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進入專注模式的頁面,點擊右上角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專注類型。系統本身會為你建議幾種專注模式,不過這里我們就直接選擇自定。命名并做好個性化操作之后,點擊下一步就可以正式進入詳細的設置選項。
一般來說,電話和信息已經不是我的主要聯系方式,因此我只給家人添加到了允許列表中,其它的都選擇了不允許。當然,為了能讓他人在真的有急事時能聯系到我,我也會打開允許重復來電的選項。
接下來是設定允許通知的 App。畢竟是個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活,寫稿模式下的通知提醒自然是越少越好。因此諸如微信、微博、Instagram 這類社交應用自然是排除在外的,僅僅允許一些較重要的 App 和時效性的通知推送。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面的 App 其實不僅包括了 iPhone、iPad App,還包括了 Apple Watch App。
完成通知設定后,點擊允許,寫稿專注模式就添加完成了。
但是對于其它選項的設定,則需要在完成上面這些步驟之后開始。例如,我將寫稿模式時的主屏幕頁面 App 全部隱藏,只保留一個空白的主屏,并設定了鎖屏變暗且關掉了鎖屏的通知顯示。這樣,在我中途想摸魚或看通知時,會明顯地增加我尋找 App 和操作的時間,一定程度上打消我的這些想法。
到這里,一個專注模式就差不多設置好了。但是到現在,它還不夠「智能」,所以現在我們就需要轉移到 Mac 上來繼續(xù)進行設置。通過在下方的自動打開選項中,添加 Ulysses 這個 App,就能做到讓我在打開且前置這個窗口的時候,讓所有的設備一同進入寫稿模式。
這時候,如果我們再結合上快捷指令,那么一個完整的流程就可以實現了。
我們利用快捷指令的操作,關閉掉電腦上其他多余的 App,并打開 Ulysses。由于前面設定了打開 Ulysses 時自動喚醒寫稿模式,因此這里甚至可以省略掉一個進入專注模式的步驟。接著,快捷指令再將 Ulysses 設置成全屏幕,然后播放專注歌單,就可以開始認真寫作了。
觀影模式
在 Apple Watch 中,有一個劇院模式,可以讓 Apple Watch 屏幕始終保持屏幕熄滅狀態(tài)且打開靜音模式,避免在抬腕時亮起,但手表依然會通過震動提醒我們有新消息通知。因此,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更進一步的「觀影模式」,減少不必要的通知干擾,為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良好的觀影環(huán)境。
設置的方式與上文類似,這里便不再贅述。這里建議的是將鎖屏設置下的「鎖屏變暗」和「在鎖定屏幕上顯示」打開,并結合快捷指令將設備調整為深色模式和靜音模式,同時調低設備的屏幕亮度,這樣一來即使是有通知推送或電話撥入時,既能做到應有的提醒,也不會影響到同一場合下的其他人的觀影體驗。
戀愛模式
這一部分適合都在使用 iPhone 的情侶們。相信在你們獨處時,肯定不希望被老媽打電話問吃了沒,被老師發(fā)微信問作業(yè)交了沒,被老板發(fā)釘釘問 PPT 做完沒 —— 因此,設定一個「戀愛模式」,把他們統統踢出去,只留下一個專屬于兩個人的時間吧。
允許聯系人就不用我講了吧?當然你非要添加好幾個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在允許的 App 上,我們就可以將一些社交類的 App 通知關閉掉,防止某些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最后,你甚至可以設定一個快捷指令,互相以對方的 iPhone 快捷公交卡作為觸發(fā)開關,見面時兩個人互相用對方 iPhone 背靠背一碰,一起進入戀愛模式。此外,這個快捷指令還可以開一些諸如音樂、心率、健康或是 Aphrodite 這類 App ,來記錄一些彼此生活的親密瞬間。
游戲模式
不少人都吐槽過,iPhone 一直沒有自帶的游戲模式,導致游戲時經常有通知打斷。而隨著專注模式的到來,iOS 終于官方支持了游戲模式。在我們添加新專注模式時,Apple 就已經提供了一個「游戲」可供選擇。設定完成后,我們就可以讓 iPhone 在打開特定的游戲 App 時,自動激活游戲模式,關閉不需要的通知提醒,專心致志地玩游戲。
此外,我們還可以設置一個引導式訪問,并通過快捷指令自動化的方式,設置成進入游戲模式時自動打開。這樣一來,我們在游戲時便會被鎖定在當前的 App,避免一些需要在屏幕下方進行的操作時,誤觸發(fā)返回主屏的手勢。
對了,iOS 還支持在連接手柄時啟用游戲模式。
理解過去的「勿擾模式」
說完實例,我們再來聊聊「專注模式」的前身「勿擾模式」。
從 iOS 6 時代開始,勿擾模式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 9 年的時間。盡管在后來 Apple 對它進行了一些增強和完善,例如駕駛勿擾、睡眠勿擾等,但仍然屬于小小修補的范疇,沒有帶來十分明顯的功能性提升。
當年的 iOS 負責人還是 Scott Forstall
如果你曾經使用過勿擾模式,你就會發(fā)現它是「一刀切方案」的典型范:一旦打開,能夠設置的選項很少,而且不支持跨平臺和條件判斷??缙脚_很好理解,那么什么叫「條件判斷」?
