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今日之中國,最短缺的是儒家常識,最需要的是“儒普”

科普大家都知道,何謂“儒普”?就是儒家思想的普及性的推廣和教育。當今中國最缺乏的不是科學知識、科學常識,而是儒家知識、儒家常識。

我可以先舉個例子,按儒家常識,儒家乃中國文化之根干,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可以約等于中國文化。但是,現(xiàn)代盛行的對儒家的認知可不是這樣,而是認為,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除儒家外,還有道家、法家等其他學派,每個學派都是平等的,沒有主次。

既然諸子百家都是平等的,那么,漢武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行為就是武斷專制的了。而且,漢武帝之所以選擇儒家,因為儒家最適合做封建專制的幫兇。這導致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都是被吃人的“禮教”所統(tǒng)治,并且導致中國文明無法進步,無法發(fā)展西方的科學和民主,無法發(fā)展出資本主義,是中國落后挨打的罪魁。

這些都是現(xiàn)代人對儒家的“新常識”,我沉痛地告訴各位,這些“新常識”統(tǒng)統(tǒng)都是錯誤的,都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儒家所建立的錯誤的,辱罵式的刻板印象。

儒家思想并非起源于諸子百家時代,并非起源于孔子,孔子只是第一個以讀書做學問的學術方式去傳播傳承儒家思想的人??鬃訉θ寮宜枷氲膭?chuàng)新,僅僅在教育和傳承方式上,但儒家思想本身遠在孔子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最早是什么時候?是產(chǎn)生《易經(jīng)》的時代,就是伏羲時代。伏羲是“三皇”的第一皇,是“三皇五帝”的起點,然后經(jīng)夏商周“三代”,然后才到孔子。

因此,最早記錄儒家的經(jīng)典是《易經(jīng)》,而《易經(jīng)》的最早階段只有卦象,而沒有文字性的掛爻辭,更沒有對掛爻辭進行補充和解釋的《易傳》。卦象只是符號,易經(jīng)的思想只能通過附著在符號之上的語言來傳承,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承。到商朝中國才開始有文字,就是甲骨文。但是,真正給《易經(jīng)》的卦象添加卦爻辭則要到西周,這就是所謂的“文王系辭”?!拔耐酢备怯脕碇复鷷r代,并非是說文王親自來做這個事。

在孔子之前,儒家思想的教育和傳承都是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的,沒有專門的教育和學術,也壓根沒有書。被孔子稱為“禮樂”的東西,就是一種實踐,也是教育手段??鬃又詣?chuàng)新儒家的教育方式,由實踐改成學術,并非他愿意這么做,喜歡創(chuàng)新,而是被迫之舉,因為當時此前的社會制度發(fā)生了大崩潰,即“禮崩樂壞”?!岸Y崩樂壞”既是社會制度的崩潰,也是教育手段的崩潰。另一個客觀條件是,正是從春秋開始,漢字開始真正成熟和被應用于生活實踐,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文章和書。

因此,儒家和任何其他各家都有根本不同的,儒家的核心理念來自中國文明的遠古,來自中國文明的文明之初,是中國文明的正宗嫡傳。其他任何各家都不是。

其他各家當然也都繼承了中國文明的某些元素,但是也都有有反中國文明的“異端”因素。諸子百家這一局面的出現(xiàn),恰恰是“禮崩樂壞”的產(chǎn)物,導致偏離儒家的其他“雜家”的出現(xiàn)。儒家之外的百家都是“雜家”。

因此,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絕非什么獨裁專制,而是向中國傳統(tǒng)的回歸。這是漢武帝最偉大之處,比開疆擴土重要的多。即漢武帝的最偉大成就并不在“武功”,而在“文治”。

同時,儒家思想也絕非是什么“吃人”、“專制”,恰恰相反,而是倡導獨立和自由,而且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高級的、最真正的獨立和自由。儒家之外其他任何學派、教派所倡導的獨立和自由,都是低級別的,都是虛假的,包括現(xiàn)代文明中以權力和財產(chǎn)為基礎的獨立和自由。因為唯有儒家將獨立和自由基點放在真實的人心上、人性上,是心性的獨立和心性的自由。

《中庸》說的:“率性之謂道”,“誠者天之道”,“ 故君子慎其獨也”?!奥省笔亲鹬亍⒆裱?,“性”就是人的天性,自然、本然的天性。尊重、遵循人的自然本然之天性,就是道,就是最崇高和偉大的真理?!罢\”其實是對“率性”的進一步落地,是實現(xiàn)“率性”的具體方式和手段,就是按照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去做事,而不屈從任何的外在的干擾?!吧鳘殹眲t進一步強調(diào)心性的獨立性,完全獨立地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而不盲從和屈從于世界,與世界劃清界限。

