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核心衡量標準之一,就是詞匯量,而同學們問題最多的也是記憶詞匯。
英語詞匯學習是需要方法的,下面的內容就是按照語言、學習、心理、大腦神經科學等原理整理出來的詞匯學習策略,希望你認真閱讀,結合自己的實際,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高效學習。
楊立劍,天津市耀華中學英語教師。入職以來服務耀華中學、紐約市PS184學校、耀華濱海學校、新疆和田地區(qū)二中等學校。多次擔任年級英語教研召集人和高三英語教研負責人。美國國務院TCLP(關鍵語言教師項目)首批訪問教師。參加多項國家級、市級教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撰寫論文多篇,參編教輔多種。2010年至今受邀在天津市內各區(qū)、北京外研社、山西運城、湖北黃岡等地做教學策略、外研版教材分析等講座。
根據(jù)大腦神經科學、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等研究揭示的遺忘規(guī)律和記憶原理,我們從中得到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即一切皆有規(guī)律可循,按照生理、心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來學習,就是走捷徑。捷徑不是技巧,更不是機巧,而是 按照規(guī)律做事 。
下面介紹英語詞匯的記憶策略與運用策略。
1. 明確的目標和學習動機(Clear purpose and strong motivation)
目標促進律 第一
所謂捷徑,不在別處,就在自己身上。第一,就是動機,是目標。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第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第三,是信念和意志。第四,是科學高效的方法,符合規(guī)律的方法。再加上勤奮、努力,一定能成!“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是真理!
2. 有效的及時重復 (Effective, regular and frequent repetition)
及時重復律 第二
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及時重復是保持記憶的重要途徑。當然,在已有的知識框架和理解基礎上的重復才更有效。有效的及時重復包括兩方面,一是克服遺忘的“及時重復原則”,一是高效記憶的“多維重復原則”。
1)“及時重復原則”。
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記住的東西在記完之后最初的時間內忘記的最快。因此,及時重復是高效記憶的重要保證之一?!凹皶r重復原則”又分為“短期及時原則”和“長期及時原則”。
“短期及時原則”遵循2倍間隔重復原則(結構化復習原則)。這是一個已經被普遍使用的原則,即根據(jù)遺忘曲線設計出復習的間隔時間,定期重復。結構化復習原則的間隔時間,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設計,按照2的乘數(shù)小時的序列來復習。即第一次學習背誦完單詞表之后,按照間隔2小時、4小時、8小時、16小時、32小時……的序列來復習。換言之,學習一個新的詞匯表,第一天大約要重復三次,第二天約兩次,第三天約一次,等等,以后的復習間隔越來越長。有些同學抱怨自己記不住,問題可能不在于記憶力本身。其實大家的記性都差不多,問題是你沒有遵循記憶的及時復習原則,還有就是精神是否專注,或情感障礙的影響。
“長期及時原則”是指對已經記過的東西要在以后的幾周、幾個月內及時復習,鞏固前面的記憶,直至將所記內容刻入到腦海,轉化為長時記憶。心理學實驗證明,從短暫記憶發(fā)展成為長期記憶需要經過四次復習。四次復習時間間隔逐漸增長,依次為:第一次復習是在記住后的24小時內;第二復習在第一次復習一周后;第三次復習在第二次復習一個月后;第四次復習在第三次復習半年后。
2)“多維重復原則”。
要和單詞在不同的場景下多見面。
*不同時段*和單詞多見面。不在于每次長時間看著它,而在于不同時間和它多見面。一組單詞,每天、每周要和它們在不同時間段如早中晚等時間見面,每次不需要很長時間。
*不同場合*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于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專業(yè)術語叫“復現(xiàn)率”。不過,根據(jù)要記的單詞的等級不同,增加見面機會的方式也應有所不同。
*不同角度*和單詞多見面。語義、近義、反義、詞形變化等。
3. 多維度、多角度聯(lián)想(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
多維聯(lián)想律 第三
大腦的神經結構呈網(wǎng)狀,也就天然形成了ASSOCIATION (聯(lián)想)的基礎,即在記憶時不要孤立地記憶,要發(fā)揮“聯(lián)想”潛能。聯(lián)想輻射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由部分聯(lián)想到整體,以及其它相關事物,也可以是由某一特征聯(lián)想到一類事物,還可以是讀音、詞形、詞義方面的擴充聯(lián)想等等。
1)深度聯(lián)想。
對重點詞的釋義、用法、構詞等進行縱向深入聯(lián)想,如一詞多義、一詞多性、派生詞等。例如:post在一文中是“職位”之意,而我們熟知的意思是“柱子,竿”,“郵政”。post作動詞可以是“郵寄”,“張貼”等意,進而又有“帖子”(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之意。還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詞根”、“后綴”組成的,前綴比如“re”,“in”,后綴比如“er”,“ion”……,然后共同組成一個新詞。如果掌握了這些前后綴,就可以推斷出一個生詞到底是什么意思。
