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家居植物造景師 第197期
細細總結了草缸不期而遇的褐藻詳解。
今天我也再排版上也直接分為了兩部分,喜歡看圖的朋友只用看上半部分,就行。反之下半部分純文字,留給技術黨。我們一起研究,希望大家添加我的個人微信(在最下方),討論交流。
音樂分享
正文:
褐藻詳解
60套草景成景對比(加精貼2)
純圖 60套
關于對褐藻的理解
玩草缸的人開缸之初會碰到嚴重影響觀賞心情的褐藻,本人認為這藻是最不可怕的、而且也是最好治理的藻類之一。現根據本人的經驗和網絡上介紹,整理出本人對褐藻的理解,供黑版草友們交流!呵呵
說廢話前先來兩張圖認識一下褐藻真面目吧(下邊兩張圖都是摘自于日本的水族網上的)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褐藻爆藻初期為褐色,嚴重時呈棕色,有點像鐵銹似的。若缸里真爆了這藻,你就伸手進去摸摸看吧,它手感滑溜且軟, 黏合力也不強,很難用手整塊撈起的。這藻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個月爆發(fā),大多情況下先從底床上開始,之后擴散到水草葉子、缸壁、沉木或石頭上的。
新開缸之初,水草需要一段適應新環(huán)境的時間,此時水草吸收養(yǎng)份的能力非常有限,而這階段硝化細菌又未完全生成,不能及時分解掉水中過剩的養(yǎng)份,所以這段時期就是爆藻的危險期。
褐藻并不可怕,算是最易處理的藻,一般開缸之初爆發(fā)一次后,以后就很少再發(fā)生,有時通過勤換水也能自然消失。
一、對產生原因的理解
1、新開的缸硝化細菌未完全生成,缸內過多的養(yǎng)份或污物不能及時分解掉;
2、照明時間過短或光照不足;
3、過濾器堵塞或過濾功效不足;
4、水質PH過高,水質過硬。
二、治理措施
1、玻璃面上的用硬磁卡、三角尺、刮板之類的輕輕刮掉;水草葉子、沉木或石頭上的用手指或海綿等軟物輕輕擦拭掉。先用上述手動方式簡單清除后需要換大約1/4--1/2的水量,換水時要吸出清除下來的褐藻。
2、需要采取人為輔助方式盡快安定水質:一是勤換水。每天換1/4水或是隔兩天換1/3左右的水(開剛之初加大換水頻次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可添加硝化細菌,促進硝化菌的快速生成;三是視水質情況,必要時在過濾里可添加活性碳,吸附掉水中有害物。
這里有必要說一下開缸時的用水法,用沙類的底床時要多洗幾次,盡可能沖洗掉灰塵污物;若用泥類底床時,第一次注滿水后不用急著栽草,第二天把所有的水全部換掉,這樣有助于稀釋掉底泥首次遇水后釋放的大量養(yǎng)份。
3、投入除藻工具魚蝦。幾天后可以放入工具魚蝦,提前放入工具魚蝦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有利于預防藻類,有產生藻類苗頭時也通過這些生物可以有效扼殺住擴散。本人的原則是多放魚蝦,尤其是草蝦。常見的有小精靈、黑線飛狐、青苔鼠、黃金大胡子、黑瑪麗、大河藻蝦、黑殼蝦和一些螺類等等。爆褐藻后投入工具魚蝦,幾天后也會看到褐藻慢慢消失的。
4、適當增加照明時間以及光照量,但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千萬要注意控制好因為光照問題而產生的其它藻類的發(fā)生。開缸頭幾天,因水質不穩(wěn)定、水草未適應新環(huán)境而給藻類以可乘之機,這時可縮短照明時間,隨著水草適應新環(huán)境的表現(比如剛栽時彎曲的水草挺立起來等)逐漸增加光照量和時間,直至正常照明時間。水草適應新環(huán)境的時間一般為十天左右。從本人的經驗上看,爆褐藻時縮短照明時間是沒什么大作用的。
5、開缸之初要控制好用肥。剛開缸或翻缸不久即開始添加液肥,或是過量添加液肥,往往為藻類的爆發(fā)人為埋下了隱患。剛開缸、翻缸、或大面積新栽種水草時不建議馬上加液肥,大約開缸十天左右后,視水草的適應情況而定是否施肥。這時可先少量添加液肥后隨時觀察缸內情況,若有生藻現象或苗頭,要減量或停止施肥,并控制藻類;若沒有異?,F象,則平均隔三天左右逐漸加一些量,直至水草進入正常成長狀態(tài)。液肥說明書上的使用量只是平均的一個基數,如果不管草缸配置情況和水草數量、品種、長勢等因素,按照水量來計算添加液肥量是不足取的,“酌情添加”、“看草施肥”是用肥的關鍵。用肥時,
在說明書的基本使用量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缸內水草所占的面積(不只是按照栽種面積,還有水草的空間占用程度)、水草品種(陰性草、陽性草及成長速度等)、換水頻次、光照的強度、過濾的功效等等綜合因素而相應增減液肥量,這才是用肥的關鍵。這就需要玩草過程中自己慢慢摸索了。
6、盡可能維持水質的弱酸性。大多數水草喜歡弱酸性水質,怎么控制水質,各水族論壇里有很多,不在此再羅嗦了。
7、不要投入過多魚食。這道理相必大家都知道,本人也不再廢話了。
8、確保過濾效果。24小時開過濾,保持過濾暢通和效果,這也不用再說了吧……呵呵 哈哈,本想多寫幾句,寫著寫著就懶得再寫下去了,就這樣了!
收藏視頻與你分享:
滿缸的水草都在冒泡,這養(yǎng)功我給十分!
把你想看到植物造景知識留言給我
也請轉發(fā)分享,
讓更多人接觸到這樣生長的藝術
23:00
作者微信歡迎交流,
交流群歡迎交流,
晚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