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diǎn),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diǎn)擊標(biāo)題下藍(lán)字“洞見”關(guān)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能傷害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很喜歡的一句話說,“生命里遇見的人,都是來渡你的?!?/span>
在讓你歡喜的人身上,悟得到;在讓你痛苦的人身上,悟放下。
人活于世,我們難免遭遇傷害背叛。
原諒與憎恨,只是一念之差。
放下別人的過錯,得到的是心的解脫,怨恨別人,只能得到無盡的折磨。
01
有這么一個小故事。
8歲的帕科,氣沖沖地從學(xué)?;氐郊遥灰姲职志痛舐暼碌溃?/span>
“爸爸,我很生氣。今天同學(xué)華金讓我在朋友面前出糗,我希望他遇到比我更倒霉的事情。”
父親聽完后,什么也沒說,只拉著兒子到了一個房間,用一根吊繩掛著一件白襯衣,然后給了兒子一些木炭。
“你現(xiàn)在把那件衣服當(dāng)作華金,你想他多倒霉,你就扔多少木炭,扔到你滿意為止?!?/span>
帕科覺得高興極了,立馬撿起木炭使勁往衣服上砸去。
可是衣服掛得太高了,不管帕科怎么用力,也沒有幾塊木炭落到衣服上。
帕科扔完后,覺得心中的憤怒發(fā)泄得差不多了,這時父親將帕科帶到鏡子面前:
“孩子你看,不管你如何憤怒地向衣服扔木炭,衣服卻并沒有變臟,反倒是你自己,全身落滿了炭灰。 別人對你犯的錯,傷害只是一時,可你始終不肯放下,總想著報復(fù),到頭來折磨的就是自己。”
很多時候,對別人的怨恨,最終都會由自己買單。
看電視劇《您好!母親大人》時,總會為董潔扮演的丁碧云感到意難平。
當(dāng)初她一意孤行嫁給丈夫付強(qiáng),對方卻在婚后出軌,丁碧云一氣之下離了婚,獨(dú)自帶著孩子生活。
這樣一來,日子就艱辛了許多。
因?yàn)槌D陝诶奂由闲那閴阂?,丁碧云最后患上了乳腺癌,離開了人世。
生活當(dāng)中,丁碧云這樣的人其實(shí)不少。
原本她們可以放下過去的恩怨,迎接更加幸福輕松的人生,卻因?yàn)閳?zhí)念,讓自己的生活陷入泥潭。
王爾德說:“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人。因?yàn)橐粋€人不能永遠(yuǎn)在胸中養(yǎng)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span>
雖然時光無法倒流回去彌補(bǔ)當(dāng)時的傷,但時間總會成為治愈一切的藥。
該放下時放下,學(xué)會往前看,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
02
莫言曾在《講故事的人》演講中,提及自己此生最痛苦的一件事情。
他說小時候,有一次他跟著母親去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
可母親裹著小腳,跑不快,被抓住了,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狠狠地扇了她一個耳光。
然后他們沒收了莫言和母親很辛苦才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yáng)長而去。
看守人的強(qiáng)勢、母親孤苦的身影和流著血的嘴角,給莫言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多年之后,當(dāng)年那個看守麥田的人已變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一次莫言在集市上遇到他,正準(zhǔn)備沖上去教訓(xùn)他一頓,卻被母親拉住了。
母親眼神堅(jiān)定地對他搖搖頭:
“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同一個人。”
人其實(shí)還是那個人,但事情早已經(jīng)過去了。
人海里浮沉久了,才懂得這位農(nóng)村老太的隱忍與睿智。
陳年的傷,若是反復(fù)撕扯,只會日漸潰爛。
很多時候,放過別人,何嘗不是放過自己。
多年前的京城,有位88歲高齡的老太太,用那略帶合肥口音的普通話告訴我們,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其實(shí)很簡單:
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 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 第三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曾經(jīng)她與沈從文伉儷情深,后來卻落得終生遺憾。
回首半生,有爭吵、有背叛,有熱烈也有平淡,最終她選擇了釋然。
生命中再濃烈的愛意,再強(qiáng)烈的恨意,最終都會被時光沖散,人生苦短,何必揪著過去的錯誤不放。
就像卡耐基在書中所寫:
“我們活在世上的光陰只有短短幾十年,但我們卻浪費(fèi)了很多時間,為一些過去的事情發(fā)愁,這是多么可怕的損失?!?/span>
人活到了一定年紀(jì),終歸學(xué)會將往事清零,讓愛恨隨意。
背負(fù)著沉重的過去,只會拖住自己前進(jìn)的腳步。
寬容別人的過錯,才能得到心的解脫。
03
網(wǎng)上曾有個問題令我印象深刻:“原諒”和“算了”,有什么區(qū)別嗎?
有人回答說:原諒,是與他人和解;算了,是與自己和解。
沉淪在仇恨的淤泥里,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
從前有一位女子總是做很奇怪的夢。
夢里有一座黑房子,里面關(guān)了很多人,他們?nèi)諒?fù)一日地在房子里尖叫、哀嚎……
由于夜夜難安眠,女子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她去醫(yī)院,很多醫(yī)生也束手無策。
直到有一天,她遇見了一位禪師,禪師給了她一把鑰匙說:
“下次再做這個夢,你就用鑰匙打開鎖,把房子里的人都放出來。”
女子在夢中用禪師給的鑰匙打開黑房子的鎖,里面的人也逐一從房子里走了出來……
原來這些人,都是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人。
直到最后一個人走出來時,女子淚流滿臉。
那個人,正是她自己。
有句話說得很好,“人活于世,其實(shí)真正能傷害你的人,始終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span>
你計較什么,就被什么困擾,你憎恨什么,就被什么捆綁。
人生短短不足百年,郁郁寡歡是一天,快樂灑脫也是一天。
與其糾結(jié)過去,不如著眼未來,忘記仇恨,活在當(dāng)下,方能心平。
凡事計較,便日漸心胸狹隘;學(xué)會放過,生命才能澄澈遼闊。
人生當(dāng)中最緊要的事,是過好當(dāng)下,專注于自己的生活。
點(diǎn)個在看,不再計較、不再怨恨,與自己和解、與世界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