在以往的勿擾模式下,除了你允許的電話聯系人之外,其它任何人都不能直接找到你,可以說是半只腳踏進了「失聯」狀態(tài),唯一的例外是對方三分鐘內連續(xù)兩次撥打你的電話。而如果加入了條件判斷,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告訴系統,在這個狀態(tài)下需要讓哪些人能聯系到我,以及哪些通知是需要我關注的,例如一些重要日程和待辦項目、重要的會議提醒等等。
或許在過去的一年中,由于 Apple 在家辦公的政策難以收回,同時還發(fā)現不少員工因為勿擾模式錯過了太多重要的工作和會議,于是終于在 2021 年將它從箱底翻出來,一口氣將它更新到了一個新的維度。
從「勿擾」到「專注」
雖然 iOS 15 的專注模式和以往的勿擾模式在設置中的入口都一致,甚至連圖標都沒有改變,但進入到詳細的設置細節(jié)中就會發(fā)現,它的變化不只是一點半點。不過從邏輯上來說,這些改變無非也是修復我們上面所詬病的問題 —— 即橫跨所有 Apple 生態(tài)系統,并加入大量的條件判斷。
在設備之間共享
在專注模式的主頁下方,打開「在設備之間共享」的開關并進入專注模式后,同一個 Apple ID 賬號下的所有 iPhone、iPad、Mac 和 Apple Watch 設備都會進入這個專注模式,并共享這一模式下的所有設置。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設定了一個睡眠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所有的通知都是不允許的。當我們在 iPhone 上開啟它之后,你的 Mac、iPad 和 Apple Watch 也都會立刻進入睡眠模式,并同樣拒止所有的通知提醒,反之亦然。
但要注意的是,這一功能本質上是通過 iCloud 服務來實現的。我自己測試下來發(fā)現,它需要在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下才能使用,本地局域網、飛行模式下都無法正常同步。
此外,這個開關你也可以在 Mac 的「設置 - 通知與專注模式 - 專注模式」的頁面下找到它。
條件判斷
在 iOS 15 的專注模式中,Apple 所添加的條件判斷非常多,同時還有對應模式下的選項設定。前者對應的是什么時候打開,后者是打開這個模式下需要響應什么結果。
具體到每一個模式下的設定頁面,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些元素:
允許的通知,分為聯系人的 App;
選項,分為專注模式狀態(tài)、主屏幕和鎖定屏幕;
自動打開,包括定時或更專業(yè)的自動化選擇。
下面,我們將重點挑選其中的三個細節(jié)功能來進行解析,并分享一些設置的思路。
通知相關
在允許的通知頁面下,我們可以選定特定模式下允許給我們來電和發(fā)送消息的聯系人或 App。這一部分的內容相信大家不難理解,這里便不展開細講。不過在 App 頁面的下方,有一個「時效性」的開關,一時間會讓不少人感到懵。
其實,它也是 iOS 15 新增的功能之一,允許 App 將通知分類為非重要通知、時效性通知和重要警告:
非重要通知:商業(yè)推廣、娛樂新聞的推送等,例如淘寶的商品推廣、網易云的奇葩文案和抖音的廣告;
時效性通知:一些即將來臨或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例如家庭 App 的煙霧報警器通知、快要進行的日程事項、心臟異常、摔倒或淘寶快遞已經到達的通知等等;
重要警告:來自政府機構等的緊急警報通知,優(yōu)先級最高,甚至可以不受任何系統功能的限制進行推送,一般 App 無法發(fā)送這類通知。例如安珀警報、地震預警或彈道導彈攻擊警報(參考 2018 年夏威夷導彈誤報事件)。
也就是說,開啟時效性通知后,該模式下不在允許列表中的 App 也可以向我們發(fā)送時效性通知。盡管一功能由于需要開發(fā)者對 App 進行適配,目前帶來的實際體驗并沒有太大改變,但 iOS 15 中的提醒事項、日歷及查找等官方 App 已經支持了這一功能,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將這個開關打開。