中國歷史上的確存在吃人的專制因素,但是這恰恰是儒家所極力反對的,但是卻沒有徹底反對掉。這些因素是法家的,而非儒家的。因此,我提出一個觀念,不能把歷史等同于文化,不能把中國歷史上所存在的東西,都說成是中國文化、儒家文化。正如在不能把一個人身上所存在的表現(xiàn)都說成是他本身一樣,譬如病癥。一個人可能會生病,而且是長期的慢性病,但是,絕不能把這些病癥當成這個人的本質特征。

那么,當今中國流行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儒家的錯誤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出現(xiàn)的?根源在主流的官方的學術和教育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形成于辛亥革命的新文化運動,其主旨是引入西學和否定中學。算起來這套系統(tǒng)已經(jīng)主宰中國100多年了。

實際上中國文化的傳承是有兩條線的,一個是學術線,一個是實踐線,而且以實踐線為主體。自辛亥革命之后,中國文化的學術線就中斷了,文化的傳承便主要依賴實踐線。盡管辛亥革命后的100多年來,學術線在一直倡導西學而否定中學,但是,在實踐線上,在中國的具體的經(jīng)濟和政治實踐中,其深層依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依然是儒家精神。也正是憑借著這個精神,中國創(chuàng)造了經(jīng)濟奇跡,在經(jīng)濟和綜合國力上實現(xiàn)了迅速的崛起。

但是,在學術上,卻一直意識不到這一點,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引入西學的結果,而看不到和否定支撐中國實踐的屬于儒家內(nèi)核。這就導致中國在經(jīng)濟崛起的同時,卻缺乏文化認同,缺乏文化歸宿,從而形成普遍焦慮和空虛,就是所謂的“靈魂無處安放”。

從這100多年來的中國實踐來看,西學的確起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作用是在“用”上,而非在“體”上,“體”依然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儒家精神。因此,這100多年來的中國,以及當下之中國,從根本上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這是洋務運動時期所提出的理想藍圖,實際上被踐行和實現(xiàn)了。

但是,主流的學術界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以為中國對西學的引入是全盤化的,既有體,又有用。同時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否定也是全盤化的,既否定了用,又否定了體。

實際上,對學術界關于西學的引入,實踐界是做出取舍的,的確引入了西學之用,但是舍棄了西學之體。包括科學技術以及現(xiàn)代化的社會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都屬于用的范疇,我們都拿來了,但是,支撐其實踐和落地的,依然是中國自身的文化精神,是儒家精神,這是體。

因此,現(xiàn)在必須結合辛亥革命這100多年來的實踐經(jīng)驗,在區(qū)分體用,區(qū)分學術和實踐(學實)的基礎上,重新認知中西文化。而承認和確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辛亥革命以來,主流的官方學術和教育系統(tǒng),不再去傳承儒家文化。但是,學術線也沒有徹底中斷,而是轉入民間和地下。以大學為主的官方學術界是否定儒家文化的,或者以西學的思維去“研究”儒家,這是修正的儒家,實質是反儒家的。真正的儒家學問只在民間存在,這些民間學者被主流學家貶稱為“民科”。

因為,我把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學術形態(tài)概括為“西學在殿堂,中學在流浪”。這種狀態(tài)導致當下中國出現(xiàn)了巨大的學術斷層,導致普通民眾對儒家思想出現(xiàn)普遍的“無知”和“負知”?!盁o知”是不知道,“負知”是負面地知道、錯誤地知道。

因此,在當今亟需文化崛起的中國,就需要把正式承認“中學為體”,把中學從民間請回主流學術,請回殿堂,結束其流浪的狀態(tài)。同時也需要對民眾做一個儒家的常識性普及,做“儒普”。我本人愿意沖鋒陷陣,做一個一線“儒普”工作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經(jīng)學如何在“中國哲學”中安身?
張文江老師在“古典西學在中國”論壇上的點評
陳來:“仁”是孔子為世界貢獻的基本價值理性|孔子|仁學
時勝勛 || 中國人文學的十方天地
讀懂中國,必先讀懂中國儒學
藏書雅苑|《傳統(tǒng)與人文——對港臺新儒家的考察》胡偉希著(1992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