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山頂峰觀賞美麗的山巒云海和壯麗的日出是每個攝影人夢寐以求的。我們清晨3點半起床,驅(qū)車從戴云村趕到閩中石牛山登上山頂,站在1781.64米的頂峰分享這令人心潮澎湃的壯麗日出。石牛山被譽為八閩觀日第一峰。“八閩”是福建省的別稱。福建古稱為閩地,八閩之稱的具體原因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福建省在北宋時始分為八州,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日出前壯麗的朝霞。這組片子按時間順序排列。
絢麗的早霞令人心潮澎湃,站在山頂群山起伏,十分壯觀。
山頂上的紀念碑,八閩觀日第一峰。
關(guān)于八閩的來源,有二種說法:
第一種:福建古為閩地,唐朝時分為五州,為福、建(今建甌、武夷山市、浦城等地)、泉(今莆田、泉州、廈門)、漳、汀、南劍(今南平、尤溪、將樂、邵武、光澤諸地)。北宋時分為八州、軍(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邵武、興化二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福、泉、漳、汀、南劍五州,建寧府,邵武、興化二軍),元分八路(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建寧、延平、汀州、邵武),明改為八府,因有八閩之稱。
第二種:晉時中原戰(zhàn)亂頻仍,衣冠南渡,始入閩者,有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閩后先在今閩北地區(qū)及晉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漸向閩中和閩南沿海擴散,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故稱“八閩”。
不知哪個更確切,期待有個權(quán)威的正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