其次,在選項列表下,我們可以自定專注模式狀態(tài)、主屏幕和鎖定屏幕的一些具體顯示內容。值得一提的是,iOS 15 的「專注模式狀態(tài)」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可以讓 iOS 在信息 App 中向好友顯示一個「已將消息靜音」的小提醒。如果對方給你發(fā)送了非常重要的消息,還可以繼續(xù)點擊「仍然通知」來提醒你。
然而,鑒于國內絕大部分的即時通訊 App 都是微信 / QQ,因此它目前在國內的用途并不大。希望 Apple 后期能開放接口,適配這些第三方的 IM 類 App。
主屏幕設定
主屏幕下的自定頁面也是一個比較有用的功能。開啟后,我們可以設定需要顯示哪些主屏幕頁面。一般來說,我們有以下兩種設定的思路。
其一是將主屏幕分別按工作、生活、游戲等頁面進行分類,頁面內放上該分類下對應的 App 和小組件。開啟某個專注模式后,將其他不相關的頁面隱藏,只顯示當前模式需要的主屏。例如我們設定一個工作專注模式,并在主屏幕中的某一頁只放與工作有關的 App 和小組件,然后在設定時選擇只展示這一個主屏的內容,而其它頁面則隱藏不見。
其二是主屏幕的第一頁設為空白頁,進入需要專注的模式時,其它有 App 和小組件的頁面均全部隱藏,主屏幕頁面上除了程序塢上的四個 App 外一片空白。
娛樂模式 / 寫稿模式
不過要留意,最右側的 App 資源庫是不能隱藏的,希望 Apple 在后續(xù)的更新中能加入這一功能。
自動化觸發(fā)
除了我們手動打開專注模式之外,我們還可以給它添加一些觸發(fā)條件,讓專注模式也實現自動化。在最下方的自動打開中,點擊「添加定時或自動化」即可開始進行設定。
其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發(fā)生條件是根據某個 App 的開啟或關閉狀態(tài)來進行觸發(fā)。例如開啟圖書 App 時,自動開啟閱讀模式,又或是開啟 Ulysses、Pages 等這類文稿時,自動進入寫作模式。
另外,iOS 15 還借助機器學習,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智能啟用」的開關。打開后,iOS 便會根據我們日常的位置、App 使用習慣等,自動為我們開啟這個專注模式。
當然,聊到自動化觸發(fā),怎能錯過快捷指令?在 iOS 15 中,快捷指令 App 已經對專注模式進行了深度的支持。再加上它們也已經成為了一個跨越 Apple 整個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服務,將它們搭配起來可謂是「錦上添花」了。
總結
不難看出的的是,Apple 自從發(fā)布搭載自研芯片的 Mac 那一刻開始,整個 Apple 系統的生態(tài)融合樂章的高潮部分已經完全奏響,原本不少是各平臺獨占的應用和服務,已經被近兩年的 WWDC 接連打通
與此前的快捷指令一樣,Apple 想要讓專注模式早一點來到 iOS 和 macOS 平臺上并不困難,然而割裂的應用生態(tài)和彼此相對獨立的設定,所帶來的體驗必然算不上優(yōu)秀。然而如今,無論是 iPhone、iPad 還是 Mac,已經逐漸可以實現「一次編譯,處處 debug 運行」。這種跨平臺的應用,逐漸為這些跨屏幕、跨系統的功能服務完成了鋪墊,并借助 iCloud 的實時同步來打破時空的束縛,給我們帶來更加無縫的多端使用體驗。
當然,盡管這一次 Apple 對專注模式的投入很高,但它并非仍然沒有缺點。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相對繁瑣的設置過程 —— 每一次添加一個新模式時,都需要對通知、選項和觸發(fā)條件進行逐一設置,沒有任何其他的捷徑。顯然 Apple 在這一塊還是有著很一部分十分機械且死板的思考,哪怕是簡單加一個「復制該模式」的按鈕,都比每次都要手動挑選要來的方便不少。
通過上面對專注模式的解析和案例,或許你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并開始著手建議一套屬于自己的專注模式。所以,如果你有什么不錯的想法,那么也請不要吝嗇,分享出來給大家作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