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朱光潛美學

 

朱先生解放前的主要美學著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悲劇心理學》和《詩論》。閱讀這些著作,首先感受到的是朱先生清新的文風,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很高的審美享受。朱光潛先生美學思想的核心觀點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觀意識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觀事物中,它在心物的關(guān)系上。朱先生把這種觀點簡約地表述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這種觀點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貫之的。

一顆古松長在園里,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古松在我們頭腦里留下一個表象,這個表象就是古松的模樣,這對于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然而古松的形象與古松的表象不同,古松的形象是古松的美,每個人在古松上見出不同的美,也就是見出古松的不同形象。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這種形象并非天生自在一成不變,并非像一塊石頭在地上讓人一伸手即拾起似的。觀賞者的性格和情趣隨人隨時隨地不同,所獲得的形象也因而千變?nèi)f化。古松的形象是觀賞者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朱先生由此得出結(jié)論說:“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蘊深淺和人的性分密切相關(guān)。深人所見于物者亦深,淺人所見于物者亦淺。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這個人看來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個人看或以為它含淚凝愁,在另一個人看或以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諦。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為我把自己的意蘊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現(xiàn)我所見到的形象。我們可以說,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張而成。欣賞中都含幾分創(chuàng)造性?!?/p>

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物的形象,即物的美呢?“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币簿褪钦f,要把實用的態(tài)度丟開,把科學的態(tài)度丟開,專持審美的態(tài)度去看待事物。朱先生以一棵古松為例,說明這三種態(tài)度的區(qū)別。
一個木材商人、一個植物學家和一個畫家同時面對一棵古松,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木材商人取實用態(tài)度,心里盤算著這棵樹是宜于造房子或宜于打家具,思量它值多少錢,賣出后有多少利潤。植物學家取科學態(tài)度,他看到的是一棵葉為傘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考慮把它歸到某類某科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并從根莖花葉、日光水分等考慮它如何活得這樣老。畫家則取審美態(tài)度,他聚精會神地欣賞和玩味古松蒼翠的顏色、盤曲如龍蛇的線紋,以及昂然挺拔、不屈不撓的氣概,并由此聯(lián)想到志士仁人的高風亮節(jié)。實用的態(tài)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tài)度以真為最高目的,審美的態(tài)度以美為最高目的。在實用態(tài)度中,我們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于人的利害。在科學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guān)系。木材商人和植物學家的意識都不能停留在古松的本身上面,不過把古松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關(guān)系的種種事物上面去。只有在審美的態(tài)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不同的時刻對古松取實用的態(tài)度、科學的態(tài)度和審美的態(tài)度。但是,當我們?nèi)徝赖膽B(tài)度時,必須放棄實際和科學的興趣,哪怕是暫時的放棄。

朱先生又把物的形象稱作為意象。意象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指客體的景和主體的情的融合。離開客體的景,或者離開主體的情,就不可能產(chǎn)生審美意象。如果心中只有一個意象,就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我和物就達成一氣了,這是審美中凝神的特點。盡管朱先生對意象的解釋不盡相同,然而就其實質(zhì)而言,意象不是客觀存在的景,也不是外物在主體頭腦中產(chǎn)生的表象,而是情和景的結(jié)合,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由于意象產(chǎn)生于情景交融,面對同一個景,不同的主體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象?!扒槿げ煌瑒t景象雖似同而實不同。比如陶潛在‘悠然見南山’時,杜甫在見到‘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時,李白在覺得‘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時,辛棄疾在想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時,姜夔在見到‘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錯雨’時,都見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雖似都是山,而實際上卻因所貫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種境界。我們可以說,每人所見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物的意蘊深淺與人的性分情趣深淺成正比例,深人所見于物者亦深,淺人所見于物者亦淺?!蓖瑯邮巧?,欣賞者由于性格、情趣和經(jīng)驗的不同,見出山的不同的意象,即山的不同的美??梢?,美和意象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朱先生的這一觀點和中國傳統(tǒng)美學是相通的,和西方現(xiàn)代美學也是相通的。

朱先生的美學研究一直致力于中西美學的融合。他的《詩論》就運用西方美學理論來研究中國古典詩歌,探索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文藝心理學》和《談美》中也可以見出融合中西美學的努力。不過,朱先生也有專門的西方美學史研究的成果。這種成果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西方美學經(jīng)典著作的翻譯,二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出版的上、下卷《西方美學史》。

在《朱光潛全集》中,翻譯部分約占一半,其中絕大部分是美學翻譯。他翻譯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萊辛《拉奧孔》、愛克曼輯錄的《歌德談話錄》、黑格爾《美學》、維柯《新科學》、克羅齊《美學原理》,以及選譯了四五十位美學家代表論著的《西方美學史資料附編》堪稱美學翻譯的典范。朱先生不僅有豐富的翻譯實踐,而且提出了完整而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

在20世紀的中國,庶幾找不到比朱先生更合適的美學翻譯家了。翻譯家要做到三個精通:“一、精通所譯原文那一國的語言;二、精通原文所涉及的??茖W問;三、精通本國語言?!边@三個條件在朱先生身上得到完美的統(tǒng)一。朱先生長期以英語為專業(yè)。他“每日必讀詩”,對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古典詩歌有很深的造詣。對于現(xiàn)代文學他也不陌生。至于??茖W問———美學,朱先生更是獨步一時。他不僅精通美學,而且精通與美學相關(guān)的學科。原先他的愛好第一是文學,其次是心理學,第三是哲學,而美學成為他所喜歡的幾種學問的聯(lián)絡(luò)線索。

