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尊貴程度如何?!
想必藏家都心知肚明,
全世界300件中有200件在國外,
私人藏家中,
“天民樓”傲視天下無人能敵!
收藏數(shù)量僅次于土耳其和伊朗,
以27件的數(shù)量列于全球第三位。
私人藏館能與國家級博物館相頡頏,
其中一定經(jīng)歷了什么?
天民樓主人葛師科
天民樓歷經(jīng)兩代主人,
在葛士翹和葛師科父子的精心經(jīng)營下,
成為中國官窯瓷器重量級的私人藏館,
這是諸多藏瓷人的終極夢想。
那么,藏主如何展開收藏?
他們有哪些收藏秘籍?
在開啟新一年拍賣季之前,
從前輩這里學(xué)點收藏經(jīng)。
“天民樓”主人葛師科(前排中)與參觀人員合影
在香港,與其他重要收藏樓不同,
天民樓位于一座不起眼的公寓大樓內(nèi),
藏樓很少曝光,
僅有一家電視媒體和部分觀者拍攝圖片,
關(guān)于藏主和天民樓瓷器的介紹資料也不多,
但依然從中窺見不少重要信息。
“天民樓”主人葛師科講授藏品
“天民樓”由葛士翹一手創(chuàng)辦,
他生在成都,
早年靠寫文章、編報為生,
抗戰(zhàn)時期與重慶文人多有來往,
藏過徐悲鴻和郭沫若的墨跡。
葛氏父子
20世紀(jì)50年代到香港經(jīng)商期間,
葛士翹一直對文物、字畫、古詩詞等
中國文化頗為喜愛。
60年代他才開始收藏,
起初只在古玩店里買東西,
買到的多是復(fù)制品,
很難遇到文物精品。
明永樂 青花嬰戲圖碗 天民樓藏
真正在拍賣會上買的瓷器,
明永樂青花嬰戲圖大碗算是首件,
此碗繪有十六個幼童嬉戲,
是永樂瓷器中最早的紋飾,
“據(jù)說這件在臺北故宮也有,
其他地方?jīng)]見過。”
它拍出160多萬港幣,
創(chuàng)造了當(dāng)時中國明代瓷器天價,
引起了媒體的關(guān)注,
此后他專注收藏的瓷器
大多來自拍賣會。
明永樂 青花嬰戲圖碗細(xì)節(jié)
1973年,蘇富比在香港舉辦拍賣會,
葛士翹接觸到不少好東西,
1986年,佳士得也進(jìn)駐香港。
著名藏家仇炎之、胡惠春、趙從衍、葉義等
幾大藏家藏品紛紛在兩大拍行釋出,
加上參與國外拍行的競拍,
整個80年代,葛士翹不斷地買買買,
奠定了天民樓的藏瓷基礎(chǔ)。
1973年香港蘇富比第一場拍賣會現(xiàn)場
天民樓藏元青花不僅數(shù)量上驚人,
質(zhì)量上也屬上乘,
葛氏父子所選的都是存世罕見,
題材特殊的精品。
比如至正型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就是葛士翹于1985年,
在倫敦蘇富比上花100萬元競拍的。
此件梅瓶不僅帶蓋保存完整,
而且品相上一點瑕疵都沒有。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天民樓藏
這款梅瓶價格幾何?
