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一只怪”年度大獻(xiàn)暨勃艮第年會籌劃多日的盛會總算徐徐拉開了大幕。酒過三巡耳熱之際,老田大哥拿起了筷子敲擊著酒杯,和著節(jié)奏唱起了小曲,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好像梅花三弄啊”。
今天就說一說“梅花三弄”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風(fēng)花雪月。
這個故事的主角有兩個,都是西晉的大名士。
一個是王羲之家一串葫蘆娃兒子中的老五-王徽之,王羲之那一串葫蘆娃,最有名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小七王獻(xiàn)之,和老爹并稱二王而彪炳史冊,另一個就是老五,老五的書法也很有名,但是老五最為今人稱頌的卻不是他的書法(因?yàn)橐环矫姹焕系托∑呱w住了,另一方面也是作品都散軼在歷史的長河中了)老五今天有名的資本,是他留下了一長串好玩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梅花三弄和雪夜訪戴。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出身于當(dāng)時的頂級門閥桓家的桓伊,今天知道桓伊的人不多了,但是在當(dāng)時,桓伊是名士中的頂流,他是兩晉時期頂尖的音樂大師,《晉書》記載他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梅花三弄故事發(fā)生的時候桓伊已經(jīng)做到封疆大吏了,都督豫州諸軍事。而我們的老五,剛剛踏上仕途,去首都建康謀差事的路上。
王徽之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當(dāng)時王徽之與桓伊并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對老五說,“那位就是當(dāng)朝重臣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下人去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span>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
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diào),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整個過程,賓主雙方?jīng)]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dá)不拘禮節(jié)、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桓伊敦和又風(fēng)雅,而王徽之則是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歷史上千載難逢的有趣的靈魂的交匯與碰撞。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dǎo)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