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東三省銀幣版別分類和名稱的統(tǒng)一,它是一個初級的版別分類,先拋磚引玉,目的是為東三泉友們提供討論和切磋的場地,更細(xì)的版別分類還有待以后東三泉友的共同努力。
東三省銀幣光緒元寶按面值分為7.2錢,3.6錢,1.44錢,0.72錢四種(1.44錢省略),幣面中部的滿文是4個字,中間的字是“光緒”,左側(cè)的字是“元”,右側(cè)的字是“寶”,譯作“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版式分別首先是幣值,其次是面背邊星的形狀,龍有深鱗或淺鱗之分,龍鱗排數(shù)有四排或五排龍鱗。眉毛是三角眉或橫眉,鼻子是通天鼻(長鼻)或短鼻,眼睛是點睛龍或凸眼龍。中科屬版式分類為10種。
有資料說四種面值的一點星由北洋代制,證據(jù)不足,有待查證。
1、7.2錢一點星淺版(借圖)
7.2錢一點星火焰龍版式的面版珠圈122個珠、邊道170個齒。背版邊道156個齒,眉毛是角眉,鼻子是長鼻,眼睛有個凹點,是立體雕塑畫龍點睛的結(jié)果,是點睛龍。版式全稱為7.2錢一點星淺版火焰龍。另外還有7.2錢一點星深版。
2、3.6錢一點星 (借圖)
3.6錢一點星版式的面版珠圈114個珠、邊道150個齒。背版邊道141個齒。眉毛是角眉,鼻子是長鼻,眼睛是點睛龍。全稱為3.6錢一點星火焰龍。
3、0.72錢一點星
0.72錢一點星版式的面版珠圈77個珠,邊道117個齒,背版邊道97個齒。眉毛是角眉,鼻子是長鼻,眼睛是點睛龍。全稱為0.72錢一點星火焰龍。小屬種的分類還有龍右上爪的云還有3種變化,分別稱為斷云、鉤云、花云。其中鉤云的“OF”還有殘“O”、殘“F”;花云的火球中還有單珠、疊珠。壹毫一點星小屬種版式共計8種。
4、1.44錢一點星
1.44錢一點星版式的面版珠圈87個珠,邊道130個齒,背版邊道121個齒。眉毛是角眉,龍鼻不是長鼻,是短鼻,眼睛是點睛龍。全稱為1.44錢一點星火焰龍。
5、六刺星
從1.44錢一點星一直到宣統(tǒng)元寶的六星和五星面珠圈珠數(shù)量、面背邊道齒數(shù)都一樣。龍身披有3個“火焰披毛”的云飾,又稱為“火燒云”,為了與后面宣統(tǒng)中空和梅花的細(xì)鱗并無火焰披毛的鹿角龍區(qū)別,叫火焰鹿角龍,簡稱為火焰龍。背版的龍鱗是淺鱗,眉毛是角眉,鼻子是短鼻,眼睛是凸眼,光緒元寶僅此一版是凸眼龍,珠圈和邊道以及龍的翎等其它數(shù)量同前一項。全稱為六刺星凸眼火焰龍。
六刺星火焰龍像是一個雕刻模壓制生產(chǎn)的,沒有進行翻模制二原模和工作模,銀圓面版“造”字出現(xiàn)多種磨損,仔細(xì)研究能確定整個損模和修模過程。平腳造是原模版,肥腳造修模后的版式,細(xì)分約有9種版式。下面的這個是六刺星止造版式。
6、六齒星(簡稱淺版)
六齒星邊星的角是胖尖狀,像齒輪的齒型,學(xué)名叫漸開線型,是四排淺鱗龍,簡稱淺鱗龍,俗稱“淺版”,眼睛是點睛龍。全稱為六齒星火焰龍。
7、六尖星 (簡稱深版)
僅龍鱗由四排改為五排,簡稱五鱗龍,龍眉毛改為橫眉,其它同六齒星。全稱為六尖星五鱗火焰龍。
8、點尖星
僅邊星改變,其余同前。全稱為點尖星五鱗火焰龍。
9、點鈍星
龍鱗由五排改為四排,簡稱四鱗龍,龍眉毛改為角眉,龍頭纓數(shù)由點尖星的六纓增加至十纓,是東三省銀圓纓數(shù)最多的二種之一,其它同前版。全稱為點鈍星十纓火焰龍。
10、鈍三星
僅面版邊星進行了改版,增加了二個小星,背版可能是點鈍星的背版。全稱為鈍三星十纓火焰龍。
光緒元寶版式小結(jié):
1.光緒元寶面背邊道都是齒邊。
2.光緒元寶版式分別重點是幣的邊星,六刺星一目了然,星的尖比較尖的叫尖星,比尖星的角胖一點的叫齒星,比尖星鈍一點的叫鈍星。
3.六刺和六齒星的龍鱗是淺的,不是弱打,也不是淺打,工作模就是淺鱗龍。只有六刺和六齒是淺鱗龍,其它都是深鱗龍。
4.六尖星和點尖星的龍鱗都是五排,是五排深鱗龍,簡稱五鱗龍。不是深打,工作模就是深鱗龍。僅有尖星是五排深鱗龍,其它都是四鱗龍。
