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省共有6個縣級市,55個縣。其中,就涇縣來說,總?cè)丝诔?0萬,建縣歷史超2000年,并且縣名也是2000多年不改名。
一
首先,涇縣,隸屬于安徽省地級宣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涇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東鄰宣州市、寧國市;南界旌德縣、黃山市;西接青陽縣;北依南陵縣,介于北緯30°21′—30°50′,東經(jīng)117°57′—118°41′之間,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7%。涇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早在新石器時代,今安徽省涇縣一帶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先秦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qū)為古越族先民。
二
春秋時期,今涇縣一帶先屬吳國,后屬越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消滅越國,將該地區(qū)納入到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秦始皇在該地區(qū)置涇縣,屬會稽郡。由此,涇縣的建縣歷史已經(jīng)超過2200年了,并且縣名沿用至今。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涇縣改屬丹陽郡。東漢這一歷史階段,涇縣先后屬宣城郡、丹陽郡。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quán)、劉備三家爭霸,涇縣屬孫權(quán)建立的東吳。
三
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廢宣城郡,撤銷安吳縣,并入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屬宣州。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涇縣改屬宣城郡(仍治宣城)。唐朝建立后,涇縣改屬宣州。公元1166年,也即宋朝建立后,升宣州為寧國府(仍治宣城),涇縣屬之。元朝建立后,涇縣屬寧國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涇縣屬直隸宣州府、寧國府。清朝初期,涇縣屬江南省寧國府。
四
最后,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涇縣屬安徽省寧國府。1912年1月,也即清朝滅亡后,涇縣(仍治今城廂鎮(zhèn))屬安徽省。1914年,涇縣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年,涇縣直屬于安徽省。1980年2月,涇縣屬宣城地區(qū)。2000年6月25日,撤銷宣城地區(qū)和縣級宣州市,設(shè)立地級宣城市,涇縣屬之至今未變。截至2016年,涇縣下轄9個鎮(zhèn)、2個鄉(xiāng),總?cè)丝诩s35.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