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的時候,李嘉欣發(fā)了份七夕祝福,并配了張自己和八歲兒子在泳池中的親吻圖。此信息引發(fā)了網友的熱議,并表示無法理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異性之間的相處,都是先有“性別之分”,才有“身份定位”。因此,在孩子有了性別意識之后,無論是母子還是父女,在相處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分寸和尺度。
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對異性親子關系的失控有很深的感觸。許多來訪者前來咨詢時,會觸及此類自己都感覺難以啟齒的問題,尤其是單身母親帶著兒子或者單身父親帶著女兒獨自生活的親子關系,則更容易出現(xiàn)類似問題。
在咨詢過程中,出現(xiàn)異性親子關系超越道德界線的問題人群,除單親異性親子之外,還有三類情況容易出現(xiàn)親子關系的錯位:一是夫妻關系不好,感情存在問題的家庭;二是夫妻之間性生活不和諧的家庭;三是夫妻長年兩地分居,由異性家長單獨帶孩子生活的家庭。另外,這三類家庭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與家長性別相異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前后。
前來度麥學苑咨詢此類問題的來訪者中,有家長也有孩子。更有甚者,由于家長的默許和配合,許多親子之間的不倫之戀,能夠保持很多年,直到子女成家立業(yè),依然無法終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母子或父女關系,會導致當事人長期處于內心的糾結與煎熬狀態(tài),而擔心事情暴露的壓力,則會其導致心理狀態(tài)的扭曲。
所以,要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最重要的就是從孩子幼年時就注意異性親子之間的界線,培養(yǎng)孩子的性別意識,確保孩子從小建立起內在的自我保護防線,幫助孩子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避開性傷害。雖然,在更多家長看來,受到性傷害的大多數是女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各類心理問題的產生,越來越多的男孩也被某些心理變態(tài)者列入了性侵害的名單之中。因此,無論男孩女孩,幫助他們樹立起“性別意識”,引導他們在人際關系中嚴格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才能幫助孩子真正實現(xiàn)“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害的干擾,也遠離異性親子錯位的道德淪喪。
越來越多的性侵案例提醒我們:性侵害從不遙遠,可能隨時都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而由于家長與孩子之間性別意識的淡漠,導致孩子與異性家長之間錯位的愛,不也是孩子被性侵害的一部分嗎?
與被其他人性侵害相比,親子之間的道德淪喪,對于孩子的心理傷害,就像美麗的罌粟花,看起來嬌艷欲滴,但卻會掏空孩子的心靈。
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請記得提醒自己:在與異性孩子的相處中,注意分寸,保持距離,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起正確的性別意識,幫助孩子建立內心強大的防護體系,讓孩子能夠在健康快樂的成長中擁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