作下對比,
同年同場拍賣會上,
一件明宣德青花平安頌高足杯
以33.1萬元拍出,
而在2009年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
它竟拍出了2306萬港幣。
明宣德青花平安頌高足杯 2009年再次登上拍場
想象一下,
如果極為罕見的梅瓶進(jìn)入拍場,
價格不敢想象。
然而,它就這樣與世無爭地
在天民樓躺了30多年,
這真的要感謝葛氏的守護(hù)之恩。
永樂纏枝蓮紋連蓋梅瓶(左)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連蓋梅瓶(右)
天民樓藏
1987年,葛士翹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瓷器收藏館,
取名時就看出了他古典文學(xué)的修養(yǎng),
李清照寫的《金石錄后序》中
有自譽“葛天氏之民”句子,
他隱去“葛”“氏”二字,
化為“天民樓”。
藏館建成后,
他又舉辦瓷器展,
這時來香港探親的葛師科就留下來,
幫著父親籌備策展。
葛師科一直對美術(shù)、文學(xué)和歷史感興趣,
他在籌備展覽過程中,
對瓷器有了進(jìn)一步研究,
增強了自己的鑒賞能力。
在香港藝術(shù)館首次舉辦的
“天民樓藏瓷”展大獲成功,
老葛覺得小葛有基礎(chǔ)和愛好,
就讓其留在香港幫他從事陶瓷
及藝術(shù)品的收藏和研究。
葛師科
葛氏之所以選藏青花瓷,
有“天時”之因。
自從20世紀(jì)50年代,
古陶瓷專家波普明確了元青花標(biāo)準(zhǔn)器后,
受到藏家和博物館的關(guān)注,
尤其是在香港,
普遍藏家都喜歡這類瓷器。
對于葛氏父子,
更是給予了高度關(guān)注和深入研究,
所以他們更早一步地開始收藏。
同時,香港占據(jù)了“地利”,
蘇富比、佳士得每年都有精品瓷器拍賣,
葛師科相繼購入許多。
1987年第一次展覽時,
元青花只有4件,
永樂甜白釉只有一件,沒有款。
到1996年時,
上海博物館舉辦“天民樓青花瓷特展”,
藏品展出了127件,
其中元青花24件,
明青花57件,清青花46件,
葛氏藏瓷轟動了大陸的文博界和收藏界,
尤其是早期的青花引起了學(xué)界的關(guān)注。
多件永樂甜白 天民樓藏
葛氏父子的天民樓能有如此規(guī)模,
最重要的還在“人和”。
葛士翹開創(chuàng)“江山”,
葛師科負(fù)責(zé)守護(hù),
父子對待瓷器收藏,
虔誠而熱愛。
他們不為投資、不為炫耀,
只想借助展覽發(fā)揮它們的社會功用,
因“人和”之氣才沒有導(dǎo)致藏品外流。
葛師科等人正在研究藏品
要想擁有如此大量的瓷器,
現(xiàn)在已很難做到,
那么如何才能選到精品瓷器?
葛師科已有充足的經(jīng)驗,
來看看他怎么說。
葛師科講解瓷器
在拍賣會上競拍瓷器,
葛師科認(rèn)為最重要的就是
關(guān)注藏品的“流傳有序”,
“突然冒出一件好東西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但必須要考慮是怎么回事。
最靠得住的,比如說1930年代或更早,
在一些重要展覽會上展出過,
或某本書上就已經(jīng)有過記載,
這就誰都沒話說了?!?/span>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未曾露面的,
但藏品的流傳經(jīng)歷相對要靠譜,
葛師科認(rèn)為對文物的判斷要遵循四條:
一、可靠的文獻(xiàn)記載;
二、確切紀(jì)年的墓葬出土的實物標(biāo)本;
三、古代遺址;
四、窯址。
這四個方面哪怕只一兩項確實可靠,
就可下結(jié)淪了。
明成化 青花番蓮紋碗 天民樓藏
“確切紀(jì)年的墓葬出土的實物標(biāo)本”一條,
葛師科曾親自為此奔波過
他為了解疑一只洪武的碗,
去過上海博物館、大阪東洋博物館,
以及河南省博物館,
還考察了南京明故宮附近的瓷片收藏,
又在克拉克夫人收藏的
洪武盤子上找到龍紋圖片,
最終在濟(jì)南“魯荒王”朱檀的墓葬現(xiàn)場的
出土物中找到了一模一樣的龍紋,
他才真正豁然開朗。
元青花花卉八寶紋大盤 天民樓藏
葛師科選元青花,
對地域風(fēng)格和制作工藝、紋飾也很考究,
世界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兩家博物館,
小編曾撰文介紹過,
土耳其和伊朗的藏品帶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而這樣的瓷器天民樓也有收藏,
比如上面這件元青花花卉八寶紋大盤,
就有明顯的伊斯蘭風(fēng)格。
元 青花花卉八寶紋大盤細(xì)節(jié)圖 天民樓藏
它共有六層,
紋飾上有的是青花地留白花,
有的是白地青花,
兩種紋飾交替繪成,
專家蘇平說,
“可以斷定,
這件盤子是根據(jù)伊朗貴族要求,
在中國景德鎮(zhèn)燒制,
然后又返銷到伊朗去的。”
元青花 八棱玉壺春瓶三件 天民樓藏
元青花八棱玉壺春瓶十分稀有,
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宮只有一件殘器,
天民樓卻有三件,
而且品相完整,
三組紋飾聚集天下無敵。
元青花 反青花凸花果實紋大盤 天民樓藏
元代制作的青花瓷之所以珍貴,
重要一條跟工藝相關(guān),
上面這件大盤采用“反青花”的畫法,
用的是模壓“印花”手法,
上面的葡萄、荔枝、石榴和桃子
以及外圈的梅花都是凸起的,
這種印花早在宋代就有,
操作起來比直接畫青花要難得多,
所以后來就不再印了,直接畫。
這件工藝大盤大部分存在中東,
全球不到20件。
明成化 青花內(nèi)外纏枝花卉紋宮碗 天民樓藏
天民樓收藏的碗最多,
各個重要且精致,
如明成化青花內(nèi)外纏枝花卉紋宮碗,
里外都有花紋,
它的葉子、花都留了白邊,
這樣的紋飾很少見。
相同樣式拍賣會上拍過1億多港幣,
而葛氏藏的這只碗買的很早,但也不便宜,
這是天民樓公認(rèn)比較重要的一件。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大碗 天民樓藏
明宣德青花大碗,
天民樓有六只,
而且不同紋飾一樣一個,
1980年,這樣一只碗就已在
香港蘇富比拍到370萬港幣。
當(dāng)有人問他,
“如果市場上再出來不一樣的,
您還收嗎?”
