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勇敢的孩子絕對不是無所畏懼、什么都不怕的”——這句話,是我和米尼之間許許多句魔法咒語之中的一句。我們倆都理解這句話確切指的是什么;相信無論什么時候提起它,雙方都是真誠的;相信即使此時此刻不行,這句話也終將把我們引入心靈深處,去看見湛然不動,不屈不撓的心性。
三四歲的孩子,開始陷入某種非常顯著的情緒之中——恐懼,好像生命光耀之華的影子,在他們臉上投下痕跡。
我聽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孩子跟我提過他們的孩子。一開始,他們的“害怕”非常奇怪,他們極盡自己的理解,也無法描述內心的暗影。那時候,“害怕”是混沌初開的無邊無際的。
接著,四五歲,“恐懼”一點一點,有跡可循。它可能是“妖怪”、可能是“陌生人”、可能是“巫婆”、可能是“空調的聲音”、可能是“深夜窗外的影子”,它們雖然成為了“某個東西”,但那個東西通常是無法解決,無法被擊敗的。因為,孩子恐懼的,遠在“這個東西”背后,依然是理性無法到達的廣袤荒原。
六七歲后,“恐懼”的具象象征似乎變得更巨大、更猙獰了一些。但這不是壞事。孩子心里的力量在增長。他們自樹的敵人也獲得成長。內心的原動力,對黑暗與光明的滋養(yǎng)是一視同仁的。這時候,雖然“恐懼”的意象更大了,但是,孩子在自主游戲中開始一次又一次與它纏斗,(運氣好的話,還總是凱旋而歸)。這個時候,直到青春期,孩子逐漸疏離幻想中的陰影。
當然,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幻想說:“你是假的,你不存在。”但歸根到底,即使是成人,也無法讓自己免于恐懼。
那是因為,所有個體的恐懼,都源于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死、亡、焦、慮”
從敘事療愈角度上說,當一個孩子陷于幻想中的恐懼時,好的方法不是告訴他“不要怕,這沒有什么好怕的”。(想想你半夜看鬼片嚇得半S,打電話給出差的老公,出差的老公用極端理智的不耐煩口吻和你說這些話時,你想殺人的心情吧)而是傾聽他,陪伴他,引導他把恐懼的情緒“外物化”,讓“恐懼”成為某個具象,就有跨越它、擊倒它的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幾本極其卓越的繪本,襄助我和陷于內心恐懼,卻口訥無言的幼兒們。除了我經常提及(卻早已絕版)的《我的櫥柜里有個大噩夢》系列外。《黑暗》《胡蘿卜怪》也是我們大愛的繪本。
《黑暗》,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是大部分成長中的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怕黑。
一個名叫拉茲羅的小男孩,在他所住的房子里,總有一些黑暗的角落,讓他既害怕,又很好奇。他最常去窺探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地下室。他從不敢走下去。他時常想,如果他主動去拜訪黑暗,那么也許黑暗就不會來找他了。結果有一天,小男孩屋子里的燈泡壞了,黑暗頓時彌散在整個房間。一個聲音循循引導著小男孩,走進地下室——“黑暗”送給拉茲羅的禮物:一個燈泡放在地下室里的一個抽屜里。
這是一個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戰(zhàn)勝黑暗的故事。但面對這樣的故事,我不愿意說它能“解決孩子怕黑”的問題。“心理問題靠某一本書得到解決”的事情有沒有?有??墒牵绻扇诉^多的寄希望于某一種方法“解決”孩子的負面情緒,那是對心靈的輕慢。萬事沒有不變的解決之道,只有某一剎那,心靈為自我解脫所做下的勇猛決定。
米尼是個怕黑的孩子。確切地說是,時而怕,時而不怕,怕的時候居多。他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三五鋤的所有孩子都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在這個故事里,有男孩的勇氣,有未知世界的善意,有一個心靈的象征“燈泡”,照耀所有勢必存在的陰影。
應該說,這是一本引導孩子安住于內心黑暗的書。安住黑暗,才能看見真正的光明。這是《黑暗》這本書隱藏最深,卻最容易被童心領悟的秘密咒語。
“黑暗的禮物!”我聽見孩子在衛(wèi)生間歡欣鼓舞。
沒錯,米尼,唯黑暗,生光明。畏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希望,放棄相信——相信在內心深處,在深深的黑暗里,我們都會遇到光明的饋贈。
另一本講述“恐懼”非常好的書,是三五鋤鼎鼎大名的《胡蘿卜怪》這本書,如果讓三五鋤幼幼理事會投票的話,絕對在園里書單前三名榜單上。
圍繞《胡蘿卜怪》孩子們玩了很多很多游戲,做了大量各種材質的手工,自發(fā)編了無數(shù)歌謠和口頭禪,而且,還真的一起吃了胡蘿卜。
(放在我書里的幼兒園實景圖)
《胡蘿卜怪》,凱迪克銀獎作品。說的是在山中一個叫跳跳溝的地方,長滿了許多的胡蘿卜。一只兔子,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會隨意拔出好多的胡蘿卜來吃。這個事情讓胡蘿卜們很生氣,于是他們想出了一個主意,從這個主意誕生時開始,兔子就覺得有長得像胡蘿卜的胡蘿卜怪跟在自己后面或者在夜間出現(xiàn)在他的房間里。這可讓兔子害怕得不得了,他擔心他恐懼,然而這一切他的爸爸媽媽都不相信。于是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也從這個辦法之后,胡蘿卜怪消失了,他覺得終于不用害怕了。而胡蘿卜們呢,那可再開心不過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對因為分不清現(xiàn)實和幻想,因而沉入恐懼之中的孩子,學會運用“想象之物”最終打敗“想象之物”是非常重要的“得解脫”。但在幻想之中陪伴你,匡助你,和你一起殺怪除妖的意象來源何方,這力量因何集結——我們需要給孩子非常、非常長的自我時間。
《胡蘿卜怪》就是一個講述孩子戰(zhàn)勝恐懼,充滿幽默、充滿執(zhí)行力的史詩。它對孩子們的吸引力,就是孩子們對自我心靈的殷殷呼喚。
《一直一直朝前走》,究其根源,也是一本孩子戰(zhàn)勝恐懼的心靈演練書。
這個故事,在這樣高樓林立的城市里,是許許多多學齡前孩子的心靈演戲。
林明子用非??陀^、卻非常溫情的角度,描寫了一個一往無前、一片童稚的孩子。在畫面上,無論走在正道,抑或身陷歧途,孩子總是全神貫注的進入這個世界。沒有批判,沒有渲染,只有長情而無聲的目送。這是一本讓我非常感動的繪本。讀過這本繪本的孩子,在自己走路時,我經常聽到他們喃喃自語起來,”一直一直朝前走,一直一直朝前走,“我聽到他們這樣說。非常可愛,非常珍貴的孩子。
《森林里的躲貓貓大王》,林明子又一作品。
小女孩尋找哥哥,卻進入陌生森林(暗喻成長中的潛意識)在那里,她和碰到的小動物們、躲貓貓大王一起玩捉迷藏。 最后又安然回來的故事,這是非常小,極具明朗氣息,蘊含童話母題雛形的繪本。女孩脫離父母兄弟的庇護,深入自己內心,發(fā)現(xiàn)廣闊的,從未被自己發(fā)現(xiàn)的心靈之所。發(fā)現(xiàn)了自己與大自然,與他人深深聯(lián)結的渴望。這個故事,和之前那幾個故事一樣,是極其卓越智慧的祝福。
對孩子而言,到森林里演讀《躲貓貓大王》和翻動書頁找小動物,都是這本書巨大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