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山東、安徽三省交界處,有一口打在山東、江蘇、安徽三省交界坐標(biāo)上的井,稱之為“三省井”?!叭∏f本是貧困地,十年九旱民焦急;各莊百姓齊開動,六天挖井八十米;一瓜秧拖三個莊,一眼井灌三省地……”當(dāng)?shù)亓鱾鞫嗄甑捻樋诹?說的是最讓當(dāng)?shù)厝罕婒湴恋摹叭【钡墓适?。這眼井位于豐縣王溝鎮(zhèn)前劉集村(自然村,隸屬王溝鎮(zhèn)李溜村)、單縣朱集鎮(zhèn)小張莊村(自然村,隸屬朱集鎮(zhèn)大張莊村)、碭山縣周寨鎮(zhèn)郭集村的交界處。1992年,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王榮華,到三省交界處進行科技扶貧。他了解到這一帶十年九旱,嚴(yán)重缺水,干旱時群眾吃水都困難,便提議打一口深井。江蘇、安徽出資,山東單縣出人,耗時6天,一口直徑0.5米、深80米的機井打成了。當(dāng)年的建井人,單縣朱集鎮(zhèn)大張莊村村民劉東說,“那時候打個井可是件大事情,村民們都覺得很驚喜?!背銮皠⒓迥闲?一條縣道邊上有一個六角亭,亭中樹立一碑。碑下用石板所覆蓋的便是三省井。亭子內(nèi)側(cè)的六條邊上,分別標(biāo)識著江蘇、山東、安徽,劃界時間為1996年10月。
流民間傳說:皖北女人真厲害,一蹲下,一泡尿,刺到了三個省.....)在安徽碭山縣劉暗樓鄉(xiāng)有一座打在安徽、山東、江蘇三省交界坐標(biāo)上的井,當(dāng)?shù)厝私兴叭【?。此景全國少見?這口井是經(jīng)蘇、魯、皖三省村民勘界而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親筆題字“三省井”,并由當(dāng)?shù)罔徸至⒈饔?。而不可思議的是,該井砌好不久,碭山縣郭集村的一個中年婦女在剛砌好的井臺旁邊小解,一泡尿還沒干,水泥砌制的井臺迅速自然裂為三塊,三條裂縫分別指向三省。而巧的是,這一年三省井旁長出一顆南瓜,向三省方向拖了三條秧子,結(jié)了三個大南瓜。當(dāng)?shù)厝罕姂蛘f:“真是一尿刺開三裂紋,紋里長南瓜,南瓜拖三秧,三秧結(jié)了三個大南瓜,一瓜托了一個??!”
一口井,滋潤了三省莊人的心田
“三省莊本是貧困地,十年九旱民焦急;各莊百姓齊開動,六天挖井八十米;一瓜秧拖三個莊,一眼井灌三省地……”當(dāng)?shù)亓鱾鞫嗄甑捻樋诹铮f的是最讓百姓驕傲的“三省井”故事。
年長的村民日前告訴記者,“1992年小麥夏收前夕,一場前所未有的旱災(zāi)降臨三省莊,如果半個月內(nèi)不解決灌溉問題,農(nóng)民將顆粒無收。但每個村就那么幾口井,哪里夠用?”難題,擺到了三省三個村的干部面前。時任山東單縣朱集鄉(xiāng)黨委書記的張其昌等人提出:“三村聯(lián)手,是解決用水難題的當(dāng)務(wù)之急。”很快,三村爭相讓出土地,打了一眼地跨三省的灌溉機井。三方約定:井的產(chǎn)權(quán)三村共享,井水三村共用。
6天后,一眼直徑0.5米、深80米的機井建成。清泉噴涌,汩汩流向干旱的農(nóng)田,更滋潤著百姓的心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費孝通聞訊,欣然題寫了“三省井”的碑文。1998年,國務(wù)院在對蘇、魯、豫、皖四省勘界中,將“三省井”勘定為三省界樁?!岸嗌倌甑剡厓喊さ剡厓旱拇迕?,第一次這么一條心!”談起打井的場景,張其昌仍念念不忘。
一條路,叩開了通向市場的大門
“三省井”帶給三省莊人的,不僅是源源不斷的甘甜水,更多的,是一種知難而進、頑強拼搏的“三省井精神”。
