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融媒記者 石闖 文/圖 發(fā)自河北武安
8月17日,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廣場上,涼爽宜人,歡樂祥和。一場文藝演出,給前來“捧場”的人們帶來了精彩的視聽盛宴。這一天,對聞名全國的“愛心媽媽”李利娟來說,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綜合樓落成、兒子娶親、4個孩子考入大學(xué),可謂三喜臨門。
從1996年收養(yǎng)第一名孤兒開始,她創(chuàng)辦的這家“民間福利院”至今已有21年了。很多孤殘孩子都住在依山而建的低矮、臟亂、狹小、潮濕的平房里,搬遷成了他們的最大心愿。
他們四個即將踏入大學(xué)校園
本報2月23日A08、A09版刊發(fā)《“愛心媽媽”21年收養(yǎng)103個孤殘孩子》,對她的感人事跡進(jìn)行了報道。如今,300多萬善款陸續(xù)涌來,一棟綜合大樓拔地而起,讓這些原本不幸的孩子從此有了幸福的新居,也在太行山上樹起了一座無言的豐碑。
點(diǎn)擊http://zzwb.zynews.cn/html/2017-02/23/node_109.htm
查看晚報《“愛心媽媽”21年收養(yǎng)103個孤殘孩子》報道
孩子們馬上要搬新家了
“這一天,真的盼望太久了”
“孤殘孩子也是寶,一個不能少”
8月17日,天剛剛亮,一輛輛轎車魚貫駛?cè)刖嗪颖蔽浒部h城十多公里的民建福利愛心村。這一天,是農(nóng)歷六月二十六,綜合大樓落成并正式投用了,這是愛心村里最大的事兒。
鄭報融媒記者前往愛心村的山路,依然崎嶇顛簸。唯一不同的是兩旁灌木上掛上了大紅的“喜”字,大紅的燈籠,孩子們也穿上了紅彤彤的新衣裳……愛心村四處彌漫著喜氣,構(gòu)成了荒郊野外的一縷亮色。“愛心媽媽”李利娟在一群孩子的簇?fù)硐?,遠(yuǎn)遠(yuǎn)地迎著客人。
在愛心村綜合大樓的廣場前,滿眼是綠茵茵的草地,在空氣中散發(fā)出清新的氣味。
“搬家嘍,搬新家嘍!”“太美啦,太漂亮了!”孩子們歡天喜地地在成人帶領(lǐng)下,從低矮的平房搬進(jìn)寬敞明亮的新家——愛心村東側(cè)的綜合樓。這棟樓共兩層,建筑面積2003平方米,分為嬰兒房、幼兒房、兒童房、男女生宿舍、電腦室、康復(fù)室、圖書室、展覽室等48個房間,每間居住室都裝飾成了暖暖的粉色,且都配有一間獨(dú)立衛(wèi)生間。
這排低矮平房,是孩子們原來的家
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新家如此漂亮溫馨,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而為了慶祝綜合樓落成,上午9時許起,來自石家莊、邯鄲等地的文藝志愿者,舉行了一場接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暖色調(diào)的新居
“這一天,真的盼望太久了。”46歲的李利娟說,從1996年5月9日,她偶然間收養(yǎng)第一名孤兒開始,截至2017年7月底,共收養(yǎng)110名孤殘兒童,80%都是身患疑難重癥的棄嬰。目前,愛心村生活著百名孤殘孩子,其中11個上大學(xué)、11個上中學(xué)、20個上小學(xué)、13個上幼兒園,“兩歲以下嬰幼兒40個,都在吃奶粉,還有5個殘疾無勞動能力的孩子?!?/p>
然而,由于漫漫21年的收養(yǎng)之路,讓原本家境殷實(shí)的她早已負(fù)債累累,力不從心,使很多孤殘孩子居住的條件非常簡陋,要么是平房,要么是板房,分散在山坡上,低矮、狹小、臟亂、憋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墻皮還不斷地脫落,大家都盼著搬新家?!?/p>
李利娟和楊仕梅,笑靨如花
“別管了,蓋大樓的錢我出”
“我也想過,讓孩子們住得更好點(diǎn),可無能為力。”李利娟說,直到去年7月19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澇事件,才讓她才痛下決心?!澳且粓霰┯晏珒戳?,我們本來就處在荒郊野外的礦山上,差點(diǎn)把孩子們給沖走了,現(xiàn)在想起來還害怕,這樣下去也不是個法子?!?/p>
李利娟說,“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不但沒法給孩子們交代,給社會各界交代,也沒法給自己交代。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作為經(jīng)過武安政府部門批準(zhǔn)的一家主要從事孤殘兒童(棄嬰為主)的救助收養(yǎng)和養(yǎng)老服務(wù)的民間公益機(jī)構(gòu),她說,愛心村不能有任何閃失。