2) 廣度聯(lián)想。
對英語詞匯進行橫向發(fā)散聯(lián)想。如對weather 一詞,一般可以聯(lián)想到 cloudy, windy, sunny, rainy, snowy, mist, fog, lightning, thunder, storm等。再進一步,應聯(lián)想到breeze, downpour, hurricane, overcast, shower等。
3)同義聯(lián)想。
同義詞指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如glad(高興的)與pleased(喜悅的)。記憶的過程是一組組、一對對單詞同時記憶。這種記憶方法可在記住單詞拼寫的同時,還掌握了詞與詞的區(qū)別和各自特殊的用法。例如:mistake,error和fault都表示“錯誤”,但mistake運用最為廣泛,error是正式用語,fault則強調應負的責任,是“過失”,“過錯”。
4)反義聯(lián)想。
意思相反的詞或詞組放在一起,會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樣,輸入大腦的刺激信號強于一般信號,從而能強化記憶。并且,這種記憶可以使你記起一個詞時,自然會想到另一個詞。例如:fail(不及格)與pass(及格)。
5)情境聯(lián)想。
對一些比較難記的單詞放入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句子中,結合句意來記憶,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詞文互參,整體記憶,會達到良好的效果,不僅記住了單詞,還學會了用法。例如:appreciate v. ① 欣賞;賞識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andwriting. 你字寫得真好。 ② 感激;感謝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如果您能給我這個機會的話我將不勝感激。③ 理解;明白 We didn’t appreciate that he was seriously ill. 我們沒有意識到他病得很嚴重。通過語境記憶,有助于熟悉詞的釋義、詞性、用法和搭配,比孤立地背記單詞效果要好。
6)詞形聯(lián)想。
形近詞指詞形相近的詞,形似詞放在一起拼寫很相似,但意思卻完全不同。例如:acquire(取得,獲得),inquire(打聽,查詢),require(需要,要求,命令)。
7)諧音聯(lián)想。
音近詞指讀音相近的詞匯。例如:bear與bare,worn與warn。
8)分類聯(lián)想。
也稱分類記憶,是按主題、所屬范圍等條件對詞匯進行分門別類匯總,然后綜合記憶的方法。例如:按文學形式歸類:biography(傳記),essay(雜文),memoirs(回憶錄),travels(游記),fiction(小說總稱)等;按身體各部位歸類:head,eye,nose,ear,mouth,lip,tongue,tooth,chest,arm,hand,leg,stomach,foot 等;按交通工具歸類:car,bus,truck,lorry,jeep,train,plane,ship,boat,bike,motorbike等。這樣記單詞就是抓住相互聯(lián)系的理解性記憶,而不是孤零零的機械性記憶。
記憶本身就是和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防止遺忘有很多方法,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提高復現(xiàn)率。在學習中要不斷變換記憶方式,設法由機械性記憶轉變到各種方式的理解性記憶上來。
聯(lián)想,不只是見一物想一類,還有創(chuàng)造外語環(huán)境的聯(lián)想。這種外語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由自己來創(chuàng)造。其實就是學習生活化,將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與所學內容聯(lián)想起來,生活處處皆學習。成為了習慣,就不再覺得是學習,而是生活必須了。
4. 感官協(xié)同強化記憶(Cooperation of all senses)
感官協(xié)同律 第四
大腦記憶原理中顯示,記憶最初由環(huán)境刺激物刺激人的觸、聽、視覺等感官。大腦神經元接受來自各方的刺激,溝通大腦皮層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記憶得到鞏固。如果只單純地通過一種感官刺激,既容易疲勞,又不能很好地記憶和鞏固。據(jù)此,記單詞時調動各個感官是高效記憶的又一保證。魯迅先生曾介紹過他的學外語記憶方法“五到”法,即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這里特別提出語言記憶的聲音編碼原則。這是單詞記憶的首要原則,卻被國內外語教學界普遍忽略。認知心理學發(fā)現(xiàn)短時工作記憶是人類記憶能力的瓶頸,而工作記憶的主要編碼方式是聲音,對語言素材尤其如此。因此記憶單詞時,要以聲音為首要記憶載體和手段,首先從聆聽單詞和短語的標準發(fā)音入手,而非從單詞拼寫入手。要先多聽課文、有聲書,將生詞的聲音聽出來,讓聲音刻印在腦海里,最后再記拼寫。這樣記憶的單詞不容易遺忘。換言之,對英語初學者單詞記憶的最佳方式是過耳不忘而非過目不忘。
多聽、多讀(朗讀)有助于大腦加深通過視覺所得到的印象,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有聲的,而且拼音文字的聲和它的形是緊密相聯(lián)的。聲音可以通過聽覺刺激大腦。所以,記憶單詞時,不可只用眼看詞匯表、閉著嘴孤零零地記那幾個字母,而是要先記住這個單詞的讀音,再邊讀邊拼,用心記住。再依據(jù)“有效重復”,及時復習,鞏固所記內容。
