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也許多了一份覺察,你的內(nèi)心就做了個小小的決定,不再讓自己的兒女“繼承”那一份創(chuàng)傷。
你是否曾和閨蜜坐在一起,
“吐槽”過自己小時候的種種,
覺得是原生家庭把我塑造成了
一個自卑、易怒、敏感或優(yōu)柔寡斷的人。
你是否曾在一次夫妻爭吵后甩門而去,
痛苦不已,
覺得是原生家庭
塑造了兩人截然不同的觀念和個性。
你是否曾惱怒自己對孩子失控的情緒,
不經(jīng)意地責打,
脫口而出的傷人話語,
也歸咎于曾經(jīng)父母的模式。
也許你曾經(jīng)想過,從原生家庭繼承來的一些方式,是不是時時刻刻操縱著自己,那些被你所批判的家庭氛圍、語言甚至表情,是否正在你的血管中搏動?
在自省的背后,你是否想過如何走上一條療愈之路?
你渴望了解自己,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是不知從何做起。
的確,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將相伴終生。我們沒有辦法使風不吹,但仍要盡力地調(diào)整風帆,讓船抵達目的地。
也許多了一份覺察,你的內(nèi)心就做了個小小的決定,不再讓自己的兒女“繼承”那一份創(chuàng)傷。
在自我探索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對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它主要有哪些影響因素呢?
原生家庭的三個影響因素
家中排行
每個人在成長中多少都會留下某些印記,就是所謂的“心理按鈕”。比如,對身為老幺的人而言,在家里他沒有決定權,如要突顯自己,講話就得特別大聲。一個總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聲量的孩子,日后在人際關系上最敏感的,就是別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見。一旦覺得被忽視,就容易“情緒過敏”造成不必要的沖突。
成長背景
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后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立刻大發(fā)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因為那一剎那間,兒時的影像仿佛又重演,他的淺意識里,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xiàn)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fā)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fā)了你的心理按鈕。
內(nèi)在誓言
每個人的心理按鈕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則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風格深受“內(nèi)在誓言”的影響。內(nèi)在誓言也可以說是成長經(jīng)驗中的“座右銘”,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種理念,成為我們?nèi)松淖罡咧笇г瓌t。成長背景無形中灌輸我們很多信念,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斷影響著我們。內(nèi)在誓言有很多種,例如:“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錢”;從小經(jīng)歷逃難或貧困生活,看見父母總是很努力工作,于是學會“人生就是要打拼”,甚至變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這樣的人成年后即使生活富裕,也無法讓自己與家人稍微輕松一些、生活多些享受。
當我們對這些影響因素有了更深的認知,夜深人靜的時候,不妨嘗試問問自己:
① 你從小最想得到卻一直沒有得到的東西是什么?
② 你從小一直沒被滿足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③ 你小時候常常會產(chǎn)生怎樣的情緒?
④ 你身上的敏感點是什么?也就是說你最不想讓別人提到哪些內(nèi)容?
⑤ 你成長經(jīng)歷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⑥ 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你通常用什么方法來緩解?
⑦ 你們的家庭規(guī)則和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⑧ 父母的關系如何?你與父母哪一方的關系更好一些?
⑨ 你在家里排行第幾?你是否嫉妒你的兄弟姐妹?
⑩ 影響你一生的決定是什么?
只是做為一個觀察者,讓思維像放電影一樣在你的腦海里流過,看著它,感受它,沒有好壞對錯的評價。仔細看看痛苦具體是什么樣的,痛苦時你的身體有什么樣的反應。沉靜下去,細細的體會你全身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的感覺。再回到原生家庭的時候,我們就能帶著接納、理解、包容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也就能了解事情的全貌。當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篩選和辨別,你就可以自由的選擇你喜歡的、需要的帶走,你也可以選擇不喜歡的、不需要的放下。
只有意識到自身的缺點,不斷的去學習和成長,才能讓自己內(nèi)心豐盛。當我們越來越富有覺察,越來越能夠活出自己,在愛的關系里面,也變得更加自由。
下期預告
當我們更加自由,就更有力量給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和諧有愛的家庭。怎樣的原生家庭給予孩子最大的養(yǎng)分,讓他們快樂幸福的成長?下期內(nèi)容我將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