捐助287萬綜合樓資金的愛心人士楊仕梅
就在這時,來自香港的愛心人楊仕梅給她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和希望。2015年夏天,楊仕梅了解到李利娟創(chuàng)辦愛心村的事跡后深受感動,并伸出了援助之手,從那時起每月給愛心村的孩子們提供5萬元資助及40件奶粉,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對愛心村的資助從未停歇”。
“我來過愛心村多次,對孩子們的居住條件很擔(dān)憂。”楊仕梅說,洪澇災(zāi)害后她決定給孩子們建一個嶄新家園。經(jīng)工程設(shè)計及預(yù)算,綜合樓造價為287.738萬元。“為了孩子們,蓋樓是必須的,你別管了,錢我來出!”楊仕梅的話,讓李利娟愣住了,頓時淚如雨下。
去年秋季動工到今年夏天,一棟恢弘氣派的兩層綜合大樓拔地而起。楊仕梅兌現(xiàn)諾言,一筆筆蓋樓用的工程款匯了過來。在楊仕梅的愛心帶動下,廣東佛山企業(yè)家章先生也捐獻(xiàn)價值20多萬元的瓷磚及10萬元現(xiàn)金,用以購置孩子們的專用床等等,愛心如潮涌向愛心村。
經(jīng)過一年多漫長的等待,8月17日愛心村綜合大樓將正式竣工。在落成典禮儀式上,李利娟及愛心村的孩子們向楊仕梅及眾多愛心人送上錦旗并鞠躬致謝,“孩子們,她叫楊仕梅,是我的好大姐,沒有她的支持和奉獻(xiàn),就沒有我們的新家。她,也是你們的好媽媽!”
一股股暖流奔涌在這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身上。臺下的很多觀眾聽罷,也忍不住落淚,并一起為“楊媽媽”鼓掌?!肮職垉菏巧鐣凶钊跣 ⒆罾щy的群體,他們已經(jīng)遭受過不幸,我們應(yīng)該更加關(guān)心、愛護(hù)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溫暖,這也是全社會的責(zé)任。”對此,楊仕梅表示,“堅守愛心,盡力改變孤殘兒童們的命運(yùn),我也要做他們一輩子的媽媽。”
孤兒娶親,會把愛的溫暖傳遞
除了綜合樓落成,這一天,愛心村還有兩件喜事:在愛心村長大的孤兒李建東與愛人徐丹在喜結(jié)良緣;在愛心村長大的趙清海、任賢齊、張亞楠、劉航4個孩子今年考入大學(xué)。兩件喜事合二為一,均是以此感謝“愛心媽媽”李利娟的養(yǎng)育之恩及社會愛心人的幫助之情。
“這里的孩子大多都沒有親生父母,但我會像親生的那樣為他們操持婚姻大事?!贝┲t色裙子的李利娟,言談中充滿作為“家長”的責(zé)任感。
新郎李建東和新娘同歲,都生于1995年。“建東的爸爸因礦難去世,媽媽患病去世,是個孤兒,四處流浪,無家可歸。”李利娟說,她一個護(hù)工去縣城時遇到后把饑腸轆轆的他帶了回來。那一年,李建東才7歲,如今15年過去了,他已長成1.8米高的帥小伙。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辛酸的故事?!崩罾暾f,“建東雖然是收養(yǎng)的,但他和我的親生兒子一樣。”李利娟說話時身上總散發(fā)出一種平靜的力量,“到了結(jié)婚年齡,我在四處給他張羅。今天,一對新人成親了,我很高興,心里只想孩子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p>
李利娟多了一個兒媳婦
為了操辦兒子的婚禮,愛心村的廣場上搭起了鍋灶和大棚。一個小女孩才8歲,這幾天也在為哥哥的婚事出力?!吧狡滦渖系臒艋\,有好多都是我掛上去的,喜字也是我貼的?!倍髲N的師傅們,正忙著燉肉。而愛心村大一點(diǎn)的孩子們也都跑前跑后,男孩幫著擺放桌椅,女孩們幫著摘菜、刷洗碗筷。還有一些貪玩孩子,在大棚外嬉鬧追逐,笑聲不時在山間回蕩。
“建東實(shí)在,能干,和女兒處得來。”李建東的岳母魏紅說,自家做生意多年,有鏟車等工具,在和李利娟結(jié)成親家后,經(jīng)常到愛心村幫忙。而李建東表示,結(jié)婚后雖然會離開愛心村,但會把愛的溫暖傳遞下去,“在愛心村長大,讓我懂得了許多,我會盡力回報社會?!?/p>
事實(shí)上,在愛心村長大并喜結(jié)姻緣的人,李建東不是第一個?!靶录医ê昧?,兒子結(jié)婚了,孩子們考入大學(xué)了,生活更有盼頭了?!崩罾攴Q,這一天,她感到特別幸福,而這種幸福,外人很難懂。她相信,“給孤殘孩子們更多關(guān)愛,讓他們將來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自己永遠(yuǎn)的目標(biāo),在這里,孩子們一個不能少”。
統(tǒng)籌 曹杰
編輯 周愛巧
校對 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