛形。
函谷關,是周代設立的重要關津之一,它位于今河南省靈寶縣境內,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著名的絲綢之路,由東往西的第一個關卡就是函谷關。這件“關字瓦當”就是漢代時函谷關門樓上使用的。它既是古代關卡起源的有力證據(jù),也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
函谷關的關長,史稱“關令尹喜”,是中國第一個在史書留下姓名的“關長”,善于觀測天象、星宿。這一天,他又像以往一樣,站在城關上,觀測天象。突然,不遠處有團紫氣從東方飄來,心想“今天一定會有高人到來”。果然,沒過多久,一位老者騎著青牛慢慢朝著函谷關的方向走來。尹喜見此人紅顏大耳,仙風道骨,氣度不凡,上前一詢問,原來是老子。
尹喜大喜過望,他非常敬佩老子的學識,可是當他知道老子此行,是打算西去做隱士時,想要挽留他,那么,身為函谷關的關長會想出怎樣的方法挽留老子呢?
尹喜對老子說“您若想出關,我不攔著您,但是得把肚子里的墨水留下來”。老子雖然不情愿,但是在當時沒有攜帶通關憑證想要出關,還得關長點頭才行,所以,為了出關,老子只得照做。就這樣,老子在函谷關小住了幾天。幾天后,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據(jù)說,這篇著作就是后來被奉為道家經典的《道德經》。
尹喜看完這篇著作,深深的被其吸引,非要拜老子為師,還跟隨老子一同出關云游。
唐僧西行取經,是國家派遣嗎?
唐代,中國的通關制度已經非常嚴密了。在電視劇《西游記》里,唐僧幾乎每到一個國家,都要向當?shù)氐膰醭鍪咎瞥实酆灠l(fā)的過關文牒,而當?shù)貒蹙蜁谶@個小冊子上蓋上刻有國名的印章。但是,歷史上的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唐代時,想辦理通關憑證非常困難,唐玄奘苦等了三年都批不下來,最后他決定孤身一人偷渡出國。而在電視劇中,關于唐僧每到一國所用的那些通關文牒的描述,其實是后代人們的想像。
唐代真正的“通關文牒”,其實就是“過所”。唐代法律明文規(guī)定,凡是通過唐代周邊地區(qū)各種關卡者,須持有當?shù)毓俑l(fā)放的通行證,方可“度關”,而這種通行證,就稱之為“過所”。
上圖這件石染典過所,就是唐代的一件過所實物。它由三張紙粘接而成,長78厘米,寬28.5厘米,上面密密麻麻書寫著二十四行文字。乍一看,有些像古代文人的一幅書法作品。
它是唐開元二十年,即公元732年,商人石染典從瓜州和沙州戶曹處申領的通行證,文書中分別蓋有“瓜州都督府之印”、“沙州之印”、“伊州之印”,表明石染典攜帶著安西都護府頒發(fā)的“過所”,從安西到瓜州經商。交易結束后,為返回安西,又請求瓜州都督府發(fā)給回去的“過所”,可見當時對于通關管理的嚴密。
通過“石染典過所”,我們可以看到,唐朝時,如果要申請過關,必須提供性別、年齡、居住地、度關理由、度關時間等材料,度關超過一個月時,只有及時申請更換由政府發(fā)放的“行牒”才有效,申請人萬一丟失過所,就要被拘押扣留,查清身份后再酌情處理。如果沒有“過所”,卻想要過關,就被認為是“私度關”,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偷渡”,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唐朝歷史上,高僧玄奘赴天竺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求取真經時,因為手里沒有“過所”,玄奘只好冒險偷渡玉門關。路上他找了一個胡人當向導,快到玉門關時,胡人害怕事情敗露連夜逃走,玄奘只好獨自前往。結果被守關將士發(fā)現(xiàn),差點亂箭射死。被抓后,校尉王祥親自審問他,玄奘聲淚俱下述說原委,打動了同為佛教徒的王祥。王祥私下幫助他一路出關,順利到達天竺完成了取經偉業(yè)。
完整視頻,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