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視而笑、莫逆于心。出自《莊子·大宗師》。意思是: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原句是這樣寫的:“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娜讼嘁暥Γ嬗谛?,遂相與為友?!?/p>
古人有“言不盡意”之說,有時一顰一笑,一個流盼,一個手勢,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說出來的不知豐富多少倍。
這就是一種默契的體現(xiàn),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實質(zhì)化!
生活中,我們有能找到幾個這樣的朋友呢?相視一笑,默契皆有,你心我意,盡在不言中。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的默契感,不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
人生在世,每天都要接觸許多的人,會與不同的人的發(fā)生各種不同的聯(lián)系與關(guān)系。
人們都渴望與他人關(guān)系默契,心靈相通,心有靈犀。但是又有幾人呢?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默契真的很難,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人們都在追尋那種心心相印的默契。
默契是一種美,是屬于人心高層次的思維美,需要用心去體悟和發(fā)現(xiàn)的。
默契是一種表達(dá),是一件事對另一件事魂牽夢繞和日積月累的情感昭示。
默契是一種呼喚,是一個靈魂與另一個靈魂深切入骨、山高水長的感應(yīng)。
默契,是一切都在沒有預(yù)約的不經(jīng)意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默契,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字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各自解讀。
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
有一個暢所欲言的伴,可以讓精神舒緩,守一份不離不棄的情,能夠讓心靈靠岸。
有人說,默契是上天注定的緣分,本來是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卻能無拘無束,一見如故。本來兩個人的出身、年齡、經(jīng)歷等差距很大,卻能無話不說,暢所欲言。這樣的默契的確是令人不可思議。
有人說,默契是后天培養(yǎng)出來的,白頭到老的夫妻之所以默契就是因為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時間很長,是數(shù)十年時間在一起培養(yǎng)出來的。而天生的雙胞胎若不在一起生活也未必能默契了。
人與人達(dá)到某種默契,就會溝通心靈的世界,就會創(chuàng)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會形成一種流動的秩序。
擁有一個默契的伙伴,是一種極大的快樂。不需要處處溝通交流,只需安心做事,因為一切有你有我。
⊙聲明: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本文來源:學(xué)國學(xué)網(wǎng)(ID:lexue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