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勅善道人
原創(chuàng) | 玄梵紫庭國學堂
英國有聞名世界的巨石陣,其神秘性困惑了人們幾千年,有人說是個祭掃天神的場所,有人說是古代墓地,還有人說是太陽鐘……莫衷一是。
相比巨石陣,咱們大南寧的巨石鮮有人知,它沒有引起年輕人的注意,卻在老一輩南寧人的閑談中流傳著。
它叫三疊石,一處只能從老南寧口中打聽故事的地方,它矗立于大沙田某山上,有圖有真相:
圖中可見,這三塊石頭疊壘而立,形如寶塔,石頭相疊之間存有縫隙,常有人爬到石頭頂上拍照,或用力推搡,最上面那塊石頭有點兒晃悠,但無論如何也不會倒下,這看起來一點兒也不牢固的大石頭,已在此處矗立了萬年之久……
專家的科學解釋是:3億年前這里是淺海區(qū),經過地殼運動,礫巖露出地表剛好疊成三塊,十分罕見。
坊間傳言
在坊間,這三疊石的存在并沒有專家解釋的如此簡單,傳言不多,但每一句都透著神秘詭譎,小編搜集整理如下:
……
“說是前幾年搞開發(fā)的時候,曾經有人用鉤機試圖將三疊石給推倒,但無論怎么鉤,石頭還是紋絲不動……”——2010年
“陰氣很重的地方,沒事別去那!”——2015年
“上世紀70年代在那槍斃人,好邪門……”——2015年
“如果不是那座墳,三疊石早倒了!四兩拔千斤,就稱四兩地吧!”——2017年
三疊石的發(fā)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三疊石一帶幾乎全是墳堆,每到清明,市政府開設專線使得車能抵達,方便群眾掃墓。
1995年開始,大沙田開發(fā),很多人陸續(xù)把墳墓從三疊石遷出。
時至今日,一棟又一棟樓宇陸續(xù)建到了三疊石周圍,附近的居民認為這座小山是風水寶地,把它作為“神石”祭拜。
處于現代文明包圍的三疊石威嚴依舊,好似一名深沉內斂的老父親,耐心等待著孩童們的探究與解讀。
三疊石真的那么詭異嗎?先聽聽它的傳說吧~
傳說
傳說的開頭跟其他傳說一毛一樣,都是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地點是邕州城外水塘江一帶(良鳳江入
有一天夜靜更深時,不明原因地出現三匹來歷不明的白馬,從天而降,它們在山下田里神情悠然,十分漂亮,村民們奔走相告,圍觀欣賞的民眾越來越多,有人想抓卻怎么也抓不到。
就這樣過去了一陣子,三匹白馬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塊大石頭豎立在這山的山頂,自那以后,村民們將三塊石頭供奉起來,稱之為“天馬神”。(這世界上還真的有神馬?。?/span>
小編走訪三疊石附近居民,大多數居民對三疊石的祭拜是源于這個傳說,他們將三疊石當做“天馬神”供奉,在石頭上貼寫自己的心愿,初一十五虔誠焚香,祈求天馬實現自己的愿望。
小編突然有個腦洞,從傳說和造型來看,這里該不會是類似“瑪尼堆(MarnyiStone) ”的天地祭壇吧?!我們來看看瑪尼堆的造型:
是不是好鬼像!但它倆又不一樣,瑪尼石頭堆是人為疊起來的,三疊石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編捧著腦洞興沖沖地問道長,三疊石在南寧風水中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三疊石的風水大局
道長幽幽地解釋道:
三疊石是南寧邕州古城風水的水口鎖,是本地至關重要的“守護神”。
這個山坡狹長盤聚,在風水呼形喝象中稱為“蛇地”——南方有蛇名為“中華眼鏡蛇”,其頭部背后的花紋有三個大黑點,對應的正是三疊石。
此蛇地與西北邊把守良慶河的“龜背山”(龜背橋處),形成了水法中的“龜蛇守水口格局”。
更為神妙的是龜蛇二處與邕江河對面的“柳沙豹子頭”構成了等腰三角形的格局,這樣的“三足鼎立”絕不是巧合。
(明代《徐霞客游記》中,描述柳沙豹子頭這樣寫道:“有石突江西岸小山之上,下有尖座,上戴一頂如帽,是為豹子石”。)
凡有靈物皆得龍神守護,自然不可撼動,不得褻瀆。
有靈物在此鎮(zhèn)守南寧初關水口,水氣場凝聚還有部分區(qū)域回流的現象。
南寧俗語“好嘢流唔到母豬灣”,這就是為什么舊時從上游掉河里的尸體,到此處會浮起來,并稱為“母豬灣”的緣故。
小編聽得一臉懵逼0.0。。。連連問道為什么會這樣呢?
道長答:經書有云,“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順而上載”。
古人認為,大自然中,天、地、人乃至萬物,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天地皆太極之分體明矣”是古人樸素的唯物主義,二十世紀三大科學之一的“混沌學(Chaos)”也印證著我國古人這種觀點。
小編一拍大腿,哎喲喂!原來書里早就寫了?。“?,沒事真該多讀書,別吃了沒文化的虧啊~
興趣正濃,小編繼續(xù)追問,“那什么是南寧的水口?”“水口格局又是做什么用的?”
此時道長大袖一甩,留下令人抓狂的一句話: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span>
小編:“噗~~~~~~(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