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于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后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qū)、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就富順縣來說,人口超100萬,被譽為“才子之鄉(xiāng)”。
一
首先,富順縣屬于四川省自貢市,在地理位置上,富順縣東與北鄰內(nèi)江市隆昌縣,西靠自貢市沿灘區(qū),南接瀘州市瀘縣,西北與自貢市大安區(qū)相連,西南與宜賓市接壤,距自貢市區(qū)25公里,省會成都210公里,距直轄市重慶150公里。早在商周時期,該地區(qū)為古蜀國轄地。戰(zhàn)國中后期,秦國不僅和山東六國交戰(zhàn),而且派軍進入該地區(qū),在消滅了蜀國、巴國等諸侯國后,秦國在富順等地區(qū)置蜀郡。
二
到了漢朝時期,該地區(qū)屬于犍為郡江陽縣。東漢時期,自貢地區(qū)即生產(chǎn)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等。公元567年,北周劃出富世鹽井及周圍地區(qū)設(shè)雒原郡及所轄設(shè)富世縣。由此,對于該地區(qū)來說,建縣歷史已經(jīng)超過1300年了。公元582年,隋朝建立后,富世縣隸于瀘州,縣域約15萬公頃。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因為避諱皇帝李世民的‘世’字,富世縣更名為富義縣。
三
公元966年,該地區(qū)隸于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約30萬公頃。公元976年,因避諱皇帝趙匡義的‘義’字,富義易名富順。由此,對于富順縣來說,歷史上兩次因為避皇帝名諱而改名。元朝建立,升為富順州隸于四川行中書省。公元137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富順州將為富順縣隸于敘州府。清代因之。在明清這一歷史階段,今富順縣一帶人才輩出。明朝,富順縣考中進士 139人、舉人492人、貢生386人。
四
最后,明朝時期,熊過為自貢富順縣人,是明朝“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著《南沙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總錄》中?!睹魇贰酚袀鳌G宕?,富順縣考中進士31人、舉人315人、貢生477人,從而享有“人才之鄉(xiāng)”的贊譽。如今,對于富順縣這座千年古縣,下轄22個鎮(zhèn)、4個鄉(xiāng),面積達1336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09.02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