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中野良子確實老了,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無數(shù)道皺紋,如同枯萎的玫瑰。誰都要老,誰也都年輕過。年青時的中野良子是“真優(yōu)美”。
中野良子在中國很出名,但國人對她難以忘懷的,是《追捕》中的真由美。時隔數(shù)十年年,中野良子回憶起當(dāng)年因《追捕》與中國結(jié)下的緣分時,仍然感慨良多:“這段經(jīng)歷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在我從未踏入的鄰國,竟然有幾億人看了這部電影。而作為一個日本人,我發(fā)現(xiàn)我竟然如此不了解中國?!?/p>
1976年,電影《追捕》在日本上映。兩年后,《追捕》被引進(jìn)中國,成為文革后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那是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年。不久,中野良子通過電話,得知了《追捕》在中國走紅的消息。她后來偶然看到日本NHK教育頻道的電視節(jié)目,有研究中國問題的學(xué)者說,一位叫中野良子的女士在中國十分有人氣。這讓她感到驚訝——電視里那個和她穿同樣衣服的女子,竟然是自己。
在看到電視節(jié)目的兩個星期后,中野良子到了中國。抵達(dá)北京機場時,竟然有幾百人敲鑼打鼓地迎接她。她用中文對大家說:“我是中野良子。”這時,邊上的主持人告訴她:“你該說,‘我是真由美’。”“‘真由美?’這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發(fā)音,那聲音就如同鐘聲回響一般美妙。”
“我是真由美?!痹捖曇宦?,四周歡呼聲四起,而她還不知道那個詞的意思。這是她的人生中第一次經(jīng)歷這樣的場景。因為《追捕》,中野良子和高倉健結(jié)下了一段深刻的“戰(zhàn)友情”。“第一次和他見面的時候,從他身上感受到一種類似光的東西。我們都站定不動,仿佛墜入了一種異度空間?!彼貞洝?/p>
“在我們最后一次見面的時候,這種感覺也并未消失。明明兩人距離很遠(yuǎn),但我還是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那是在日本一家飯店的大堂,兩人偶然相逢,簡單地微笑問候。中野良子沒想到,這竟然是他們的最后一面。斯人已逝,她最想對高倉健表達(dá)的,除了對那段“戰(zhàn)友情”的感謝,還有對彼此之間默默扶持的感激。
中野良子說,中國觀眾對《追捕》中真由美救杜丘的場景印象最為深刻,總會問她:“為什么你會去救他?”對這個問題,電影中的臺詞給出了答案:“因為我喜歡你?!碑?dāng)時拍攝非常艱難,樹多,路難走,燈光照在馬上,馬也很難控制。雖然之前她多次練習(xí)騎馬,還是難免緊張,高倉健就默默地輔助她。那個鏡頭在兩人的彼此配合下,一次就拍攝成功了。
拍攝電影的時候,兩人經(jīng)常一起吃飯聊天,但此后私下見面的機會并不多。中野良子一次去拜訪一位朋友,后者剛好也是高倉健的朋友,那天高倉健也來了。她很好奇私下的高倉健是什么樣子,就在朋友的慫恿下扮成了他的夫人,系上圍裙,戴上頭巾,迎接高倉健。那天高倉健戴了一頂棒球帽,一進(jìn)門就語氣輕松地和朋友問好,還聊了很多。原來私下的高倉健很健談,并不是電視里沉默寡言的樣子。
在中野良子即將結(jié)婚的時候,高倉健竟然在一天早晨7點前請人送來了300支玫瑰花。這是第一時間送來的祝福。在中野良子眼里,高倉健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場。支撐這種氣場的,是他獨特的精神世界。“我還想和他拍一部片子,以中日美三國為背景,演繹一段杜丘和真由美故事的后續(xù)?!倍@只能成為遺憾了。
高倉健逝世后在中國引發(fā)了巨大的懷念思潮,這讓中野良子再次感嘆,三十多年前一部電影的奇跡,是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中野良子1979年和中國孩子們在一起。
中野良子1979年在上海受到人們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