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北京家長最熱門的話題,恐怕就是各區(qū)的期末考試了。
有多熱鬧呢?我在很多家長群里都看到關于期末語文試卷的討論。連平時只關心滑雪和車厘子的我們朝陽媽媽都開始分析閱讀理解題了。
要說為什么熱度這么高,還不是因為題太難了……
這是西城區(qū)三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卷節(jié)選,大家可以領會一下精神。兩篇閱讀理解+一大一小兩篇作文。那可是三年級哦!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是海淀區(qū)七年級的語文期末考試卷節(jié)選,大家繼續(xù)領會一下精神。沒有基礎題,全是閱讀+寫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看到有家長說:
“怎么辦,我把娃坑了。我跟她說現在雙減,考試應該不難……現在不敢問娃任何關于考試的事兒了?!?/section>
不是說好了雙減嘛,素質教育一學期,等到期末了給一棒子打暈?
作為北京中小學教育的兩座高峰——西城和海淀對全國都有風向標作用。
尤其是西城,堪稱國內素質教育的耶路撒冷,平時沒少被雞娃家長吐槽,怎么可能雙減一來反倒轉了心性了?
我這幾天仔細研究了海淀和西城的語文卷子,不得不說:
題目很規(guī)整。尤其是兩區(qū)的初中卷,水平很高,而且領會了雙減精神。
是那種被不知道哪里來的歪題怪題折磨的時候,突然看到名門正派出手的感覺。過去一年我一直跟大家強調的幾個重點,在這些卷子里都有體現。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雙減以后的第一次正式考試,究竟釋放了什么信號?對未來的語文學習又有什么指導?
另外,西城和海淀的部分語文試卷我也給大家整理出來了,在后臺回復“試卷”就可以獲取。(所有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1
量大,題活
老母親們對這次語文試卷的一致反映是:字太多了!
小學四年級試卷的文字量差不多跟咱們80后上初中時語文卷子的字量持平。
識字量少、閱讀慢一點的孩子,別說讀了,恐怕看著都眼暈。
還記得我去年給大家分析過,現在高考語文的關鍵得分點簡單粗暴,就是閱讀和寫作。
注重基礎,思維靈活,提高閱讀復雜度。
連數理化考試的閱讀材料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如果閱讀理解不過關,基本上連題干都看不懂。
高考作為教育風向標,任何趨勢的變化都必然會傳導至中考,進而影響中小學教育。
有家長說:不是減負嗎?怎么考試負擔還這么重?
這就是誤解了。你想想,減負的目標是什么?
是杜絕無意義的拔高和刷題,留給孩子更多自由閱讀和鍛煉身體的時間。
多閱讀,多思考,知識面廣。這不正適合這次語文期末考試嘛!
雙減政策可從來沒說過:少看點書,少認點字。
相反,現在的趨勢就是鼓勵閱讀,提高閱讀的基本素養(yǎng),不鼓勵鉆研偏題、難題。
對于這次的期末考卷,老母親們還有一點共識,就是題目出得活。
其實,出活題特別考驗語文老師的本事。
比如教學大綱說小學生要讀名著,有些學校和機構就用最笨的考法來考察學生。
問《西游記》里哪個妖精住在哪個洞,用什么法寶?
這種“笨題”刷再多,背再多,對提高能力都沒什么用處。
咱們來看看西城的試卷是怎么考《西游記》的?
首先,你得讀過《西游記》,或者起碼知道這幾個人物都是誰。
其次,在閱讀中動腦思考,總結歸納人物的特點,不能只看熱鬧。
最后,你要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概括闡釋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點的。
這就是“活題”的考法,又考閱讀(名著),又考寫作方法,還考了寫作輸出(小作文)。
02
告別刷題,學會思考
要應對現在的小學語文考試,光靠刷題已經不可能拿高分。
很多高年級家長反映,期末考試的閱讀理解題難度已經超過教輔題的難度,主觀題多,題型變化多。
老教輔趕不上新形勢了。
現在的閱讀理解題,仍然有套路,但是更多的還是考察思考能力。
還是我去年說過的,現在語文考閱讀理解的要求是三步:理解——分析——鑒賞。
比如流行的“文段分析”題,就是用一段文章打通知識點,考察學生面對新材料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題,由文字、統(tǒng)計圖表等多種材料組合而成,難度不高,考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題目,是不可能指望靠題庫來應付的。
刷題越多,恐怕腦子反而越僵。
這次期末考試,還有一類題目讓老母親叫苦不迭,那就是時事題。
怎么語文還考上時事了?
時事新聞當然離不開語文,現在最不鼓勵的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北京中考每年都有時事相關的內容,這類題目向下傳導到中小學期末考,這不是早晚的事兒嘛!
今年最大的時事是什么?自然是冬奧會。
西城和海淀不約而同都考了冬奧會的紀念徽章。
這是西城考的部分題目:
這是海淀考的題:
有的家長說,這要沒見過冬奧的徽章,可怎么答?
大家想想,這是買徽章的事兒嗎?這是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神話單元的閱讀內容,只是換了靈活的方式來考察。
給北京的小朋友提個醒,像是中軸線、大運河,這些都是跟大語文掛鉤的時事點,未來幾年可能會???,平時可以關注一下,但考試最終肯定還是落腳在課內內容。
今天啊,其實就是把去年一直在反復強調的重點又嘮叨了一遍。
目前看來,中小學的考察趨勢越來越向中考看齊:難度中等,不出偏題,但是文字量極大,要求孩子們閱讀速度快,精度高。
低年級的同學,第一是別忙著刷題,還是緊抓課內,讀寫基本功要加強,夯實基礎。
第二就是閱讀、閱讀、閱讀,別偷懶,多輸入,將來才能有輸出,為融會貫通做足準備。
分析完試卷,大家體現到“閱讀”的重要性了吧,后續(xù)我也會專門寫一篇寒假的閱讀計劃,給大家講清楚低年級階段如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其他還有不清楚的,去年文章的目錄我也整理好了,
總之,不用太焦慮,這次期末考試透露出的風向是好的,轉變過去應試的觀念,大語文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