朱光潛的譯文所懸的目標有兩個:一是忠實于原文,二是流暢易讀。他善于用淺顯的造語表達深微的造意。在他的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煉字不如煉意”。在文字上下功夫不如在思想上下功夫。在思想和語言的關(guān)系上,他一貫強調(diào),語言表達不清楚關(guān)鍵是思想不清楚。1948年,他為北京大學50周年校慶文學院紀念??糜⑽淖珜懙囊黄撐牡臉祟}為《思想就是使用語言》。這篇論文指出:“不清楚的思想是不可表達的;思想只有在變得清楚之后才可以表達?!狈彩俏淖钟忻〉牡胤?,一定是思想有毛?。粵]有想清楚,所以就說不清楚。翻譯的正當過程應該是由原文到思想,再由思想到中文。然而,有些翻譯者實際上所走的過程是由原文到中文,把思想那一關(guān)跳過去。確實,很多譯文的弊病是由于把“原文—思想—中文”三段式簡化為“原文—中文”兩段式。

怎樣才能弄清原著的思想呢?根據(jù)朱先生的翻譯實踐看,那是一要慎重,二要認真。所謂慎重,就是走翻譯和研究相結(jié)合的道路,把原著擺在作者的整個思想體系中來看待,弄清各種論點的來龍去脈,“把書的內(nèi)容先懂透,然后才下筆譯出”。朱先生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懂透”。盡管朱先生的翻譯對象是他長期所研究的,然而他屢次強調(diào)“譯書往往比著書難”,足見他對翻譯態(tài)度的慎重。除了慎重以外,朱先生對待翻譯又極其認真、嚴謹。他在翻譯萊辛的《拉奧孔》時,依據(jù)了彼得生等人編的25卷本《萊辛全集》、包恩廖勒編的5卷本《萊辛選集》和霍約編的3卷本《萊辛選集》。除了這些德文原版外,他還參考了斯蒂爾、比斯勒和斐利慕的3種英譯本和1957年出版的俄譯本。在翻譯黑格爾《美學》時,除了依據(jù)德文原版外,也參考了英、法、俄譯本。參考比較多種版本和西文譯本,這是朱先生在翻譯時的一貫做法。

第二,準確理解關(guān)鍵術(shù)語。朱先生對關(guān)鍵術(shù)語的翻譯傾注了特殊的關(guān)注。他專門加以辨析的關(guān)鍵術(shù)語達幾十個之多。例如,“理式”(eidos或者idea)是柏拉圖美學的核心概念。這個術(shù)語在哲學著作中通常譯為“理念”,朱先生譯為“理式”。在20世紀30至70年代,朱先生分別闡述了這個術(shù)語的翻譯問題?!癷dea”的翻譯問題已在他頭腦中盤桓了半個世紀。他把它譯為“理式”,是在洞悉了這個術(shù)語的精義后作出的。“理式”成為他極富特色的一個譯名。

第三,對“信”的專門要求?!靶拧⑦_、雅”是嚴復為翻譯定的標準,朱先生對“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所以對原文忠實,不僅是對浮面的字義忠實,對情感、思想、風格、聲音節(jié)奏等必同時忠實?!背俗衷~直指的或字典的意義外,他十分重視上下文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聯(lián)想的意義和聲音節(jié)奏的意義。一篇好的文章要講究謀篇布局,布置好全文的脈絡(luò)氣勢和輕重分寸。

第四,附有闡發(fā)原著微言妙蘊、引導讀者觸類旁通的注釋。朱先生的譯文中總有很多注釋,這些注釋分三類:一是解釋專名和典故,這類注釋是一般譯文也會有的;另外兩類注釋扼要說明較難章節(jié)的主要論點和各章前后發(fā)展的線索,或者說明譯者對一些重要問題的看法。這兩類注釋是一般譯文中所沒有或少見的。這些注釋是朱先生潛心研究的心得,寫得長的有五六百字,它們遠遠超出簡單的釋義范圍,而折射出作者的理論視角。

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朱先生在譯文注釋中常常使用中國文藝事例來說明、比照、印證西方美學觀點。這些例子信手拈來,卻又貼切自然。一則則清新明快的譯注具有極強的濃縮性和很大的蘊涵力,給人以咀嚼、回味的廣闊余地。

作為我國第一部西方美學史著作,朱先生的兩卷本《西方美學史》給人最深的印象是耐讀。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特別是你對西方美學史的某些問題有所研究后,再讀朱先生的書,往往會嘆服朱先生見解的精確和深刻。通過朱先生對各種美學思想的淵源剖析和影響研究,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然而脈絡(luò)清晰、井然有序的美學思想發(fā)展圖景。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既非無本之木,又非簡單的、接力棒式的師承。這是一個不斷揚棄、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既有影響,又有超越,各種思想的碰撞產(chǎn)生出新的火花,照耀著美學史的漫漫歷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談美讀后感2000字
《朱光潛談美》
人教版必修四《談美》“作品導讀”
??????????????????????
葉朗的美學原理講演錄 – 【人人分享
心理距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