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王志剛,男,主任醫(yī)師,教授,外科學博士(畢業(yè)于上海中山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分會青委,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結直腸腫瘤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結直腸腫瘤專委會—臟器聯(lián)合臟器切除和質量控制學組副主任委員。主攻大腸癌的診治和研究,擅長腸癌腔鏡和雙鏡聯(lián)合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各類復雜腸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復發(fā)腸癌的手術治療;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開設并領銜國內首個復雜腸癌多學科診治整合門診。
很多人一聽說要做腸鏡檢查,頭搖得和撥浪鼓一樣,擔心疼不疼,會不會很尷尬。很多人對腸鏡還是很陌生,充滿疑問,下文總結了10個常見問題的解答,一起來漲姿勢吧......
1、什么是腸鏡?
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yī)學儀器,直徑大約1厘米,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讓醫(yī)生觀察到結腸和大腸的內部情況。現(xiàn)代腸鏡多帶攝像頭,且尺寸長,可以至腸腔更深處檢查病變。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夠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甚至進行切除病變等操作。腸鏡檢查是診斷腸癌的“金標準”。
2、腸鏡檢查怎么做?
做腸鏡時,醫(yī)生會將鏡身從肛門插入人的大腸,并向腸道里充入空氣,使腸道擴張。腸鏡前端的冷光源和高清攝像頭,將在腸道內的影像傳送到屏幕上,醫(yī)生可在顯示器上清楚地看到腸內的結構。整個檢查過程大約會持續(xù)10分鐘左右,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腸鏡檢查。
3、腸鏡檢查的適應癥有哪些?
4、做腸鏡痛苦嗎?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提高,腸鏡的痛苦已經(jīng)明顯減少。檢查過程中,你可能會感覺到一定程度的脹痛或牽拉不適的感覺,只要積極配合醫(yī)生,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順利完成檢查。所以說,絕大部分人都可不用麻醉藥,耐受腸鏡操作。
5、什么是無痛腸鏡?
如果你還是心里惶惶,也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的腸鏡檢查就是無痛腸鏡,睡一覺檢查就做完了。不過,肝功能衰竭、腹腔嚴重粘連,麻醉耐受有問題,有嚴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或者身體狀況很差的病人是不適合做無痛腸鏡的。
6、做一次腸鏡,能管幾年沒事?
一般來說,腸鏡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的,5年之內都不用再做第二次檢查。檢查出一般的增生性息肉,你可以1年后再查一次。如果確診的是管狀腺瘤,建議你第一次復查是1年之后。對于腸癌高危人群建議3年一次進行檢查,高危人群如下:
7、腸鏡檢查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便秘的患者在檢查前兩天進食半流質食物,例如白粥、軟面條等。如果你預約上午檢查,檢查前一天禁食晚餐或進食清流質食物,如清湯、白糖水,不能喝牛奶、豆?jié){、濃湯等,晚上6-7點開始服用清腸劑,以排出清水樣便為最佳。如果你預約下午檢査,檢査日禁食早餐,上午服用清腸劑。如果你預約的是無痛腸鏡檢査,需確保檢査前禁食、禁飲6小時以上。
8、健康的老年人還需要做腸鏡檢查嗎?
國內有關專家建議,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尤其高危人群。但對于80歲以上的腸道健康的高齡體弱老年人,除非是診斷需要檢查或病情需要復查,則沒有必要做腸鏡檢查。
9、腸鏡檢查后,飲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般病人:
檢查后1-2小時方可飲水進食。在24小時內,建議食用溫涼的稀飯、面條等易消化食品。
活檢后的病人:
檢查后1-2天內進食溫涼半流質食物,不能吃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煙、酒、濃茶和咖啡都是禁忌品。
息肉切除后的病人:
手術后3天都要食用無渣半流質食物,7天內避免劇烈活動,保持大便通暢。
10、腸鏡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怎么辦?
如果醫(yī)生在腸鏡下發(fā)現(xiàn)了息肉,很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如果息肉很大,或者發(fā)現(xiàn)疑似腫瘤,醫(yī)生會做活檢,把部分組織送去化驗,病理科大概3-5個工作日后會發(fā)出檢查報告,判斷這個組織到底是癌還是癌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