5.六齒星與六尖星的區(qū)別:一看“造”的第一筆,撇的是六齒星,豎的是六尖星;二看“寶”的第三筆的回勾,細(xì)的是六齒星,粗的是六尖星;三看“緒”的第二筆的橫,直的是六齒星,彎的是六尖星。六齒星的面部漢字特征是“撇細(xì)直”;六尖星是“豎粗彎”。除了上面講的“造”、“寶”、“緒”的差別外,還可以看“省”的目字內(nèi)二橫,短的是六齒星,長的是六尖星;看“錢”的金字旁的點,小的是六齒星,大的是六尖星;看“造”的口字旁,折的是六齒星,直的是六尖星??傊?,六齒星是“撇細(xì)直短小折”,六尖星是“豎粗彎長大直”。由于星的制作不規(guī)范,用星判別有困難。
6.點鈍星和鈍三星的背都是點鈍星十纓四鱗火焰龍,二個面版共用一個背版。這二個背版可能有區(qū)別,目前還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
7.六齒星也有叫淺版,六尖星也有叫深版,很形象,簡單明了,但不規(guī)范,可以是俗稱。
8.發(fā)行順序是一點星,六刺星,六齒星,六尖星,點尖星,點鈍星,鈍三星。東三省光緒元寶的發(fā)行順序首先是一點星。接著是壓制六刺,六刺的角尖太尖,可能發(fā)現(xiàn)六刺的星又不雅觀,改版壓制六齒,總之六刺和六齒的龍鱗是淺的,滿文壓的淺,字跡不清,龍立體感差,龍顯得不活,就得改版。另一種解釋,就是當(dāng)時的壓印設(shè)備壓力不夠,新進壓力高的壓印設(shè)備,進行了改版壓印深鱗龍,這種解釋較合適,但需要有證據(jù)。接著壓制點尖星,然后是點鈍星,最后是壓制鈍三星。
以上是東三省銀圓宣統(tǒng)元寶版式的制造發(fā)行順序,真正的發(fā)行順序還有待東三泉友的共同研究。
說明:
銀圓背蟠龍的額頭和兩龍角之間長出的“東西”,很多人都叫“龍刺”,它應(yīng)該是清朝帝王用官帽代表官銜在錢幣圖案蟠龍身上的體現(xiàn),是清代錢幣上蟠龍圖特有的。額頭中間的叫頂,兩側(cè)的叫纓,兩龍角之間“多出的東西”叫翎。
清代各級官員分“頂戴花翎”,“頂子”也是區(qū)別清朝官員品級的重要標(biāo)識。帽緯之上裝有頂珠,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
戴的官帽又稱大帽,多為圓形,周圍有一道檐邊,有材料多為皮質(zhì)、緞質(zhì)、呢質(zhì)、布質(zhì)的“暖帽”;也有用藤、竹、篾席、麥秸等編成的“涼帽”。中間裝飾有用紅色絲絳編成的帽緯,俗稱“纓”。
清代按官員級別分“頂戴花翎”,凡戴官帽,都需在頂珠之下,裝一支兩寸長的翎管,質(zhì)為白玉或翡翠,用來安插翎枝。這所謂的花翎,就是孔雀的翎毛,在配上馬尾,直接插入頂珠下面的翎管里。
龍背長出的東西很多人也叫龍刺,它應(yīng)該叫背鰭。龍尾部分應(yīng)該叫尾鰭,舊說龍的第五根尾斷了,應(yīng)改為龍尾的第五根尾鰭斷了,龍怎么能有五根尾巴呢。
一點星的龍眼睛的眼球中間有一個小凹坑,有人叫瞎眼龍,這是一種曲解,設(shè)計者的原意是畫龍點睛。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紙上龍的白眼珠點黑點成點睛龍,在銀幣立體雕塑龍的眼珠上怎能點睛呢,僅能點一個小凹坑,所以是點睛龍。另外,歷朝歷代錢幣的制造都是非常嚴(yán)謹(jǐn)?shù)模?jīng)過畫家成稿,雕刻師成樣,再逐級呈報,皇帝御覽,財務(wù)大臣批準(zhǔn),不可能把活生生的龍作成瞎眼龍。
同樣,龍眼睛的眼球上有一個圈,有人叫醒目龍,把眼球上的圈理解為是睜開的眼皮,那么沒有圈的就是睡覺的龍,是一種誤解,可能是雕塑點睛龍的又一種雕刻方法,叫眼鏡龍不如叫眼圈龍。
弱打和深打一詞不能用于淺鱗和深鱗龍,工作模最先壓制的幣是初模幣,也叫深打幣,工作模磨損,圖紋變淺,使用壽命快結(jié)束時壓制的幣是終模幣。
文章轉(zhuǎn)自錢幣天堂論壇泉友:大連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