一條連接三省的省際公路,就是傳承“三省井精神”的生動寫照。修建一條公路,是三省莊人的夙愿。因為,沒有通向外界的馬路,成筐的蔬菜、成箱的水果,運不出村去,眼看著腐爛,不得不喂豬喂羊,村民的致富之夢難圓。
2003年,在三縣政府的支持下,一條連接三村并與省道互通的省際公路終于建成,三省莊人從此不再“與世隔絕”。2008年,三地政府再行投資,對道路升級換代,建成了標(biāo)準(zhǔn)的水泥路。正是這條路,讓三省莊的田頭與外界的市場實現(xiàn)了無縫對接。如今,三省莊人種養(yǎng)的蔬菜、水果、禽蛋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源源外運,因為沒有任何污染而備受徐州、南京、濟南市民青睞。
路通,財通。2007年,安徽碭山縣劉暗樓鎮(zhèn)郭集村農(nóng)民劉敬彥,經(jīng)過三番五次考察論證,大膽投資400萬,創(chuàng)辦了安徽人在豐縣前劉集村的第一家板材廠。劉敬彥滿懷喜悅地告訴記者,他在這里開辦工廠可謂“一路綠燈”,村里、鎮(zhèn)里乃至縣里各個部門都提供了極大的方便?,F(xiàn)在,工廠每年能掙得20萬元利潤,還讓100多名村民“家門口就業(yè)”,每人每天的收入就在三四十塊錢。
劉敬彥成為三省莊人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榜樣。異地辦廠、跨省包地、就地打工,在三省莊層出不窮。
一腔情,托起了百姓和睦天堂
一間間工廠、一塊塊大棚菜地,不僅讓三省莊人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也讓他們的生活更加精神。地界,沒有成為割斷三省莊村民間互相聯(lián)系的分水嶺,卻讓三省莊人的情感日久彌堅。
在三省莊有條“聯(lián)合約定”:凡是涉及婚喪嫁娶的紅白喜事,任何人不得鋪張浪費。今年2月,91歲的村民胡陳氏染病辭世。老人的6個兒女原本想把儀式辦得隆重一些,后來還是遵從“約定”,葬禮從簡。村干部告訴記者,在三省莊,無論是江蘇,還是安徽、山東,沒有一人會打破這一“村規(guī)”。
三個村,盡管分屬三省,但誰家有困難,大家不分彼此,都會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今年5月,安徽人辦的板材廠突然著火,豐縣前劉集村、山東單縣小張莊村的村民,立即放下手上的農(nóng)活,撲上救火一線。由于施救及時,火勢沒有造成過大損失。
采訪中,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三個村莊之間的貼心事兒:逢年過節(jié),三個村的干部們相互走村串戶,商討發(fā)展大計;前劉集村劉宗卿的媳婦一人照顧三代人,還不時幫助鄰村的老人,在三省莊傳為美談。不光鄰里關(guān)系好,村子之間和睦。前劉集村62歲的治保主任劉宗圣說:“當(dāng)年,治保主任忙里忙外,不是勸架,就是阻止上訪,哪有心思去發(fā)展經(jīng)濟?現(xiàn)在不一樣了,干部齊心,鄰里和睦,我天天忙著保障企業(yè)和村民電路、水路安全?!?/p>
三省莊的百姓們一直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30年來,前劉集村無一起治安案件、無一件越級上訪、無一樁邊界群眾糾紛、無一次婚喪大操大辦;連續(xù)10多年捧回縣、鎮(zhèn)兩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獎牌。三省莊,和諧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