留意身邊的各種英語資訊,如電器設備上的英語,產品說明書上的英語,各種警示語、標語等,還可以聆聽外文歌曲,欣賞國外影視等等。耳濡目染,日積月累,反復回想,自然牢記。例:許多品牌電池的外包裝上有(battery電池)字樣,許多洗發(fā)精瓶外有shampoo(洗發(fā)水)字樣,自動取款機上的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動取款機)字樣,某些藥品包裝盒上的OTC(Over the Counter非處方藥)字樣等。
5. 詞根詞綴構詞記憶(Word origin and formation)
構詞源流律 第五
詞根詞綴派生,即通過加前綴或后綴構成另一個詞,例如:happy——unhappy(加前綴);happiness(加后綴)。并據(jù)此推測含此類詞根詞綴的新詞的意思,以強化記憶。
詞綴包括前綴和后綴,“詞綴”記憶法主要用于記憶“派生詞”,即“在某一詞根前面或后面加上某個詞綴來產生的新詞?!崩纾篵ooklet,“-let”是后綴,為“小”的意思,很顯然,booklet就是“小冊子”的意思。
詞根有兩種,一種是可以引申出許多同根詞的詞根,同時它也是一個獨立的單詞,例如act作為獨立單詞,它又是actor,action,active,react的詞根。另一種是不能獨立使用的詞根,但它有一個基本意義,在不同的單詞中意思大致相同。例如:詞根ject有“投擲”,“扔”的意思,subject有“目標”,“目的”(被擲于眼前的東西)之意,project有“投射”,“投影”(投擲到前方)之意,reject有“拒絕”,“舍棄”(投擲回來)之意,subject有“科目”(投身于……之下)之意。通過“詞根”這個媒介使單詞個體間有了一定關系,便于記憶。
通過詞根、詞綴記憶法記憶單詞,分析得出單詞由來,不失為一種樂趣。
6. 超量學習增強記憶 (Over-learning)
超量記憶律 第六
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記憶。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這一百個要分成四組來記,上午三十,中午十個,下午三十,晚上三十。晚上睡前瀏覽一遍當天所記的內容。第二天早晨起床之前復習以前沒記下來的詞,并檢查一下前一天所記的詞,把沒記住的抄出來。記的時候,要一目十詞,不要認認真真記,因為沒有認認真真的時間。一邊看一邊讀每個詞的讀音,默讀也成。看完后回憶一遍,回憶不起來的再看。這次記的目的在于留下個大概印象,下次看見能知道這個詞,所以記到大部分都能回憶得起來就成了,把剩下的詞單獨抄出來。如此連續(xù)三天,第四天不記新詞,而是要復習鞏固三天所記內容。連續(xù)循環(huán)兩周,再加四天做復習總結。
整合用進律 第七
中國人學英語,最常見的情形就是背單詞,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詞典為榮,但是詞典上的詞是死的,語言的運用卻是活的,機械的理解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重視語境(context)的詞句關系,記詞時最重要的在于上下文原則。首先是在聽的上下文中記憶,其次是在讀的上下文中記憶。記的不僅是詞,更重要的是用法。善于尋找詞匯、詞塊之間的聯(lián)系。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典型例句和常用搭配,總結規(guī)律。
熟練掌握重要句型。要養(yǎng)成背誦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fā)音規(guī)則,又有語法內容,還能表明某個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搭配和特定含義。針對動詞基本句型和其他重要句型,要求熟練記憶運用。學習用所記的詞匯來表達思想,結合一些重點詞塊或重點句式記憶。比如,可以通過make sense和a sense of humour來記憶sense,并對比make sense of的用法。復習suggest馬上想到suggest doing結構,suggest that sb (should) do sth.結構,以及它表示“暗示”,“啟發(fā)”,“使人想起”等意義時的用法。復習動詞,一要記住其慣用法,二要記住由它們構成的詞組或短語。再如,復習動詞give要聯(lián)想到give in,give up,give away,give off,give back等短語動詞的意義區(qū)別和具體用法。
詞匯學習和閱讀結合。一個英語詞匯不止一個意思,不止一種用法。在一篇文章中,碰到這個詞時,究竟是什么意思,則要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把詞匯融入語境,利用上下文來幫助記憶。就英語閱讀理解來說,學習詞匯不能僅滿足于看到詞匯表某個詞條時,能聯(lián)想到該詞的幾個漢語意思,而是在閱讀英語文章碰到這個詞匯時,能根據(jù)上下文正確理解該詞在這篇文章中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講,擴大詞匯量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詞匯。此處所說的通過閱讀學習詞匯,首先還是熟練掌握、真正理解詞匯在文章中的意思和用法,其次才是學習和擴充自己的詞匯量。
任何學了的東西,只要不用,總是會忘,但不能因為會忘就不學,要用的時候能夠快速恢復,這就是學和沒學的區(qū)別。英語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旦不學,肯定要忘。真正的解決辦法(也應該是我們學英語的真正目的)是把英語作為獲取新知識、新能力的工具,把它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以上即為我通過研究總結的英語詞匯記憶和運用策略“七律”:
目標促進律 第一
及時重復律 第二
多維聯(lián)想律 第三
感官協(xié)同律 第四
構詞源流律 第五
超量學習律 第六
整合用進律 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