葛師科笑著說:
“收不動了,現(xiàn)在東西太貴了。”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執(zhí)壺 天民樓藏
一句“太貴了”道出了現(xiàn)在真實的拍賣市場,
曾經(jīng)花高價撿漏還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
但現(xiàn)在動輒上億的拍價,
葛師科都已表示收藏?zé)o力,
因為他只買不賣,
財力有限。
明萬歷 青花梵文蓮瓣形盤 天民樓藏
貴的買不起,
那就挑些便宜的,
葛師科現(xiàn)在也會到拍賣會上查缺補漏,
他表示,“便宜的也值得收藏”。
曾在拍賣會上相中一件吉州窯的小梅瓶,
才30萬,品相相當(dāng)不錯,
還有一件鞏縣窯的籃彩碗。
10萬不到,
雖然不是很高級,
但對于他研究“唐青花”很重要。
明 嘉靖 青花童嬉圖大罐連蓋 天民樓藏
天民樓除了早期青花有完整的體系,
明清彩瓷同樣完備,
五彩、斗彩、粉彩三大類幾乎涵蓋。
天民樓藏瓷
清康熙 珊瑚紅地五彩花卉紋御制碗一對 天民樓藏
清康熙珊瑚紅地五彩花卉紋御制碗,
碗中施有黃、綠、藍(lán)各種色彩,
用細(xì)筆寫實勾勒出各種花草,
底部寫有“康熙御制”
青花雙框兩行四字宋體字款。
這種濃艷的風(fēng)格很像
后期乾隆的“百花落地”器皿,
小編終于見到鼻祖了。
清雍正 黃地五彩云鶴紋大碗 天民樓藏
如果你認(rèn)為雍正御用瓷器都是淡雅風(fēng)格,
就錯了,
上面這件五彩云鶴紋大碗打破常規(guī),
通施黃釉,
碗心藍(lán)釉篆書“壽”字
并繪雙鶴銜靈芝圖案,
外壁綠釉繪海水祥云,
彰顯皇家的奢華之氣。
清乾隆 斗彩雞紋碗一對 天民樓藏
乾隆的御制也不都是濃色浸染,
一對斗彩雞紋碗淡雅、清幽。
不走尋常路線,
讓人看到了乾隆文藝意趣的另一面。
清乾隆琺瑯彩杏柳春燕紋碗 天民樓藏
這件清乾隆琺瑯彩杏柳春燕紋碗,
不得不說,
它不僅是乾隆朝琺瑯彩中的極品,
曾被奧斯華·李德、查理土·羅素、
巴巴拉·赫頓等國際著名收藏家收藏,
能進(jìn)入天民樓,十分難得。
清乾隆青花紅彩龍紋賁巴壺 天民樓藏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獅球紋蒜頭瓶 天民樓藏
清乾隆 寶石藍(lán)釉小盤一對 天民樓藏
清雍正 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雙耳扁壺 天民樓藏
天民樓藏元青花27件,
已經(jīng)向世人宣布其至尊的收藏地位,
加上幾百件的明清官窯精品,
葛氏收藏可以用“富甲天下”形容。
他說過,不論出任何價格,
都不愿意出讓任何藏品。
他的私藏已對社會造成不同凡響,
即使最后無人再守護(hù),
選擇捐給博物館,
也要讓這些寶貝錦上添花,
盡量展現(xiàn)它們的作用和價值,
讓后世都能看到。
(部分資料參照溫桂華《葛師科與天民樓藏瓷》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