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午云陰日正長,佳辰早至浴蘭湯。
涼風(fēng)入座無消扇,彩索靈符映羽觴。
——唐·李商隱《缺題》
-2-
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
——唐代:殷堯藩《同州端午》
-3-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唐代:殷堯藩《端午日》
-4-
年年端午風(fēng)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宋代:趙蕃《端午》
-5-
重午無人肯訪臨,竹低沙淺綠連陰。
倚松自讀離騷坐,一笑獨(dú)醒江水深。
——宋代:方岳《重午》
-6-
絲絲梅雨濕榴花,處處釵符裊鬢鴉。
醉聽畫樓思遠(yuǎn)曲,艾枝簪滿碧巾紗。
——宋代:王镃《重午》
-7-
疾風(fēng)吹雨滿征衫,陸走川行兩不堪。
塵事縈人心事遠(yuǎn),濯纓何必在江潭。
——宋代:朱熹《五月五日海上遇風(fēng)雨作》
-8-
畫舸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鬥時(shí)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
——宋代:胡仲弓《端午》
-9-
縱有靈符共采絲,心情不似舊家時(shí)。
榴花照眼能牽恨,強(qiáng)切菖蒲泛酒卮。
——宋代: 朱淑真《端午》
-10-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鄉(xiāng)關(guān)眼已花。
憶得親庭誰共語,應(yīng)憐游子未還家。
——宋代:楊時(shí)《端午日》
-11-
逢人篸艾知重午,漫把青錢問酒杯。
豈是醉狂慵吊古,獨(dú)醒不禁客愁來。
——宋代:吳錫疇《重午于潛道中》
-12-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fēng)俗彩舟輕。
空齋無事同兒戲,學(xué)系朱絲辟五兵。
——宋代:余靖《端午日事》
-13-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diǎn)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宋代:陸游《乙卯重五詩》
-14-
虎眼龍須午未乾,楚臣遺淚尚潸潸。
梅天有雨金丸重,麥地?zé)o風(fēng)翠浪閒。
蒲解梟風(fēng)豈梟賊,符能驅(qū)祟不驅(qū)奸。
一樽菖酒呼天問,何事男兒鬢漸斑。
——宋代:華岳《重午》
-15-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代:蘇軾《浣溪沙·端午》
-16-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dú)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障蛄洪g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dāng)時(shí)枕上聞。
——宋代:李之儀《南鄉(xiāng)子·端午》
-17-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shí)節(jié)動(dòng)。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shí)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宋代: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8-
幽檻暑。又是一年重午。獵獵風(fēng)蒲吹翠羽。楚天梅熟雨。
往事瀟湘南浦?;陻喈嫶嵐?。雙葉石榴紅半吐。倩君聊寄與。
——宋代:韓元吉《謁金門·重午》
-19-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dāng)時(shí)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diào),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fēng)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yīng)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宋代: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0-
會昌湖上扁舟,幾年不醉西山路。流光又是,宮衣初試,安榴半吐。千里江山,滿川煙草,薰風(fēng)淮楚。念離騷恨遠(yuǎn),獨(dú)醒人去,闌干外,誰懷古。
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鄉(xiāng)情節(jié)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漲淥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jù)。問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處。
——宋代:盧祖皋《水龍吟·淮西重午》
-21-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guān)何事,付與癡兒騃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dú)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shí)展卷,誦騷語。
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厥转?dú)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宋代:許及之《賀新郎》
-22-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fēng)。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宋代: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23-
淡妝濃抹。西湖人面兩奇絕。菖蒲角黍家家節(jié)。水戲魚龍,十里畫簾揭。
凌波無限生塵襪。冰肌瑩徹香羅雪。游船且莫催歸楫。遮莫黃昏,天外有新月。
——宋代:趙長卿《醉落魄·重午》
-24-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應(yīng)是南風(fēng),湘浦正波濤。千古獨(dú)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达w橈。奪高標(biāo)。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宋代:陳著《江城子·重午書懷》
-25-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一番須作一般看。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干。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及時(shí)蒲黍漫登盤。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
——宋代:郭應(yīng)祥《南歌子·生世逢端午》
-26-
風(fēng)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yīng)相笑,無酒淵明亦獨(dú)醒。
——元代:貝瓊《已酉端午》
-27-
今年重午住京華,一寸心情萬里家。
楚些祇添當(dāng)日恨,戎葵不似故園花。
案頭新墨題紈扇,墻外高門響鈿車。
朋侶蕭疏歡事少,誰令衰鬢受風(fēng)沙。
——元代:吳師道《端午》
-28-
獨(dú)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明代: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29-
榴花乳燕各爭新,角黍蒲觴次第陳。
薦罷三閭還自笑,此生難作獨(dú)醒人。
——明代:王世貞《端午日小酌》
-30-
去歲端陽直禁闈,新題帖子進(jìn)彤扉。
太官供饌分蒲醑,中使傳宣賜葛衣。
黃傘回廊朝旭淡,玉爐當(dāng)?shù)钗甾刮ⅰ?/p>
今朝寂寞江邊臥,閑看游船競渡歸。
——明代:高啟《端陽寫懷》
-31-
此日家家喚艇行,一灣野水是新城。
無人更說防淮事,煙柳風(fēng)蒲到處生。
——清代:厲鶚《午日淮陰城北觀競渡》
-32-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shù)。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zhuǎn),沖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fēng)去。
——清代:納蘭性德《摸魚兒·午日雨眺》
-33-
佳節(jié)薰風(fēng)何太好。曉色晴明,競渡游人早。公子韶華開大道。馬蹄踏碎閑花草。
柳上黃鶯聲未老。蕩漾湖波,忽自傷懷抱。豈為春光歸別島。斑衣零落添余惱。
——清代:張昊《蝶戀花·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